慈濟月刊664期

攝影/蕭耀華 福氣保護膜 感恩平安,造福迎未來―― 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 好人相聚,和氣互動,彼此包容, 知法入法,人人造福,增長慧命, 聚祥瑞如保護膜,庇蔭天下。 ‧ 證嚴上人 靜思晨語 慈濟月刊 後疫情時代 環保人的喜與憂 很久以前,有一位很愛看書的山神,只要沒書看的時候他就會睡著,睡著的他鼾聲雷動 即會引起狂風暴雨,大雨下在山頭上一下就是三十天。 山神對住在附近的村民很抱歉,某天夜裏,山神在全村睡著 跑進他們的夢中跟大家說:「山神非常喜歡看書,如果有書可以看就不會出現暴雨了!」 之後村民上山都會帶一本書給山,一整年下來山神都有書可以看, 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連下三十天暴雨這樣的事…… 最新消息請追蹤 「經典雜誌」臉書 多元主題精采講座, 報名請至「經典大 講堂」官網 喜閱書展桃園場 後疫情時代 環保人的 與 主題報導

001 2022.3 「物盡其用」的新作法 社‧論 慈濟 去 年新冠肺炎 疫情三級警 戒期間 ,全 臺慈濟環保站 在安全考量 下暫時關 閉。而部分民眾持續往日習 慣 ,將回收物 送往慈濟環保站 。環保志工基於彼此長年 的默契,仍不約而同前來 ,並遵守防疫規 範。直到疫情趨緩 ,環保站恢復日常基本 運作,但回收工作卻倍增 。疫情讓民眾對 餐食外送和電商依賴度 增加 ,家庭垃圾量 隨之增多,特別是免洗餐具及網購 商品的 包材。 儘管政府早已將包裝減量及減塑訂為需 落實的政策,且公開說明免洗餐具仍 有病 源殘留的風險 ,適當清潔才是最佳保障 , 但免洗餐具在民眾心裏 已是衛生方便的象 徵,加上疫情當前 ,許多店家為消除消費 者對於餐具清洗的疑慮 ,也全面改用免洗 餐具。民眾本有一定程度的環 保意識 ,此 時也如同其他國家 ,陷入經濟與環境拔河 的困境 。 臺灣原是 國際媒體 盛讚的 ﹁回收王 國﹂,然而,﹁回收再製﹂是資本主義經 過兩百多年 的發展 ,從開採、製造到丟 棄,不斷複製的線性經濟模 式中 ,最後一 道不得已的防線 。回收再製所消耗的資源 往往更多,且再製的次數有限 ,和未回收 的垃圾相比,回收的部分仍是少數 。也有 許多資源耗費在垃圾 清理上 ,顯見垃圾與 資源的價值並未被正視與了解 。 近五年來,循環經濟的概念逐漸受到關 注,有別於只著重 ﹁廢棄回收再利用 ﹂, 生產者自源頭的產品設計 及選材 ,到物流 系統、販售都重新設計 ,以減少資源被任 意丟棄,避免製造垃 圾 。人們也必須 反 思,所需要的是﹁消費、擁有﹂,或者只 是﹁使用﹂,也因此發展出 ﹁以租代買﹂ 的商業模式。 在本期報導中 ,推動循環食器借 用的 ﹁好盒器﹂及電商循環包裝的 ﹁配客嘉﹂ 即是實例,他們都是通過慈濟 ﹁青年公益 實踐計畫﹂甄選的社會企業團隊之一 。 ﹁好盒器﹂曾與外送平臺業 者進行一 項近二萬份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近九 成的消費者願意支持環 保店家 ;近七成認 同採用循環容器 ,也願意額外支付成本 。 可見民眾對環保已相當 認同 ,只是欠缺對 應的消費選擇而已 。 力行資源回收讓物 命延續 ,是我們過 去熟悉的方 式 ,當今更迫切 的是自消費 生產的源頭 革新 ,方能真正的 ﹁物盡其 用 ﹂。

002 心靈交流道 在理髮店盤點愛心 去年十月 ,看到志工 組隊 做素食義賣 ,護持慈濟購捐 五 百萬劑新冠疫 苗善款 ,想著我 的理髮 技術也 可以義 賣嗎 ? 得知一 位美髮 店老闆 娘要捐 出一個月所得 ,哇!這啟發了 我,我向客人說 :﹁您今天來 理髮,可以跟五百萬 人結好緣 喔!﹂ 聽到的人 總會好奇 ,我就 從證嚴上人年 輕時發願出家 、 隨後決心展開 慈善濟貧講起 , 三十多 年前籌 建花蓮 慈濟醫 院、九二一 大地震 後援建 五 十多所學校 ,此時捐贈新冠 疫 苗,都不是 先有錢 才開始 行 動,而是每 個人匯 聚點滴 愛 心所成就,只因為上人信 己無 私、信人有愛。 坐下來的 每個客人 都跑不 掉,幾乎每天都會 有人發心 ; 後來每天結帳 時 ,我就變成盤 點愛心的人。 幾個年輕人常相約來理髮 , 身上的刺青龍 飛鳳舞 ,開口偶 爾帶﹁三字經﹂。互動有些許 冷漠,但熟悉之後發 現人不可 貌相。 其中一位 頭髮稀疏 ,索性 理光頭,所以一週來一 次 ,我 問:﹁上次說的故事記得嗎?﹂ 他說:﹁忘記了!再說一次好 嗎?﹂聽完之後,他發心隨喜, 旁邊的朋友跟著響應;另一位下 次來時,我也跟他分享 ,再提 醒,他的朋友有發心,他酷酷的 說:﹁我也可以!﹂他們後來都 成了慈濟會員 。 有位客人 問我 :﹁慈濟有 收零錢嗎?﹂當然有!隔天他 送來三罐滿滿 的一元零錢 ;一 個月後來理髮 ,又帶來兩罐滿 滿的五元、十元硬幣。我說: ﹁上人要的是您 的一念善心 , 不在於錢 多 或少 !﹂他笑而 不答。 以前曾經 埋怨父親 ,為何 同年齡的人學 歷都比我高 ,而 我國中畢業就 要去學理髮 ;現 在非常感恩父 親 ,理髮讓我和 很多人結善緣 。 前不久 回家時 跟父親 撒 嬌,請他騎電動機 車載我繞村 子一圈,坐在後座的我 抱著父 親的腰哽咽地 說 :﹁爸!我要 感恩您讓我學 理髮 ,可以顧腹 肚又可以顧佛 祖 。﹂當下自己 非常感動,父親應該也很 歡喜 吧! 彰化 王鳳寧 用心對焦 今年元月 ,上人行腳 到彰 化分會主持歲 末祝福典禮 。剛 滿二十歲的兒 子 ,拿到熱騰騰 的汽車駕照 :﹁等爸的車開回 來,我開車載你去分會 。﹂ 想到假 日交通 必定 ﹁打 結﹂,擔心安全問題 ,原本想 拒絕;但想到 這是兒 子的孝 心,又憶起前不久 娘家媽媽告 訴我的事,便欣然應允。

003 2022.3 【慈濟月刊‧歡迎投稿】投稿地址︰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 Om i c r o n 慈濟 媽媽向我 說 :﹁前幾天遇 到一個慈濟人 問我 ,你是不是 我女兒?﹂由於姓氏少見 ,因 此總是 容易讓 人聯想 ,﹁她 說你很 優秀 ,我就告 訴她 , 我也不知道你 去慈濟都在做 什 麼?﹂慈濟人一向心 善言慈 , 能讓母 親為子 女感到 光榮歡 喜,我心虛卻又感恩 。 志工路走 了這麼久 ,在無 明風雨之際也 曾淋得一身溼 , 很長一段時間 身似浮雲 、心如 飛絮;志工服至今仍 然沒有褪 去,是因為視文字 如金的詹大 為師兄和簡淑 絲師姊對我的 不 放棄。 在人文真 善美志工 的功能 上,我常看到自己 的不足與渺 小。曾經採訪一位 攝影師兄 , 他說:﹁記得剛開始學拍照的時 候,照片明明是霧 的 ,師兄、 師姊還是稱讚 我拍得很美 。﹂ 我發出會 心一笑 。終於, 我明白了!無關曝光與焦 距 , ﹁用心﹂就能將 拍攝者在 鏡 頭裏所 看到的 美好 ,感動呈 現。 面對故事 與文字 ,我會再 提醒自 己 :﹁焦﹂要愈對 愈 準。 彰化 葛素萍 駐守疫苗接種站 隨著 變異株疫情 到 來,第三劑新冠疫 苗預約很快 便額滿,氣氛再度緊張 。 疫苗接種站 第一次設 在臺 北市政 府大廳 ,慈濟人 受邀 承擔防 疫志工 ,更是戒 慎虔 誠。民眾接 種完成 ,志工們 一一獻 上 ﹁平安﹂吊飾,附 上靜思 語 ,祝福他 們平平 安 安,順順利利;並叮嚀回家後 別忘了多喝水 、多休息,注意 身體狀況。 志工服務 有四口訣 :﹁嘴 要甜,臉要笑,腰要軟,手腳 要快。﹂平時琅琅上口 ,但如 何用在一時? 當尖峰時 間告一段 落 ,人 潮較少時,大家都想坐下 休息 喝口水,但只要有人過 來 ,志 工陳惠茲馬上 奔去 ,﹁要打疫 苗嗎?來,請往這邊進入 。﹂ 她親切的笑容 即時化解了人 們 的疑惑。 當殘劑抽 籤結束 ,眾人都 離去後 ,有位民 眾還不 想離 開,期待著 是否還 有機會 接 種?志工李玉雲看 見了 ,請她 等等,轉身跑去詢問護理師 。 看到這一 幕 ,我一驚!這 是有經 驗的志 工才會 有的動 作,換做是 我已經 準備離 開 了。師姊的 經驗來 自長久 累 積,不捨眾生失望 ,總想圓滿 大眾期望,我真是慚愧。 志工黃金 葉負責休 息區 , 看著她對每位 準備離去的大 德 深深鞠躬,﹁感恩您!﹂我想 著,志工服務與其 說是幫助別 人,其實收穫最大 的 ,是自己 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 臺北 林淳真

目錄 二 二二 年三 月一 日出 版 第 期 去年八月中旬疫情趨緩,臺南鯤 鯓環保站重啟後恢復龐大回收物 資量。全臺慈濟環保站點歷經三 級警戒關閉後又開放,志工珍惜 能做事的幸褔,也憂慮因防疫衛 生衍生的大包材或食物容器衝 擊環境。 (攝影/黃筱哲) 社論 「物盡其用」的新作法 無盡藏 人皆有愛能助人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蕭耀華 防疫難以承受之惡 年輕人出手減廢 你是「綠色消費者」嗎? 親師生 坦白話 生命中最甜蜜的負荷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健康百寶箱 來環保站減齡 撰文 葉子豪 插畫 林家陞 今日餐桌 我做得到 相信你也可以 撰文 葉彩雲 攝影 覃平福 慈善臺灣 居家訪視 直到心門打開 撰文 張麗珠、劉雙意、洪淑真、陳麗雪 陪伴一程風雨 撰文、攝影 徐璟宜 為十寶蓋一個家 撰文 劉秋伶 慈善國際 新加坡防疫 加開關懷量能 撰文 黃田恬 百萬心蓮 建設印尼慈濟醫院 撰文 陳俐媛、 、 寰宇視界 柬埔寨金邊 關注垃圾山拾荒者 撰文 潘曉彤 莫三比克 補助貧困病童營養 撰文 龍嘉文 人物誌 因為看不見 所以看得更遠 撰文 黃玉櫻 攝影 顏霖沼 環保志工 救地球也救人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助人線上 我兒遺愛人間之後 口述•陳瑋瑋 採訪整理•廖哲民 攝影•蕭耀華 書訊 《覺無常 九二一地震急難救助訪談紀錄(貳)》序 帶動社會正能量 撰文 顏博文 《我會到 王慈倫的志工人生》推薦序 從一生一世的夫妻到生生 世世的法親 撰文 許森榮 受用的一句話 會微笑的字 撰文 張文黛 從粗石到鑽石 撰文 李明霂、曾慶安 聞思修 明天的樹葉 撰文 寧蓉 攝影 黃筱哲 為家人下廚 撰文 張素雯 生命的禮物 老了也幸福 口述 陳慶元 整理 李如玉、陳孟詅 畫作 陳舜芝 阿板薰法香 天塌下來誰頂? 撰文、插畫 阿板 百川歸海 師徒因緣生生世世 撰文•林建德 環保人的 後疫情時代 與 ○ 6 6 4 線上捐款 ▎贊助慈善、 醫療、 教育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06887791 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慈善:臺灣貧戶長期濟助、急難救助 2. 醫療:推展醫療志業 3. 教育:推展完全化教育志業 4. 國際:國際救援、災後重建 ▎贊助人文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隨喜助印《慈濟》月刊或《檀施文庫》 2. 每月捐助 100 元(一年 1200 元)以上,加入「慈濟道侶 檀施會」,每兩個月可獲贈一本《檀施文庫》出版品 3. 參加「大愛之友」贊助大愛電視臺 ▎慈濟基金會誠摯邀您加入慈濟會員 1. 線上捐款 一指積善共造福緣 一念成功歡喜功德 2. 郵政劃撥、銀行轉帳定期定額自動捐款 1 6 8 ‧ ‧ 16 24 ‧ 26 ‧ ‧ 28 ‧ ‧ 30 ‧ ‧ 36 ‧ 39 ‧ 42 ‧ 48 ‧ 52 ‧ Khusnul Khotimah Metta Wulandari

本雜誌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愛惜資源 請廣為傳閱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8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1967年7月創刊‧2022年3月1日出版 第664期 發行人/釋證嚴 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 平面媒體總監/王志宏 總編輯/王慧萍 主編/呂祥芳 編輯/李秀玲、葉又華 採訪召集人/李委煌 撰述/葉子豪、廖哲民、張郁梵 攝影召集人/蕭耀華 攝影副召集人/黃筱哲 攝影/顏霖沼 美術設計/陳玉凌 數位主編/楊舜斌 企畫撰述/葉文鶯、黃秀花 行政編輯/蔡嘉琪 感謝 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製版 繪畫志工/林家陞、陳九熹、陳舜芝、凌宛琪、蘇芳霈 校對志工/簡素珠、林美枝、張素卿、陳輝明 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 電話:(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讀者索閱電話:(02)28989000轉1165 傳真:(02)28989966 Printed in Taiwan ▎慈濟月刊免費贈閱 歡迎到各地慈濟會所取閱 如需定期郵寄到府, 酌收一年份郵資 NT$165 元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數位閱讀慈濟月刊 \ 立即體驗 PDF 全螢幕電子書 97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不以善小而不為】 小小的善心善行,會合起來就是大善;人人的點 滴愛心,結合起來就是大愛。 【盤點功與過】 做錯事要虔誠懺悔,做好事要自我肯定,此生 對人間有幫助,也要向自己說感恩。 釋德 56 ‧ 58 ‧ 60 ‧ ‧ 66 ‧ ‧ 70 76 ‧ 78 ── ‧ 80 ‧ 82 ‧ 86 ‧ ‧ 88 ‧ 92 ‧ ‧ ‧ 94 ‧ 96 社論 「物盡其用」的新作法 無盡藏 人皆有愛能助人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蕭耀華 防疫難以承受之惡 年輕人出手減廢 你是「綠色消費者」嗎? 親師生 坦白話 生命中最甜蜜的負荷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健康百寶箱 來環保站減齡 撰文 葉子豪 插畫 林家陞 今日餐桌 我做得到 相信你也可以 撰文 葉彩雲 攝影 覃平福 慈善臺灣 居家訪視 直到心門打開 撰文 張麗珠、劉雙意、洪淑真、陳麗雪 陪伴一程風雨 撰文、攝影 徐璟宜 為十寶蓋一個家 撰文 劉秋伶 慈善國際 新加坡防疫 加開關懷量能 撰文 黃田恬 百萬心蓮 建設印尼慈濟醫院 撰文 陳俐媛、 、 寰宇視界 柬埔寨金邊 關注垃圾山拾荒者 撰文 潘曉彤 莫三比克 補助貧困病童營養 撰文 龍嘉文 人物誌 因為看不見 所以看得更遠 撰文 黃玉櫻 攝影 顏霖沼 環保志工 救地球也救人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助人線上 我兒遺愛人間之後 口述•陳瑋瑋 採訪整理•廖哲民 攝影•蕭耀華 書訊 《覺無常 九二一地震急難救助訪談紀錄(貳)》序 帶動社會正能量 撰文 顏博文 《我會到 王慈倫的志工人生》推薦序 從一生一世的夫妻到生生 世世的法親 撰文 許森榮 受用的一句話 會微笑的字 撰文 張文黛 從粗石到鑽石 撰文 李明霂、曾慶安 聞思修 明天的樹葉 撰文 寧蓉 攝影 黃筱哲 為家人下廚 撰文 張素雯 生命的禮物 老了也幸福 口述 陳慶元 整理 李如玉、陳孟詅 畫作 陳舜芝 阿板薰法香 天塌下來誰頂? 撰文、插畫 阿板 百川歸海 師徒因緣生生世世 撰文•林建德

006 ○ ╲ 無盡藏 國 際間新冠肺炎疫情 依舊,新變種病毒 又再一波擴散,請 大家 戒慎虔誠,共同祈 禱天 下平安,也要虛心 接受 疫情的「大哉教育」。 過去都說,驚 世災 難臨頭,需要人人 起警 世覺悟,不要再沉 迷貪 欲、貪念。也許大 家會 認為自己無欲、無 念, 沒有造惡業,然而 欲念 深藏在內心,很微 細難 以察覺,會隨著境 界而 起心動念。如果人 人都 隨著這 一念心 起於行 動,造 作業力 ,長久 累積就 形成「 眾生共 業」,會造成影響 大多 數人的大災難。 不要輕視微小 的心 念,就 像凡夫 都有小 愛、私心,因此產 生分 別心,對所愛的人 事物 特別關心,認為與 自己 無關的就毫不在意 ,或 因為不喜歡、厭惡 而排 斥某些人事物,總 是在 不知不覺中累積煩 惱, 隨著這些煩惱起於 行動 而累積業力。因為 貪欲 所造成的環境破壞 和污 染,連氣候也會因 此產 生變動 許多國家 地區 就因為氣候異常而 發生 災難。 希望天下平安無災, 人人如 過去般 健康自 由,靈方妙藥就是 自我 覺醒。 守好做 人的規 矩,持齋、茹素、 守戒 律。我們愛惜萬物 的生 命,只要不吃肉, 就不 會有動物因為我們 的口 欲被宰殺。眾生共 同安 然生活,人間就有 很吉 祥的氣氛。 也因為疫情還 沒有 人皆有愛能助人 知足常樂,生命會很豐富, 但獨善其身不夠,還要展開生命教育, 啟發人人良知良能:沒有不能助人的人。 證嚴上人 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 二二年元月三十一日至二 月十五日 曉露芳華(局部) 陳九熹

007 2022.3 慈濟 從畫面上感受到他 們愛 師敬師的誠意供養 ,一 張椅子、一張桌子 、一 杯茶,布置得很溫 馨; 還有比照我每一天 座位 前的世界地圖,在 桌面 以沙鋪成地圖、以 石頭 排成國界、用花瓣 標出 慈濟聯絡點,實在 是令 人佩服。 他們心無煩惱 ,智 慧超越了人間的物 欲, 生活的匱乏並沒有 障礙 他們, 在慈濟 的道場 中,以天為蓋、席 地而 坐,心境是如此開闊。 知足常樂,生 命會 很豐富。但自我清 淨、 獨善其身還不夠, 安住 自己的 生活, 還要安 頓大眾 的生活 ,分享 身心的資糧,展開 生命 教育,啟發人人良 知良 過去,海外人士歸 來需 要隔離檢疫、自主 健康 管理,時間漫長, 很多 人就暫緩來臺,比 起往 年春節,今年很不 一樣 的是多了一點人與 人之 間的距離,但是情 很密 集,心很貼近;儘 管有 形的地理相距千百 公里 遠,現在科技發達 ,可 以立即 連線、 分秒到 達,新春期間,坐 在會 客室就能周遊全球 ,慈 濟人天下一家,我 們一 起守住了過年的溫 馨氣 氛。 師徒間心心念 念彼 此,法親同心同志 願同 行菩薩道,這分法 髓情 是清淨無私的大愛 ,這 分長情可以拉得很 遠、 很廣。莫三比克志 工與 精舍連線座談、拜 年, 能:沒 有不能 助人的 人,人人都可以成 為助 人的人。 慈濟從竹筒歲 月三 十位會員開始 從 「五 毛錢」不斷點滴累 積, 從近而遠,一分一 寸走 向全球,菩薩群普 及在 數十個國家 有任 何災 情苦難,共同的默 契就 是不能缺自己這一 分愛 心力量,天下有多 少苦 難人因此得救。 也因為有苦難 人, 有心、有願、有力 的人 才有機會去付出, 不受 眼前的重重困難阻 礙, 成就菩薩道業。 所以助 人的人要感恩與尊 重被 幫助的人,被幫助 的人 也不忘恩,彼此之 間互 為貴人,相互感恩 ,是 人間最美的境界; 人 身心安 樂,把 五濁惡 世轉變成了菩薩 極樂世 界。 要愛惜自己這 一生 來到人間,也要肯 定自 己的生命對人間有 用。 最近不斷呼喚大家 為自 我生命盤點,為 間付 出而生活,才是 的 價值。我也覺得這 一 很有價值,這分價 值是 來自於普天下有 麼多 人與師父同心同方 向; 每次與 慈濟人 連線結 束,他 們都會 發願: 「生生 世世要 跟著師 父。」 我也會 告訴他 們,我們共同發這 個心 願,身體力行開大 道, 廣度眾生成菩薩, 將菩 薩道生生世世、綿 綿延 接下去 。請大 家多用 心!

二 二一年十二月下旬, 臺北市木柵環保教育站志 工卸下環保車回收物資。 ○

二 二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期間, 全臺慈濟環保站史無前例關起大門; 當迎來重啟之日,環保志工歡喜再次並肩 做好事, 但因疫情蓬勃的網購和飲食外帶風潮,所 衍生的大量廢棄物, 已為環境埋下隱憂。 環保人的 主題報導 後疫情時代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蕭耀華 與 ○ ‧ ‧

010 Omicron ○ ○ ○○ S A R S 大 清早,當上班族、學生踏上 通勤路的 同時,家 住新北 市平溪山區,八十三歲的楊潘 春 慧,搭公車 來到景美溪 邊的木 柵環保教育 站。﹁阿慧 ,你來 啦!﹂親切的問候,老夥伴 的相 互陪伴,讓白天時因兒孫上 班上 學而陷入﹁類獨居﹂狀態的 楊潘 春慧感覺自己不孤單。 在這個前身為製毒工廠 ,現 已徹底改造 為清淨道場 的環保 站,楊潘春 慧認識了許 多文山 區的志工夥 伴。這天, 她負責 把寶特瓶的 蓋子一一取 下來, 小桶子裏 五顏六色 的瓶蓋,是 貢獻一己之 力的成果。 雖然沒 有賺到一塊錢,但年長的她 說: ﹁沒得做很辛苦,若能做就 不辛 苦!﹂ 由於平溪菁桐里回收 資源均 由身心障礙 的低收入戶 個案收 集,楊潘春慧與幾位環保老 菩薩 們跨縣市來到臺北的文山區 發揮 良能,﹁我都在週五搭七點 二十 分的車,來到這裏不到八點。﹂ 冒著冬雨,老人家寧 願搭車 下山做環保。歷經去年本土 疫情 爆發,親身感受突然無事可 做, 生活頓時缺掉一大塊的衝擊 ,重 回老地方的環保志工們,更加 珍 惜能做的幸福。 疫情拉警報,環保降載 今年一月中旬,本土 疫情因 新冠病毒 變異株入侵再次 拉警報。分布在全臺七千多 個環 保據點的環保志工,也注意 著疫 情的變化,把握每一次能付 出的 機會。 整理塑膠袋、瓶罐、 撕紙、 拆解小東西,老菩薩們熟練 地進 行著,耳朵聆聽著大愛網路 電臺 放送的證嚴上人開示;如常 運作 的場景,讓人很難想像 二 二 一年中,各環保據點大門深 鎖, 令人提心吊膽的異常。 去年從三級警戒發布 前夕的 五月十五日,到七月下旬降 回二 級警戒的兩個多月,全臺慈 濟環 保站、點,在慈濟基金會通 告下 暫停對外活動 停止接收資 源回 收物資。 這是慈濟自一九九 年展開 環保志業以來,前所未有的 全面 性防疫措施 ,就連二 三年 ︵嚴重急性呼吸 道症候 群︶肆虐期間,慈濟環保站 也不 曾全面﹁停工﹂! ﹁當時做這個決定是 為了保 護環保志工,不單是為慈濟 ,也 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安全。﹂ 慈濟 基金會環保推展組組長張涵 鈞說 明:﹁病毒可能殘留在資源 回收 物上,在不同材質的表面, 有可 能停留達三天。所以那時就 依照 政府及慈濟 防疫指揮中 心的指 引,做這樣的決策。﹂ 這項決策代價不輕, 當志工 告知社區民眾,慈濟為了防 疫暫 停收資源回 收,很多得 來不易 的社區環保點可能就此消失 。然

011 2022.3 ○ 慈濟 二 二一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臺 南頂美環保教育站掛出告示暫停收 取回收物;為防群聚接觸感染,慈 濟各環保站遵循政府及慈濟花蓮本 會指示關站。 (攝影/黃筱哲) 而,環保志工五成以上超過 六十 五歲,還是必須以長輩們的 健康 與安全為最高考量。 但是,環保站的大門 卻不是 說關就能 關的,即 使已經上 了 鎖,掛出 停止收回 收物的告 示 牌,依然有人把一包包回收 物送 過來,就 連垃圾量 相對少的 花 蓮,也出現這種狀況。 ﹁我們剛 開始是掛 牌子告 示,後來做大布條 但還是 有人 放回收物 ,民眾說 拿給你們 已 經習慣了 ,放到別 的地方不 習 慣!﹂談到花蓮市美崙環保 教育 站關門後的堆積問題,資深 志工

012 2 個習慣 1個現象 嚴守室內群聚 不超過 5 人規範 民眾仍習慣將回 收物送來慈濟環 保教育站,銀髮 志工已習慣日日 到站奉獻 禁止內用,外送外 賣數量激增,回收 物中的紙容器、鋁 罐、寶特瓶激增 ‧ 待疫情趨緩,部分環保站採 權宜之計,分批分流、每次 安排少於 5 人入站 ‧ 鼓勵志工接種疫苗、入站前 量體溫與實名制 ‧ 全站環境加強消毒,回收物 進站消毒後靜置再分類 去年夏天 環保站關閉後 響,訂外送 餐的人多了 ,回收 物中一次性餐具比例大增。 她和 少數到站做分類回收的志工 ,曾 為了整理回收物,足足忙了 一整 週,每天從早上六點做到下 午, 對投入環保超過二十九年、 年過 七十的老人 家來說,真 的非常 辛苦。 重回老地方,精神來了 ﹁那段時間,我們做得 很惶恐,因為很愛做,但是 又很怕!﹂臺中市豐原區福 陽環保教育站志工林秀霞表 示,自三級警戒發布後,擔 任環保幹事的她就會同環保 站長等志工幹事,頻繁致電 志工伙伴,請大家待在家中 避免 外出,也一一問候環保老菩 薩的 狀況。在緊張的疫情下,大 家提 心吊膽,步步戒慎。 ﹁環保站沒有完全停 起來, 只是我們配合政府政策,分 批分 林翠雲回憶當時情景,街上 雖然 冷清,民眾送來的回收物不 曾停 止。 疫情期間避免聚眾, 但環保 不能停,憂心資源變成垃圾 ,志 工想辦法因應 為了符合三 級警 戒期間,室內群聚不得超過 五人 的規範,林翠雲會同較熟識 的志 工伙伴,一行兩人進入環保 站忙 碌。他們遵照慈濟本會的指 引, 對回收物進行必要的噴霧消 毒, 自己也提高警覺加強防護。 ﹁我 都戴兩層口罩!﹂林翠雲說。 活動降載、人流管制 ,大多 數人居家防疫避免外出,少 數進 環保站做回收的志工,必須 承擔 數倍的工作量。林翠雲有一 次帶 外甥一起來,年輕人看到堆 積如 山的回收物,當場哀嘆:﹁ 怎麼 那麼多?做不完啊!﹂ ﹁不做不行啊!特別 是裏面 的紙便當盒,久了會爛會臭 ,就 得趕緊分一分送到回收商那 裏。﹂ 林翠雲表 示,因為 疫情影 流。﹂資深 志工李美櫻 解說: ﹁比如今天 放兩、三人 進來把 塑膠袋處理一下,明天換做 分類 的,也許三、四人。﹂ 福陽環保 教育站從 原本十

013 2022.3 慈濟 去年三級警戒期間各環保站執行防 疫措施,資源回收物靜置、噴霧消 毒。(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環保 推展組) 幾、二十人同時做事,到同 一時 間最多進去四人,處理量能 頓時 降到五分之一,好在回收物 的量 也大減,志工不至於做不完,甚至 有餘裕處理囤積多時的回收物 。 ﹁像阿欽師 兄,他就把 一些庫 存、積很久的東西整理得乾 乾淨 淨。﹂ ﹁我家距離環保站很 近,騎 機車不用五分鐘,來到這裏 安全 啦。﹂放下砂輪機及切割到 一半 的拖把鋁桿,身材壯碩的詹 益欽 中氣十足地說:﹁大門一關 ,我 就一個人在這裏處理回收物 。空 間大,人不要那麼多就好。﹂ 同一時間在站裏的人 數不超 過五個,固然符合了防疫規 範, 但也導致許多長年固定在環 保站 ﹁上班﹂的老菩薩們,被迫 必須 在家﹁休假 ;只是空閒時 間變 多,不見得更輕鬆愉快。 ﹁我的兒 子們都很 支持我 做慈濟,但 三級警戒的 時候, 他們不讓我 來,說我如 果感染 了,我們整 家都要隔離 !﹂志 工林賴秋菊表示,由於另一 半及 兒孫輩都要外出工作,白天 家裏 就剩她一人,因此四年多前 福陽 環保教育站成立後,就每天 搭兩 班公車去那裏做資源回收。 不料 五月中旬環保站關門,兒子 請求 她別外出,就連平日搭乘的 公車 也停駛了! ﹁她在家中感覺很﹃鬱卒﹄, 沒有工作做,身體又開始痠痛 , 說快得憂鬱症了!﹂林秀霞時 常 電話關心環保志工在家的狀 況, 聽聞林賴秋菊的情形,與臺 中區 合心環保幹事林淑嬌商議後 ,同 意林賴秋菊可以進福陽環保 教育

014 站做環保。林秀霞並且親自 騎機 車接送,一舉解決交通與防 疫的 困難。 ﹁我沒有放假那麼久 ,疫情 稍微緩和就 回來了;我 的手在 痠,但也是 邊痠邊做, 精神放 在工作上, 就沒有想 到這裏痠 那裏痛。﹂ 回到熟悉的 地方, 林賴秋菊恢 復了往常的 精神奕 奕。 看到老夥 伴們順利 歸隊, 在老地方相 見歡,志工 李美櫻 笑道:﹁他 們說在家有 如一條 蟲,來到這 裏就是一尾 活龍, 精神全都 了!﹂ 順應地方政府以工代賑措施,新北 平溪菁桐里的環保回收,由慈濟志 工胡詹明珠帶領當地身心障礙低收 入戶個案執行,回收物中數量龐大 的紙餐具,需一一從紙類中分出。

015 2022.3 ── 慈濟 粉絲相挺,有心就不難 當時許多行為都受到 防疫限 制,志工仍用各種方法繼續 做環 保。好比 臺南的人 和環保教 育 站,關門期間,社區志工就 在自 家成立了八個環保﹁粉絲點﹂。 人和環保教育站負責 人劉玉 文表示,三級警戒發布後 他把 環保教育站 大門關起來 並且換 鎖,這樣 一來原本 有鑰匙的 志 工也不能 自行開門 進站了, 不 過關門之後手機就響個不 停。 ﹁他們一直打電話跟 我說, 家裏回 收物堆 得滿滿 的怎麼 辦?他們 一定要交給 慈濟,有 人甚至把 回收物堆 到環保站 門 口;所以我們就跟志工、會 眾約 定好,什 麼時候出 車去定點 載 回。﹂ 劉玉文簡 述了環保 ﹁粉絲 點﹂的由來與運作方 式 不同 於以往回收物送到環保站再 分類 的作法,粉絲點的志工在家 裏就 把瓶罐、紙類、餐盒等回收 物徹 底清乾淨並仔細分類。環保 站出 車,一到定點就直接上貨、 送至 回收商 避免群聚。 在眾多環保﹁粉絲﹂ 中,年 過八十的林阿嬤情況較為特 殊, 她做環保超過二十年了,但 年紀 漸長後卻罹患嚴重失眠,總 是在 午夜時分自動醒來;深夜時 家人 好夢方酣沒有人能陪伴,林 阿 索性出門到賣宵夜的攤位撿 回收 物,帶回家洗乾淨。劉玉文 也配 合她的特殊作息,一早就派 車去 她家載回收物。 及至三級警戒發布後 ,劉玉 文考量老人家染疫風險高, 勸林 阿嬤暫時休息一陣子,孩子 們也 求她不要外出做回收。﹁但 她不 喜歡看電視,在家不知道能 做什 麼,就是 天花板,三天後 就受 不了,自己騎車把回收物載 到環 保站門口!﹂ 林阿嬤持續﹁熱情相 挺﹂, 劉玉文開 始每週三 天派車去 她 家騎樓下載 回收物,每 次都是 滿滿一車, 也叮嚀林阿 嬤做回 收注意防疫 安全。所幸 七月下 旬降為二級警戒,人和環保 站的 運作也跟著 全臺慈濟環 保教育 站恢復正常;但疫情變化無 常, 各站依舊得 進行必要的 防護措 施。 ﹁去年關站前,我們 就請專 業的清潔公 司做全面 性噴霧消 毒,現在就 是提醒志工 要戴防 護裝備、噴 酒精,保持 安全距 離,並且每 週用次氯酸 水、自 製酵素自行 噴霧消毒。 ﹂劉玉 文解說持續進行的防疫處 置。 走過疫情高峰,珍惜 能做的 幸福,環保志工們善護己身 付出 無所求,如螢火蟲般﹁長照 ﹂大 地也利益著社會人群。他們 沒有 從中賺到一毛錢 卻收獲了 最寶 貴的健康與 歡喜!安度 春節之 後,所有的環保菩薩們 也 將持 續落實防疫 措施,用心 保護自 己,用愛守護大地。

過 去一年來,發現紙杯、紙餐 盒特別多,塑膠袋、 箱也 變多了,回 收來的數 量滿坑滿 谷。你若沒有在環保站深耕,就 不會曉得問題的嚴重性。﹂新北 市慈濟志工羅恒源感嘆道。 二 二一年疫情三級警戒期 間,政府放 寬一次性餐 具的使 用,使得多年來減廢、限塑的進 展為之頓挫;加上民眾減少外出 接觸人群,紛紛加入網路購物、 美食外送的消費行列,也使得生 活中的廢棄物數量持續擴大。 二 二 年,臺灣電子商務 的營業額已高達兩千四百一十二 億新臺幣,消耗的網路購物 包裝 材料有三萬五千噸之多。三 級警 戒期間,餐飲業禁止內用, 紙餐 具用量因外送大量增加而水 漲船 高。根據環保署統計,二 二一 年一至七月進到回收系統的 紙餐 具,回收量達八萬八千餘噸 ,較 前一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六點 五, 如果再加上未被回 收的,總量更 為驚人。 外帶與外 送成為疫 後新日 常,塑膠包裝垃圾量更是暴 。 想要在宅經 濟的便利下 兼顧環 保,善用循 環容器、 循環包裝 是減少廢棄物的方法之一 。 年輕人出手減廢 疫情起伏,外帶、外送、 網路購物成為日常,一次 性容器和包裝垃圾何去何 從? 上了年紀的環保志工埋首 分類,年輕人在消費市場 帶頭減廢,一同為地球打 拚。 概念簡單但實踐有挑戰 在臺北公館商圈,一 處看似 販賣機的機臺前,路人駐足 ,拿 出手機掃描 ,租借循環 杯買飲 料;同樣的場景,在臺南正 興街 商圈已經行之有年,遊客可 以在 商圈的特約店家或二十四小 時自 助據點免費借、還循環杯, 而且 不須繳付押金。 這是社會企業﹁好盒 器﹂創 辦人宋宜臻、李翊禾六年苦 心經 營的成果,目前他們已與臺 北、 臺南等七縣市一百五十多個 餐飲 店家,以及一個美食外送平 臺成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蕭耀華 防疫難以承受之惡 ○ ○ ○ ○ ‧ ‧

017 2022.3 慈濟 為合作夥伴,提供循環杯、 循環 餐盒借用服務。 臺灣民眾每年用掉二 十億個 一次性飲料杯,大家都認同 要減 量,但一般人對使 循環餐 具最 常有的疑慮是,乾淨嗎? 宋宜臻說明餐具處理 程序: ﹁我們是請負責清洗學校、企 業 團膳餐具的大型清洗廠處 理,清 洗後都會高溫滅菌。﹂其實 ,外 帶、取餐時仍需要注意避免 近距 離接觸,戴好口罩,食用前 雙手,不用手接觸眼、口、 鼻 確實做好防疫動作 ,無論 清洗 乾淨的循環餐具、自備餐具或 一 次性餐具,在使用上是一樣的。 循環杯的容量有兩種 規格, 在臺北公館街 頭循環杯自助 借還 站,消費者綁定手機後可掃條碼借 杯、歸還,或請參與合作的商家用 循環杯盛裝飲料。

018 P P YouBike 由食品級 塑膠材質製成。相 較於有塑膠淋膜的紙杯盛裝 熱飲 可能釋放塑化劑等化學物質 ,循 環杯可謂環保又安全。 宋宜臻觀察到,會使 用這套 系統的消費者,大多 充足 時間 逛商圈、享用飲料,然後再把 杯 子還回去;相對的,趕著離 開買 了就走的人 ,通常還是 使用紙 杯。要讓店家願意使用,讓 消費 者方便歸還,循環餐具有重 重關 卡。 ﹁我們 最初想的 ,不過就 是把乾淨容器放到飲料店讓 大家 用,用完歸還送去清洗、消 毒, 之後再放回 店家,這有 什麼困 難?怎會沒 有人做呢? ﹂六年 前,新手創業不知難,兩個 外行 人走入忙進忙出的餐飲現場 才 恍然大悟,這件看起來不難 的事 為什麼沒有人做? ﹁循環杯跟紙杯的操 作不一 樣,好比手 搖茶飲店用 紙杯可 以很快地裝 飲料上封膜 ,短時 間出很多杯 ,但循環杯 要蓋上 杯蓋就比較 慢。﹂宋宜 臻進一 步說明,連 鎖體系飲料 店會擔 心當人員流 動率高時, 要頻繁 地教導新進人員使用循環 ,而 且初次使用的消費者詢問各 種問 題,也會影響營運效率 這 些都 是必須考量的﹁痛點﹂。 ﹁如果都要靠消費者 自備容 器,店家很難生存,消費者 沒辦 法帶或忘記帶杯子時,店家 還是 得用紙杯。﹂宋宜臻在與店 家互 動時發現,餐飲業者其實不 是對 環保無感,而是因為沒有較 合適 的替代方案。也因此當兩人 提出 以循環代替 拋棄的方案 後,正 興街商圈不 少店家眼睛 一亮, 紛紛表達參與意願。 慈濟獎助青年公益環保 循環杯上 軌道後, ﹁好盒 器﹂接著把 餐盒納入, 會員在 合作店家買餐外帶,或透過 特約 的外送平臺點餐時,可指定 使用 循環容器,用後送至自助歸 還站 或直接交回店家即可。 目前﹁好盒器﹂的自 助借還 站、合作店家仍以起源地臺 南市 為多,去年下半年開始在臺北 市 的站前、公館商圈提供循環 杯的 借還服務,整體的普及率仍 有待 提升,但已吸引一萬五千人 加入 會員,創業至今減 少十四萬五千 多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 ﹁我們要 打造外帶 容器的 ︵共享單車︶,串聯借、 用、還、洗四步驟,當消費者需要 它的時候就借得到,要歸還的 時 候也可以很 方便地歸還 。﹂宋 宜臻解說道。 回想一路跌跌撞撞的歷 程, 年輕的她笑 得靦腆,感 恩慈濟 基金會安排的業 師陳珮甄,用心 指導經營團隊,讓大家少走冤 枉 路。﹁我們在做對社會有益 的事 業時,往往會忘記商業 本 質, 不知道怎樣一邊做好 事,一邊存

019 2022.3 P P 慈濟 「好盒器」共同創辦人宋宜臻(上 圖右)向小朋友介紹循環杯,從最 早的玻璃杯到目前的 塑膠循環 杯,像共享單車般可以甲地借乙地 還;辦理大型活動時,租借循環容 器(下圖)可避免一次性餐具廢棄 物問題。 (相片提供/宋宜臻)

020 ○ ○ 網路購物興起,各式包材使用量增 加,如何減少 資源消耗與污 染, 已成為青年環保團隊挑戰的目標之 一。 活下去,珮甄老師會不斷地提 醒 我們。﹂ ﹁外賣、網購造成很 大的垃 圾量,如果 可以重複使 用這些 包裝,而且是用回收材料來 做容 器,是非常好的事,希望他 們將 來能擴展到 全臺,永續 發展下 去。﹂擔任 ﹁青年公益 實踐計 畫﹂評審之一的慈濟基金會 顏博 文執行長期許道。 慈濟基金會主辦的﹁ 青年公 益實踐計畫 ﹂,獎助多 個推動 ﹁以循環取 代拋棄﹂的 團隊。 ﹁好盒器﹂團隊以及提供循 環包 裝給電商、 消費者使用 的﹁配 客嘉﹂團隊,在二 二 年十二 月,通過第四屆﹁青年公益實 踐

021 2022.3 ○ ○ 慈濟 計畫﹂甄選,獲得慈濟提供 的獎 金資助及業師指導。 ﹁我是做電商賣家起 家的, 用了蠻多的紙箱和破壞袋, 所以 我常說,創業是在﹃贖罪﹄ !﹂ 配客嘉創辦人葉德偉直白地說。 疫情下宅經濟興盛, 當人們 在家時間增長,更加速網路 購物 的成長。配客嘉團隊也努力 在網 購經濟中,讓減廢變得更可 行、 更方便。 不讓未來的自己後悔 根據環保署估計,二 二 年全臺用掉的網購包材超過 一億 兩千萬件。葉德偉表示,紙 箱看 似比塑膠製成的破壞袋環保 ,然 而如果只用一次就回收或焚 燒, 資源消耗其實高於破壞袋。 ﹁破 壞袋製造加焚燒,大約會製 造一 點二公斤碳足跡,紙箱則是 一點 九二公斤。﹂葉德偉說明。 循環包裝雖然可以取 代一次 性包材,然而,消費者若沒 有歸 還,店家還是得使用新的, 用過 的循環包裝也可能成為垃圾 。網 購盛行就是因為便利,如何 讓消 費者養成歸 習慣,做到包 裝循 環再利用呢? ﹁很多人習慣超商取 貨,我 們就讓他們更方便地 包 裝 例如你在超商取了一本書, 當下 就可以把外包裝的循環袋投 入超 商的歸還箱, 不用處理垃 圾、 回收的問題。﹂葉德偉進一 步說 明:﹁臺灣的電子商務規模 是世 界第七大,連鎖超商密度世 界第 二,又是封閉型 島嶼環境 ,歸 還通路蠻密集的。﹂ 「配客嘉」團隊創辦人葉德偉(右 圖右),積極與電商及連鎖超商通 路合作,讓消費者網購後方便歸還 包裝;用回收材料製作的包裝箱、 袋可多次重複使用。(左圖提供/ 葉德偉)

022 ○ 3 C ○ ○ 談到與循環經濟息息 相關的 物流、通路,年紀輕輕的葉 德偉 顯得相當熟稔,因為他在二 一 八年創立﹁配客嘉﹂以前, 做了 五年 配件買賣。 當時葉德偉和同業一 樣,不 手軟地使用一次性包材,沒 想到 引來一則特殊的客訴。﹁客 人收 到貨之後,抱怨買的是環保 質 做的耳機,卻收那麼多垃圾 ,覺 得本末倒置。﹂ 那時為了保護商品, 葉德偉 特地使用較大 紙箱,還塞 了許 多氣泡袋,沒想到卻造成顧 客反 感,也讓他省思,還要持續 走同 樣的路嗎? ﹁如果我 們什麼都 沒做的 話,十年後 連選擇的機 會都沒 有。﹂一部探討氣候變遷議 題的 影片,讓葉德偉驚覺地球持 續升 溫,很多環 保、節能 減碳的事 再不做就來 不及了。但 談到做 環保,很多 人的第一印 象卻是 麻煩而且要付出 成本 靠網 路做生意的他,於是興起了 讓環 保變簡單的念頭。 ﹁我想把這些事情簡 單化、 數位化,所以提出這個模式 ,這 樣以後才不會後悔十年前為 何沒 有提出一些新的可能性。﹂ 葉德偉首先說服電商 業者使 用環保循環箱、循環袋 雖 然成 本比紙箱貴二十幾倍,但重 複使 用三十次以上,就比紙箱總 成本 便宜。 接著設定選項,讓消費者在網 購下單時,如選擇循環包裝 能獲 得購物折價券等優惠。之所 以這 麼做,是因為實測後發現, 如果 限定只能用循環箱、袋,歸 還率 不到一成;相反的,讓人有 所 擇,歸還率可達八成以上。 ﹁要 有意識去循環使用才會歸還 。﹂ 葉德偉分析道。 循環包裝 能否成功 持續, ﹁歸還﹂最為關鍵。為了吸 引消 費者用過即還,團隊除了盡可 能 地設置歸還點外,也祭出優 惠措 根據環保署統計,二 二 年臺灣紙餐具的回收 量將近十六萬噸, 較前一年成長 百分之九十八 。包含慈濟環 保合作夥伴正 隆公司在 內,接受政府補貼從 事回收再製的三家造 紙公司,總產能足以 去化 多達二十五萬噸的回 收紙餐具,就技術面 而言回收再製不是問 題, 但要耗費大量資源,而且十分費工。 以正隆公司為例,一 般廢紙經「散漿」處 理,還原成紙漿的過 程只 需二十秒,但要把廢 紙餐具「紙塑分離」 提取紙漿,卻要花費 四十 分鐘之久,用電量與 耗水量是處理純紙的 一點五倍之多。因此 回收 再製雖好,源頭減廢更好。 回收再製雖好,源頭減廢更好

023 2022.3 ○ 慈濟 知名蔬食推廣團體「無肉市集」去 年二月於慈濟大學校園擺攤,主辦 單位事前宣導要自備餐具及提袋, 市集現場落實環保零廢棄 。 (攝影/廖文聰) 施。例如在超商取貨時,當 下歸 還循環包裝就有優惠,若把 包裝 拿到特約飲料店歸還,甚至 可以 兌換飲料。 ﹁各點回收來的循環 包裝, 回流到總倉,在那裏清潔消 毒後 再交給電 商使用。 ﹂葉德偉 表 示,在清潔消毒、重新整理 的部 分,提供工作機會給庇護工 場, 讓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能 有收 入。而使用次數達到極限, 不堪 再用的循環箱、袋 也會在 這階 段被挑出來,回收再製成新 的包 裝。 在二 二一年十 二月十一 日,慈濟﹁青年公益實踐計畫 ﹂ 第四屆入 選者成果 發表會上 , ﹁配客嘉﹂呈上漂亮的成績 單: 設立了四百七十九個歸還點 ,租 出十四萬件循環包裝給電商 及消 費者使用,少了四十二萬公 斤的 碳排放。 ﹁目前歸還率是百分 之八十 五,我們的應用程式可以讓 你知 道哪裏有歸 還點,但目 前還是 以桃園以北比較 密集,中南部還 沒有很多,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 方。﹂ 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環境問題,不能只靠 回收、 再製,究竟 之道仍在減 少廢棄 物,清淨在源頭。在臺灣, 具備 環保意識,願意為環境盡一 分心 力的民眾、消費者,其實比 一般 人想像得更多。許多 一、 二十 年前被認為很困難的環保作 , 例如循環餐 具、包材的 流通管 理,在民眾覺醒、科技進步 等諸 多善緣加持下,也不再寸步 行 了。 善用科技推動循環經 濟的社 企青年,自覺自發的消費者 ,只 要願意改變 ,都能找到 適合自 己、兼顧防疫與環 保減廢消 方式,親自實踐,未來的每一天更 安心!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蕭耀華 之 前無肉市集在慈濟大學舉辦 時,我看 到一個品 牌,它 們的洗髮精用完後,瓶罐可以寄 回去再填充,我覺得蠻好的。它 可能比一般的品牌貴一些但更環 保,所以我願意支持他們。﹂ 負責策畫﹁青年公益實 踐計 畫﹂的慈濟基金會同仁賴郁文, 分享了自己以實際消費護持環保 產品的經驗。三十一歲的他,習 慣透過網路分享生活資訊,他把 自己用過的環保洗髮精推薦給朋 友,不久就有人上網下單訂購, ﹁我覺得綠色產品的品質都蠻好 的,如果它做得更有質感一點, 年輕人都可以接受。﹂ 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 流通管 理系陳皇曄教授說明,﹁綠 色消 費﹂觀念,起源於德國一九 七七 年實施的﹁藍天使﹂環保標 章, 之後擴大成全球性消費者運 動, 不僅要求產品的製造、銷售 要符 合環保,還擴及對人的關懷。 ﹁綠色 消費包 含了 和 , 就是回收︵ ︶、 減量︵ ︶、重 複使用 ︵ ︶, 包含了生態環保 ︵ ︶,簡單地說就是要求 產品的產銷過程要對環境友 善; 還有經濟性 ︶,不要 過度購買造成浪費以及兼顧 公平 正義原則︵ ︶。﹂ 你是﹁綠色消費者﹂嗎? 選購可回收、低污染、省 資源、友善環境的產品 購物前會檢查有機認證 節能或節水標章 現在開始培養習慣,例如 從十次消費活動中將一兩 次留給綠色產品,再逐漸 提高比例 誠然,因疫情而陷入 困頓的 經濟環境下,大部分民眾仍 以物 美價廉為購物的優先考量。 但世 界級的知名 品牌,已不 敢忽視 ﹁綠色消費者﹂群體,特別 是公 元兩千年後出生的 世代,日益 高漲的企業社會責任要求。 現今的年輕世代在成 長過程 中經歷金融危機,親身感受 低薪 的現實,接觸到氣候變遷、 永續 發展等議題,因此在消費時 ,較 上一代更重視產品背後的環 保與 公平正義問題,也開始影響 企業 因應消費者訴求做出改變。 陳皇曄以一家國際知 名品牌 氣泡飲料為例說明,這間歷 史超 ‧ ‧ 3 R 3 E 3 R Recycle R e d u c e Reuse 3 E Ecology Economy Equity □ □ □ Z

025 2022.3 慈濟 過一百三十年的老字號公司 ,數 十年來大量 使用寶特瓶 盛裝飲 料,但現在他們的主要消費 群, 也就是年輕人的環保意識覺 醒, 抵制一次性塑膠包材的呼聲 日益 高漲。該企業於是展開包裝 瓶的 轉型,一方面研發可被微生 物分 解的飲料瓶,另一方面則是 將舊 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為新瓶原料。 ﹁不要小 看這世代 的年輕 人,他們不完全只依據價格 的貴 友善耕作的農產品,裸賣裸買,購 買後不產生包裝垃圾,並能支持綠 色消費。 先看產品相關認證,食品類 是有 機認證,日常用品、電器則 可看 環保標章、節能或節水標章 等, 在自己十次消費購物活動中 可以 先將一兩次留給綠色 , 再逐 漸提高比例。接觸多了之後 可能 會發現,這些好產品的價格 沒有 想像中的貴。 ﹁你去大賣場看看, 很多有 機的蔬菜、菇類,它的價格 和非 有機的比起來,已經不像以 前差 距那麼大了。﹂陳皇曄分享道。 每一次的消費購買, 都是一 次保護環境的選擇。有心讓 世界 更好的人們,不妨多用一點 心觀 察比較,尋找可回收、低污 染、 省資源、友善大地的產品, 展開 正向的改變,最終促進人與 大地 的共好。 或便宜來做消費的判斷。﹂ 陳皇 曄提醒道。 綠色消費不僅可鞭策 墨守成 規的大廠商,改正漠視環保 、血 汗勞動的陋習,也能幫助許 多致 力友善耕作 小農、盡心促 進群 眾福祉的中小型社會企業, 在激 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教授綠色行銷課程, 本身也 力行綠色消費的陳皇曄建議 ,想 要加入綠色消費行列的人, 可以

026 ‧ ‧ 問 答 ‧ —— 撰文 李秋月(高雄慈濟教師聯誼會志工) 插畫 鍾庭嘉 生命中最甜蜜的負荷 :小孩要管到幾歲才可以放手? 親師生 坦白話 :詩人吳晟有一首膾炙人 口的 新詩〈負荷〉,內容描 述孩子是 父母這輩子最沉重也最 甜蜜的負 荷!從這首詩中就可以 了解,陪 伴孩子是家長「一輩子 的事」, 因此,親愛的爸爸媽媽 ,請打消 管孩子到 幾歲可以 放手這個 念 頭,因為孩子是你心頭 永遠的掛 念。 說「管」 太沉重 ,還不 如 說:愛、榜樣與陪伴! 要如何愛 得恰到好處?要如何 陪伴?有幾 項個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一生的好習慣 孩子一歲左右就可 以開始幫 他建立規矩,例如安坐 在餐桌專 心用餐,培養做事的專 注力;每 天準時就寢、起床 培 養自律的 好習慣; 每天說一 個床邊故 事 給孩子聽,讓孩子愛 書、喜歡閱 讀…… 在做這些事時,父 母要用心 互動、感受孩子的反應 ,不可以 敷衍,更不可以一邊看 手機、電 視,要讓孩子充分感受 到愛、榜 樣與陪伴。 有感的獎懲表 成人的 世界表 現良好 的有 考績獎金 、年終獎 金、分紅 獎 金……表現不佳者則任 何獎勵都 沒有,這是工作的獎懲 ,一年一 次或多次;小朋友的獎 懲表則要 有即時性才有效果,最 慢每週一 次;訂獎懲的時候要親 子一起, 這樣才能收到好效果 父母的獎 懲要分明,否則會養成 孩子走法 律漏洞的習慣。 最近聽到一位隔代 教養的阿 嬤分享跟國小三年級孫 子訂的獎 懲表,蠻實用也蠻有趣 :每天只 能玩手機 遊戲二十 分鐘、假 日 三十分鐘;段考成績達 九十分以 上者,加看一場乒乓球 賽;平日 有幫忙做家事,再加一 場乒乓球 賽;每天晚上九點半就 寢,早上 六點半起床,當週能自 動起床, 週三下午、星期假日去 打籃球;

RkJQdWJsaXNoZXIy MTI1Mjc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