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 生活減碳 歲月淨好 生活減碳 歲月 好 主題報導 669 2022年8月1日出刊
攝影/白崑廷 心無漏,慧命增 不知福,不知足, 貪求無厭煩惱多; 過去植福今生受, 今生造福益來生; 造福積德心無漏, 分分己獲慧命增。 ‧ 證嚴上人 靜思晨語 慈濟月刊 生活減碳 歲月淨好 生活減碳 歲月 好 主題報導
001 2022.8 淨零排放的考驗 社‧論 Net Zero ○ ○ ○ Qwater 慈濟 歐盟將於明年度推出全球第一個 ﹁碳關 稅﹂計畫,﹁淨零﹂︵ ︶排放 不再只是環保議題,也將因徵收而攸關經濟 競爭力。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在今年三月 已提出﹁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呼應二 五 年達成淨零目標的國際共 識 。 臺灣雖被國際媒體譽為資 源回收的模 範生,但依據國際能 源署的統計 ,二 一九年的溫室 氣體排放量為 全球排名第 二十二,人均排放量則為第十九 。基於過 往代工產業的發展 ,臺灣有九成以上的能 源來自進口,特別是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 境內近一半的排碳量是出口所需 。儘管臺 灣二十多年前就啟動了能源轉型 ,卻因經 濟發展掛帥,成效有限,這也是許多國家 在轉型過程中遭遇的難題。 例如,能源轉型須顧及生態環境 ,避 免犧牲弱勢族群。海內外許多案例顯示 , 再生能源的設置會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 , 或與原住民文化領域重疊 ,或者危及在地 居民生計,在公民參與和溝通不足的情况 下引發抗爭而難以竟功 。又如臺灣的電價 雖然相對便宜,但許多中低收入家庭及社福 機構無力購置節能電器,接受捐贈的二手電 器,增加電費負擔外,也消耗更多的能源。 在地球公民基金會的統計 分析中 ,住 商排碳量在製造、交通、能源等四大部門 中名列第二 ,可見民眾的日 常習慣改變 也是減碳關鍵。當民眾對環保的認識愈深 刻,愈可能推動 ﹁資源再生、減少廢棄 物﹂的循環經濟,取代過多浪費的線性經 濟。 本期主題報導中 ,慈濟志工與組織不 僅在生活各層面中有各自的減碳訣竅 ,更 有志工擔任環境教育講師多年 ,希望帶動 更多人一同落實減碳。 慈濟環保據點的回收量 ,在推動資源 回收三十 年 以來 ,曾高達全臺百 分之 三十五,至今更多民眾參與環保而降至不 及百分之二。然而,塑膠袋因回收利益不 高,慈濟回收所占 的比例仍高達 百分之 七十七。此外,慈濟與工研院 合作研發 ﹁ 淨水系統﹂,為受災者提供用水 的同時,也減少因瓶裝水而衍生的垃圾 。 近五年來,也藉由青年公益實踐計畫 ,支 持包括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創業團隊 。 做為非營利慈善組織 ,慈濟三十年來 持續推廣環保觀念與行動 ,期望更多人踐 行綠色永續的目標 ,保護世代生存所賴的 地球。
002 PCR 心靈交流道 疫外的體悟 ﹁緊來看,有火金姑︵閩南 語:快來看,有螢火蟲︶!﹂父 親招呼著。家人陸續確診 解隔 離,我陪著剛康復的父母漫步田 間小路,追起了螢火蟲。 今年五月間,我快篩陽性, 到醫院等待 報告時想著,這 病毒看不到、摸不著,卻真真實 實的存在。回家趕緊服藥休息, 卻開始反覆發燒,痛苦地號啕大 哭。想起上人拖著年邁的身體也 還在為我們說法,便自我鼓勵: ﹁我還年輕,要好好吃飯,把身 體養好再繼續付出。﹂ 染疫的第四天,我已經可以 打開電腦處理公事、參與線上讀 書會,隔天還參加第一場社區志 工培訓課程。 幾天後,家人相繼確診。初 癒的我,負責準備家人的食物、 飲水、日常用品及藥品;我跟先 生的房間是家中唯一有衛浴的套 房,提供給婆婆隔離養病。平常 父母及公婆給了我很多很多的疼 愛,現在長輩們生病了,是我要 付出的時候了。 雖然奔波很累、很辛苦,但 甘之如飴!看到家人逐漸恢復健 康,此刻還能陪伴爸媽散步、驚 歎﹁火金姑﹂在黑暗中的微光, 心裏只有感恩,平安真好。 確診隔離期間,只能待在一 個小空間 ,感覺被困住了。如 果沒有進來慈濟,我可能會痛恨 這可惡的病毒,並咒罵它攪亂大 家的生活。面對突如其來 的無 常,真的需要學習如何保持如常 觀;只要接受一切、安住自己的 心,也就能輕安自在了。 彰化 柯佳汶 意外的旅程 在慈濟人文志業服務超過十 年,今年六月安排 假期前往英 國探親,心想距離波蘭 不遠 , 是不是有機會 能去參加慈濟 發 放,關懷烏克蘭難民。出發前, 主管貼心聯繫 英國曼城的慈 濟 師姊,於是我們就同 行前往波 蘭斯塞新籌備發放 。 第一週發放,遇到波蘭的國 定假日,行程寬鬆;往後的兩 週,每天回到飯店 已經累垮 , 還要製作日誌 、簡報,回報當 日行程內容 ,有時還要思考 發 新聞回臺灣 ;往往凌晨三點 就 寢,早上七點起床 前往下一個 城市,我常問自己 :為什麼比 在臺灣工作還要累 ? 英國志工團隊與當地的 ﹁歐 坦那斯基金會 ﹂合作,但採購 物資的過程十 分艱難 ,首先是 幣值的轉換 ,再者有時廠商 品 項不足,志工於是直接 前往賣 場採購各三百份。 英國團隊只有少少幾個人 , 但永不 放棄的 精神讓 我很敬 佩。尤其王素真師 姊每天記錄 拍攝,早上起來看到 她 ,不是 前一晚在電腦 前睡著 ,就是早 已換好慈濟制 服 ,隨時準備出 發,她總是 眼神堅 定地說 : ﹁上人說,分秒不空過。﹂ 在海外參與發放,看著慈濟 ︽行願半世紀︾的影片,聽著志
003 2022.8 【慈濟月刊‧歡迎投稿】投稿地址︰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 慈濟 工恭讀上人的 慰問信 ,我瞬間 明白上人﹁為佛教,為眾生﹂ 的意義。培訓成為慈濟 委員三 年了,我至今才領悟 ,實在有 點慚愧。 語言不通 之下 ,我只能陪 伴烏克蘭鄉親 哭泣 、用歌聲擁 抱他們;看著他們笑就 非常滿 足。若問人生的價 值是什麼 ? 我想只要能活 著 ,什麼事都不 要計較,但若你能幫助 別人 , 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 臺北 陳怡佳 挹注媒體清流 大愛臺最近推出了許多不同 形象風格的節目,呼應了當初上 人創辦媒體的 初衷 ,回歸真善 美、人間至善的原點。 回想我在美國的時候 ,身為 異鄉遊子,心靈匱乏,因為有大 愛臺節目的陪伴,而滋養了精神 世界。每每因看見人間的真善美 而感動,更攝受於上人 的德與 法,調伏了內心的煩惱,滋養了 我的慧命。因此我發願,此生只 要能力所及,必定要每年護持大 愛臺公益廣告,這也是身為靜思 弟子的一分心力! 過往只是一個人悶著頭做 , 很少邀約同修 善友共善 ,開口 向人勸募對於 我是很難的 。但 看到我的善知 識王文茜師姊 、 周元師兄 、周恩中師兄 ,一家 人推廣慈濟 文是這麼不遺 餘 力,而深受感動! 看到今日臺灣媒體的亂象 , 報真導正的大愛臺立志做媒體清 流、中流砥柱,帶動社會良善風 氣,如果每個人都像我只是做個 配合者,腳步太慢了。過去有人 以助印經書護持佛法,大愛臺將 良善與佛法以科技廣傳天下 ,不 就是傳法說法,比印經書還快, 那真 功德無量啊! 我在佛菩薩前發願 ,做首善 女,以虔誠懇切的心,邀約三十 三位人文榮董支持大愛臺 ,除了 是給自己一個目標,也為慈濟人 文志業盡心力! 臺北 張華容 智慧如陽光 從靜思精舍啟程回彰化 ,一 路晴空萬里,心想正是曬棉被的 好天氣。為了讓回到精舍的靜思 弟子有乾淨的寢具可用,寢具必 須經常換洗;這些天總是把握分 秒,尤其是曬被,得看準陽光普 照,也總念著﹁日光菩薩﹂,不 要忽然來一陣雨,那就糗大了。 途中打電話向常住師父報平 安,師父說:﹁今天有四位師姊 來幫忙曬棉被,被單也洗了。﹂ 真是心有靈犀,知道我惦記著 。 行車到了合歡山 ,遼闊藍 天掛著白雲,想到昨天常住師父 叮嚀記住的︿普門品﹀:﹁無垢 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 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 煩惱焰。﹂智慧如陽光,能破除 內心的黑暗,滅除貪瞋癡慢疑, 降伏無明、煩惱。那天體如鏡, 任白雲來去,清淨的智慧,任塵 事煩擾,亦不染塵憂。 彰化 陳秀嫚
目錄 二 二二 年八 月一 日出 版 第 期 蓊鬱山林,靜好歲月,有賴於人 類生活與大地取得平衡。每年全 球人為排放二氧化碳超過三百億 噸,自然環境無法完全吸收,地 球逐年升溫;人們必須努力達到 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緩解氣候變 遷危機。 (攝影/黃筱哲) 社論 淨零排放的考驗 無盡藏 有福有緣 為蒼生盡心力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黃筱哲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誠徵「五零」高手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地球呼救 已讀要回 淨零排放 大林慈濟醫院 守護健康 不當排碳大戶 淨零排放 慈濟學校 關燈關冷氣 從小事做起 淨零排放 慈濟基金會 不只做到 要做得更好 廢棄物的春天 天生我「材」必有用 撰文 羅秀蓮 攝影 李淑清 健康百寶箱 解密植物奶 撰文 伍卉苓 插畫 林家陞 書訊 《關心的話 溫柔的說》推薦序 親師生 愛相伴 撰文 李美金 嚴師的反省 孩子,你喜歡自己嗎? 撰文 廖哲民 《逐光少年 從助學看見脫貧的力量》推薦序 陪你發 撰文 顏博文 一個人 撰文 張翎慧 《修.行.安.住 證嚴法師五大長老弟子》作者後記 忘路之遠近 撰文 葉文鶯 特別報導 最困難的時刻,最珍貴的付出 烏克蘭家庭作客波蘭 撰文 陳樹微、朱秀蓮 相信慈濟一定會來 撰文 張資芳 一路上有知音 撰文 梁欣伶 人物誌 醫師的天職 撰文 魯金燕、陳美伶、陳麗雪、張麗雲 法親之間 送餐送藥快易通 撰文 陳麗雪、魯金燕、黃美珠 一頓飯菜香的溫度 撰文 洪素養 防疫前線 臺中七處慈濟會所設立疫苗接種站 高溫加上高施打率 避暑應變 撰文 張麗雲、石于芳、林瑋馨、林雪花 聞思修 窗外 撰文、攝影 梁嫣娥 寬容無常 不必擔心我 撰文、攝影 廖月鳳 阿板薰法香 你的寶處在哪裏? 撰文、插畫 阿板 百川歸海 慈濟大學任教十五年有感 撰文 林建德 慈濟減碳 歲月 好 ○ 6 6 9 線上捐款 ▎贊助慈善、 醫療、 教育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06887791 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慈善:臺灣貧戶長期濟助、急難救助 2. 醫療:推展醫療志業 3. 教育:推展完全化教育志業 4. 國際:國際救援、災後重建 ▎贊助人文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隨喜助印《慈濟》月刊或《檀施文庫》 2. 每月捐助 100 元(一年 1200 元)以上,加入「慈濟道侶 檀施會」,每兩個月可獲贈一本《檀施文庫》出版品 3. 參加「大愛之友」贊助大愛電視臺 ▎慈濟基金會誠摯邀您加入慈濟會員 1. 線上捐款 一指積善共造福緣 一念成功歡喜功德 2. 郵政劃撥、銀行轉帳定期定額自動捐款 1 6 8 ‧ ‧ 18 ‧ 22 ‧ 26 ‧ 32 ‧ 38 ‧ 42 ‧ ‧ 44 ‧ ‧ 46 ‧ —— ‧ lifestyle
本雜誌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愛惜資源 請廣為傳閱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8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1967年7月創刊‧2022年8月1日出版 第669期 發行人/釋證嚴 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 平面內容創作中心傳播長/王志宏 總編輯/王慧萍 主編/呂祥芳 編輯/李秀玲、葉又華 採訪召集人/李委煌 撰述/葉子豪、廖哲民 攝影召集人/蕭耀華 攝影副召集人/黃筱哲 攝影/顏霖沼 美術設計/陳玉凌 數位主編/楊舜斌 企畫撰述/葉文鶯、黃秀花 行政編輯/蔡嘉琪 感謝 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製版 繪畫志工/林淑女、林家陞、凌宛琪、蘇芳霈 校對志工/簡素珠、林美枝、張素卿、陳輝明 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 電話:(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讀者索閱電話:(02)28989000轉1165 傳真:(02)28989966 Printed in Taiwan ▎慈濟月刊免費贈閱 歡迎到各地慈濟會所取閱 如需定期郵寄到府, 酌收一年份郵資 NT$165 元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數位閱讀慈濟月刊 \ 立即體驗 PDF 全螢幕電子書 101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不辛苦,是幸福】 不辭辛勞為眾生付出,做得心安理得、歡 喜自在,不必求未來福報,當下就感覺有 福。 【為工作而生活】 不是為了賺錢享受而努力工作,而是為了 對人間有貢獻而生活。 釋德 54 ‧ ‧ 62 ── ‧ 68 ‧ 71 ‧ 74 ‧ 76 ‧ 82 ‧ 84 ‧ 88 ‧ 92 ‧ 94 ‧ 98 ‧ 100 ‧ 社論 淨零排放的考驗 無盡藏 有福有緣 為蒼生盡心力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黃筱哲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誠徵「五零」高手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地球呼救 已讀要回 淨零排放 大林慈濟醫院 守護健康 不當排碳大戶 淨零排放 慈濟學校 關燈關冷氣 從小事做起 淨零排放 慈濟基金會 不只做到 要做得更好 廢棄物的春天 天生我「材」必有用 撰文 羅秀蓮 攝影 李淑清 健康百寶箱 解密植物奶 撰文 伍卉苓 插畫 林家陞 書訊 《關心的話 溫柔的說》推薦序 親師生 愛相伴 撰文 李美金 嚴師的反省 孩子,你喜歡自己嗎? 撰文 廖哲民 《逐光少年 從助學看見脫貧的力量》推薦序 陪你發 撰文 顏博文 一個人 撰文 張翎慧 《修.行.安.住 證嚴法師五大長老弟子》作者後記 忘路之遠近 撰文 葉文鶯 特別報導 最困難的時刻,最珍貴的付出 烏克蘭家庭作客波蘭 撰文 陳樹微、朱秀蓮 相信慈濟一定會來 撰文 張資芳 一路上有知音 撰文 梁欣伶 人物誌 醫師的天職 撰文 魯金燕、陳美伶、陳麗雪、張麗雲 法親之間 送餐送藥快易通 撰文 陳麗雪、魯金燕、黃美珠 一頓飯菜香的溫度 撰文 洪素養 防疫前線 臺中七處慈濟會所設立疫苗接種站 高溫加上高施打率 避暑應變 撰文 張麗雲、石于芳、林瑋馨、林雪花 聞思修 窗外 撰文、攝影 梁嫣娥 寬容無常 不必擔心我 撰文、攝影 廖月鳳 阿板薰法香 你的寶處在哪裏? 撰文、插畫 阿板 百川歸海 慈濟大學任教十五年有感 撰文 林建德
006 ○ ╲ 無盡藏 世 間天天離不開一個 字,就是﹁苦﹂。 人間哪能沒有苦 ,再富 有的 生還是有苦 ,很 完美、沒有憂慮的人生 並不存在 。就如現在天 氣很熱,你感受到 、我 感受到,苦也是人人普 遍感受到的 ;老、病、 死之苦,凡夫之迷 ,難 以接受,覺悟的人不是 不覺得苦 ,而是透徹了 解,接受這就是自然法 則,輕安自在。 更苦的是人心 煩惱 無明,讓人與人之間無 法平和,造成國與國的 相爭,這幾個月來 ,俄 烏戰爭影響多少人 。還 有貪欲氾濫 ,消費、浪 費都過度了 ,商品為求 精美而過多包裝 ,所消 耗的資源愈來愈多 。在 慈濟環保站 ,一疊疊新 衣在囤積後被 ﹁捐﹂出 來,很多連吊牌都還沒 有拆。不只穿得過剩 , 廚餘也很多 ,但普天下 缺糧缺 食的人 是那麼 多! 富有的國度 追求享 受,窮困的地方落後匱 乏,卻都共同生活在一 個地球上 。人人少欲知 足,就會有餘,不求吃得 飽,而是剛好就好,八分 飽還可以有兩分助人好 , 飢餓的人就會更少。 尼泊爾國際佛 教協 會與慈濟合作 ,在藍毗 尼援建醫療設施 ,馬來 西亞和新加坡慈濟 人七 月前往關懷義診中 心工 程進度、洗腎中心運作 狀況,也下鄉訪視 。幾 個月前,馬來西亞陳吉 民醫師路過藍毗尼 村落 一戶人家 ,看見一個小 為蒼有生福盡有心緣力 看到、知道人間的貧窮病苦, 與那裏有緣,就從那裏付出; 借大家點滴愛心、借重彼此力量, 再遙遠的地方,我們都可以走得到。 證嚴上人 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 二二年七月一日至十八日 煙霞清夢(局部) 林淑女
007 2022.8 慈濟 慈濟人 發現了 這個家 庭,趕緊發放糧食解決 斷炊的困難 ,之後也安 排小女孩入學 。人海茫 茫,在這個時候相遇也 是因緣;只要菩薩的雙 手接觸到 ,菩薩的慈眼 透視到,能因此得救的 話,他們也是有福人 。 我代替 苦難人 感到慶 幸,也為他們歡喜祝福。 我走不到佛陀 誕生 地藍毗尼 ,但感恩有一 群與我合心 、貼心的弟 子幫我走到 ,完成師父 的志願,回報佛恩 ,在 那邊有實質的建設 ,推 動醫療與慈善 ;有這群 菩薩當我的力量 ,期待 能把正法落實回歸 在佛 陀故鄉,興盛佛法。 佛陀來人間的 一大 事因緣,帶人入群去幫 男孩爬著 ,用嘴要去找 地上的奶瓶喝奶 ,非常 震撼,陳醫師不捨地扶 住他的頭 ,用奶瓶慢慢 餵奶。小男孩的父母殘 疾,在附近 農田打 散 工;小男孩的姊姊已是 要讀書的年齡了 ,卻付 不起每月約新臺幣 一百 四十元的學費 。 這就是當地的 惡性 循環,孩童失學成為文 盲,長大後打工的工資 低廉,一天只能賺到新 臺幣幾十元,生計困難, 由不得有些人每天 只能 坐在地上 ,等待著好心 人給他一頓飯 。 在佛陀的故鄉 藍毗 尼,有很多觀光景點 , 但有多 少人能 見苦知 福;看到了苦難 ,又有 多少人能起不忍之 心 。 助苦難眾生 。兩千五百 多年後 ,我們要把握因 緣,﹁師志為己志,佛心 為己心﹂,把﹁為佛教, 為眾生﹂的責任落實在 我們的肩膀,開闊心胸, 視天下眾生 任 。 我們無法做到 拯救 天下蒼生 ,但是可以盡 一分心力 。看到、知道 人間苦 難 ,跟那裏 有 緣,就從那裏付出 ;一 個人不 夠 ,就口口 相 傳,好話引導好人 ,借 大家點滴的愛心 、借重 彼此的力量 ,無論苦難 人在哪裏 ,我們都可以 幫助得到。 慈濟 人有 心 、有 願、有力,付出無 所 求,雙手合十說感恩 , 這是多美的人間生 態 , 人生價值也提升了 。每 一次看到這樣的畫 面 , 我就不由自己說感 恩與 感動!心中有愛 ,富而 有餘。能付出愛 ,就是 自我祝福 ,造福人間就 是造福自己 。 我們要把佛法 落實 在人間 ,學佛如 果不 去身體 力行 ,光說不 做,總是站在原地 ,永 遠都在﹁投石問路 ﹂, 反而阻 礙了暢 通的道 路。我不斷呼喚大家啟 發愛的能量 ,也請大家 幫我的聲音再助力 ,借 大家的氣力多說好 話 。 人人感恩知足 ,情要拉 得長,愛要鋪得廣 ,展 開雙手擁抱蒼生 。期待 人人發一念心 ,有因緣 有力量造無量福 ,讓天 下貧病 苦難人 都能得 救!
008 ○ ○ lifestyle ‧ ‧ 全球正歷經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段時期, 「淨零排放」也不再是局限在某個領域的 專有名詞, 各國相約在二 五 年前,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力求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一點五度, 你我接下來的每一步,將決定明天的歲月 能否安然。 慈濟減碳 主題報導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黃筱哲 歲月 好
009 2022.1 慈濟 撰文 張郁梵 攝影 蕭耀華 森林綠樹是自然界中碳循環的 重要環節,當二氧化碳排放量 超出環境負荷,未能被森林、 海洋等吸收,而存在大氣中, 將會持續影響千年以上。
010 ○○○ ○ —— ○ 淨零排放並非不排放溫室 氣體,而是藉由各種措施 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 放極小化;再運用負碳技 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抵 銷,達到一段特定時間(例 如一年)內新增溫室氣體 排放量為「零」。 (出處:經濟部、循環臺灣基金會) 淨零排放 小 辭 典 ○ COP26 Glasgow Climate Pact ○ ○ ○ Net Zero 森 林遊樂區林蔭道上,一對年 輕夫妻帶著 剛會走路的 孩 子親近大自然。看見路兩旁 的參 天巨木,小女娃既好奇又有 些膽 怯,小手緊抓著爸爸的食指 ,圓 亮雙眼四處張望。蹣跚習步 的拙 趣引人莞爾,親 同行的背 影流 露滿滿幸福感 令人不禁讚 歎: ﹁歲月靜好!﹂ 然而歲月真的靜好嗎 ?從公 元二 年算起,臺灣平均每 三年,就會遭逢一次強颱豪 雨造 成的重災,且旱澇不均,夏 酷熱 冬嚴寒的情形也愈發顯著。 全球年均氣溫屢創新 高,根 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二 二 二年五月發表報告指出,過 去七 年是有紀錄 以來最熱的 一段時 期,關鍵的氣候變 化指標 溫 室氣體濃度、海平面上升、 海洋 熱量和海洋酸化,也在二 二一 年創下新紀錄。 極地融冰造成海平面 上升, 高溫乾旱導致野火燎原。當 二、 三十年後,今日一、兩歲的 孩童 長大成人,帶著父母重遊舊 地, 看到的又會是哪一番景象? 現在不行動,永遠來不及 天災頻繁發生,源於 人為的 溫室氣體已超出地球負荷。 面對 氣候危機,聯合國在二 二一年 十一月,於 英國舉行的 第二十 六屆氣候變 遷大會︵ ︶ 中,通過了 格拉斯哥氣 候協議 ︵ ︶。 與會各國承諾落實二 一五 年巴黎氣候協定,力守全球升溫不 超過攝氏一點五度 以確保 氣候 變遷的衝擊,能控制在可承受範圍 內。而在與會國簽署的多項 重要 承諾中,最廣為人知且影響 面最 廣的,莫過於﹁二 五 淨零排 放﹂。 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 艘受創 需要大修的舟船 那麼這件 事可 說是最緊急的救火、堵漏措 施, 唯有確保承載萬物的唯一星 球不 再下沉,人類才有未來可言。 人類活動會產生二氧 化碳、 甲烷等溫室氣體,所謂﹁淨 零﹂ ︵ ︶,即是溫室氣體排 放量和人為移除、自然吸收 的量 達到平衡,換言之,溫室氣 體淨 排放為零。但目前全球每年 僅二 氧化碳的排 就在三百億 噸以 上,要實踐淨零排放是非常 艱鉅 的挑戰。但若不改變現狀 升溫 幅度恐於本世紀末達到約三 點二 度,﹁現在不行動就永遠來 不及
011 2022.8 ○ 慈濟 近年短延時強降雨頻繁在臺灣各地 發生,二 一八年八月, 熱低壓 帶來的強降雨淹沒嘉義沿海低窪地 區,慈濟志工涉水勘災( 上圖)。 臺灣電力來源及工業生 產高度仰賴化 石燃料,加上商業、住家及生活耗 能,導致人均碳排放量 為全球平均值 兩倍以上(下圖攝影/蕭耀華)。
012 IPCC Jim Skea NGO ○ ○ Carbon Border Ad j us tmen t Mechan i sm CBAM ○ CBAM 臺灣的溫室氣體哪裏來? 工業 48.74% 運輸 14.17% 服務業 10.35% 住宅 11.54% 農業1.15% 能源 14.05% 2015至2021年為全球氣象史上最熱7年 一旦全球升溫超過攝氏1. 5度,對環境、生物等衝擊與變化, 將在數百年內不可逆轉 人類正使用相當於1. 6 個地球的資源來生活。 IPCC示警,當前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臺灣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全球排名第 22 位, 每人平均排放量為10.77公噸,全球排名第19 位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0年度統計 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 化專 門委員會︵ ︶共同主席斯基 ︵ ︶懇切呼籲。 首要之務就是減少對 煤、石 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依 賴, 經濟模式也要轉為﹁循環經濟﹂: 從政府、產業到個人,降低 廢棄 物產量及溫室氣體排放量 方能 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 儘管目前全球仍難以 擺脫對 化石能源的依賴,但許多國 家政 府以及國際組織、 團體,已 展開具有影響力的行動,有 超過 一百三十個國家宣示在二 五 年,甚至更早實現淨零目標。 如歐盟各國在今年三 月,就 碳邊境調整機制︵ ,簡稱 ︶達成共識,預計 從二 二六年開始推動﹁碳關稅﹂ 。簡 單地說,如果某項輸往歐盟 的產 品,其產銷過程排放大量二 氧化 碳,生產者就必須耗費鉅資 購買 的排碳憑證,方能 把產品
013 2022.8 ○ ○ 慈濟 賣進歐盟國家。這個機制如 同提 高了關稅,讓溫室氣體排放 量高 的產品在歐盟失去競爭力。 除了進 口方的要 求,世界 幾大知名金融機構、基金, 也開 始對高污染 破壞的企業 ﹁抽銀 根﹂。在臺 灣,財政部 金融監 督管理委員 會,在今年 三月公 布﹁上市櫃 公司永續發 展路徑 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二 二七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 , 二 二九年更進一步達成溫室氣 體盤查的查證。 環保減排,從選修變必修 國際間對淨零排放的 要求, 慈濟環保志工黃菊子在臺南海邊淨 灘,攜帶的飼料袋很快被海漂廢棄 物填滿。面對大環境的破壞,志工 以身帶動從源頭減量廢棄物才是 根本之道。
014 ○ ○ ○ ○ 讓以往被視為﹁選修課﹂的 環保 議題,成了無法迴避而且考 核嚴 格的﹁必修學分﹂。特別是 臺灣 經濟高度依賴對外出口,廠 商如 果不把環保減排做到合乎國 際標 準,未來在融資、營運、銷 售方 面,恐將寸步難行,進而 民生 就業產生衝擊。 ﹁減碳的政策,其實 就是經 濟活動行為的改變,這個改 變你 可以稱它是一個創新,也可 以稱 之為風險,或 低碳轉型、 綠色 商機,就看你怎樣定義。﹂ 提供 溫室氣體盤查服務的曾于哲 會計 師直言:﹁它的影響是巨大的,是 所有環節的變革 連生活型 態都 會改變!所以壓力會特別大。﹂ 不僅是製造業,就連 提供國 際海空運服務的運輸業,也 面對 淨零排放考驗。 ﹁我們要想辦法把飛 機的重 量減輕,讓引擎及飛機的運 載效 率更高。﹂負責航空公司機 隊管 理的慈濟志工葉燈憲,翻開 公司 的永續報告書,裏頭羅列節 能減 排的措施:大到更新機隊、 汰換 耗油老飛機、改用省油 飛 機, 小到以輕便 的﹁電子飛 行資料 包﹂,取代厚重的紙本手冊 及文 件,每一項改進都要詳細記 錄表 列,五年來的節油績效,更 是得 禁得起嚴格檢視。 ﹁未來要飛歐洲的航 班,都 要符合歐盟的環保要求。﹂ 葉燈 憲說。 從實務面來看,國際 社會對 淨零排放的 要求,與企 業、國 家、社會的 生存發展已 密不可 分。然而臺灣的電力來源, 仍有 八成以上來自燃燒化石燃料 的火 力發電,每年排放的溫室氣 體總 量超過一億七千萬噸,太陽 能、 風力發電,加上抽蓄水力發 電等 再生能源,占比不到百分之七。 懸殊的比例,使得大 多數廠 商仍須使用傳統的高碳排能 源, 想要轉型使用﹁綠電﹂,以 符合 國際間的淨零要求相當困難 ,也 使得各產業在面對國際競爭 時, 處於極度不利的態勢。 為了跟上國際潮流, 推動必 要的轉型,行政院國家發展 委員 會在今年三月正式發布﹁二 五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 預計以﹁科技研發﹂、﹁氣 候法 制﹂為基礎 ,藉由推動 風電光 電、節能、資源循環零廢棄 、淨 零綠生活等十二項作為,達 成能 源、產業、 生活及社會 四大轉 型,讓臺灣在二 五 年前成為 ﹁淨零排放﹂的綠色經濟體。 低碳日常,無人置身事外 出於實現企業社會責 任的理 想,或為救亡圖存考量,許 多企 業主和經理人紛紛進修環保 相關 知識,並請顧問公司盤點組 織的 溫室氣體排放、規畫因應之 道, 也要求零件供應商、代工廠 商一 起達成。 相較於對製造業、運 輸業的
015 2022.8 NGO ○ ○ ○ 慈濟 善用建築設計降低空調需求,臺南 慈濟中學教室開窗通風,學生在自 然涼爽的環境下午休。 嚴格要求,國際間目前對非 營利 的慈善基金會、醫院、學校 ,還 未有強制性的淨零排放要求 。然 而出於對地球環境的關懷, 以及 對社會責任的承擔,身為指 標性 的慈濟,也宣示了淨零排放 的願景。這是自一九九 年代, 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 雙 手做 環保﹂後,就落實逾三十年 常 態,但現在要做得更仔細、 更確 實。 慈濟各醫院、學校的 硬體建 築,都有減少日曬、加強通 風以 及雨水回收的綠建築設計; 慈濟 人經過環保教育的洗禮,不 只自 我要求做到節能減碳,也﹁ 做我 所說,說我所做﹂ 對社會 大眾 進行環境教育。可以說在政 府宣 示﹁二 五 淨零排放﹂以前,
016 ○ ○ 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 ○ ○ ○ ○ ○ ○ ○ ○ ○ ○ 慈濟已為臺 灣做了許 多奠基工 作。 三十多年來落實環保 ,推動 環境教育的努力,獲得國家 乃至 國際社會的肯定,例如大林 慈濟 醫院及慈濟科技大學,就雙 雙在 二 一三年,獲得首屆﹁國家環 境教育獎﹂優等的肯定;而 慈濟 基金會、慈大附中,以及慈 濟環 境教育講師陳哲霖,也於今 年獲 得環教獎優等獎。 二 二一年,慈濟提出社 會 影響力評估報告︵ ︶後,宣布 將在二 五 年達成淨零排放目 標。推動步驟是從盤查、分 析到 減量,最後靠負碳機制抵銷 ,慈 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顏博文執 行長 承諾:﹁盤查數據出來之後 ,我 們會訂定目標來努力,從二 三 、二 四 、二 五 ,有循 序漸進的里程碑。﹂ ﹁不管政府還是企業 ,它的 組成分子還 是個人。﹂ 榮獲今 年度國家環教獎的慈濟志工 陳哲 霖,建議大家,莫把公司為 淨零 排放交辦的任務當作苦差事 ,把 眼光放遠,就能了解為何而 做? ﹁淨零,說實在到底是救地 球還 是救人類? 真正要永續 的是人 類,為我們的兒子和孫子著 想, 做起來就會比較心甘情願。﹂ 環保署長張子敬也肯 定從個 人做起的重要性:﹁怎樣達 到二 五 淨零排放?其中重要的一 項是行為改變。我們不經意 的行 為,可能製造了很多的二氧 化碳 排放量或浪費資源;所以在 國家 淨零 的路徑裏,有一項 淨零 綠生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一 定可以得到好的成果。﹂ 讓排碳降低歸零,已 不只是 國家和企業 的必修學分 ;今年 四月,聯合國最新減碳路徑 報告 明確提及,﹁行為和生活方 式的 改變,可以迅速將終端使用 者的 全球年排放 量降低至少 百分之 五﹂,亦即 人人都可藉 由﹁調 疫情前,臺北捷運列車上,孩子 遠眺觀音山。進步的交通、安適 的生活,有賴人能否與大地取得 平衡。淨零排放行動需要所有人 參與,一起將眼前美景完好地交 給子孫。 整生活方式﹂促進淨零。包 含素 食、不浪費食物、不過度消 費、 少開冷暖氣、使用耐用可維 修的 產品、租用共享汽車等。 在氣候變遷、全球升 溫的大 趨勢下, 很多事物 似乎已越 過 ﹁不可逆﹂的臨界點,但若 全世 界的國家、政府、企業、個 人, 都願意做出能力所及的改變 則 一、二十年後的世界,可能 未必 如氣候專家所預測的悲觀。 淨零排放的行動,可 以大到 整個企業、國家的系統性轉 型, 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節制,當 下為 大地、為環境所付出 一切 都 將是未來的自己,以及子孫 後代 的希望契機。
017 2022.8 慈濟
撰文 葉子豪 有 一次,我開 著休旅車去 跟 學生講環保 ,事後我就 反 思,這些中 小學生根本 不開車 啊!到底是他們還是我比較 節能 減碳?﹂身為環境教育講師 、環 教所研究生,陳哲霖比一般 民眾 更常接觸政府、學術界與民 間團 體提倡的環保活動。為了推 動節 能減排,有 單位列舉了五 十、 一百項行動 但經驗豐富的 他卻 認為,還是從簡單可行的個 位數 項目入手為宜,最重要 是 ﹁知 道﹂而且﹁做到﹂。 回顧過去,陳哲霖坦言 ,自 己也經歷過知道但沒做到的階段, 驚覺開大車講環保,言行不 一的 矛盾,他 始改用確實能減 碳的 交通方式,騎腳踏車一趟路 二、 三十公里,習慣了也不覺得 累。 當他輕快的身影出現在師生 眼前 時,就已經是一種不言之教。 今年六月二十八日, 陳哲霖 獲頒第八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個人 組優等獎; ﹁過去做了 哪些事 情,我已經忘了,但因參賽 ,我 又回溯到十六年前,進慈濟 當環 保志工的初衷。﹂ 二 五年,年僅五十五歲 就從科技業退休的陳哲霖, 來到 高雄仁武區的慈濟八卦寮環 保站 當志工。他發現志工對前來 參訪 的民眾解說資源回收,每個 人講 的內容都有所出入,他便發 揮創 意,把龐雜難記的回收品項 ,歸 類為﹁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 簡單好記的口訣一時大受歡 迎 陳哲霖也被各縣市慈濟環保 站, 以及學校、機構爭相邀約演講。 為了充實環保知識與 環境教 育學能,他在二 一八年進入師 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進修,成 為所 上年紀最大,唯一可以使用 老人 優待票的研究生。對這位擁 有環 保署環境教 育講師證書 的達人 來說,取得碩士學位固然重 要, 我願意再做環境教育三十 年,做到一 一歲,帶動更多人落實減 碳, 相信自己可以親眼看到人 類守住升溫攝氏一點五度 的關口。 陳哲霖 誠徵「五零」高手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 ○○ ○ ○ —— ‧
019 2022.8 ○ ○ 慈濟 陳哲霖十餘年來鮮活地把環保議題 打進人心,以 一千支寶特瓶 組成 「水立方」,說明水資源 的寶貴。 (攝影/李士彬) 但建構知識、掌握趨勢,並 把自 己所知所學,化為簡單實用 又有 趣的實踐方法,教別人把環 保做 對、做好,才是他最關心的事。 環保到底是為誰而做 近兩年各 國紛紛宣 示推動 ﹁二 五 淨零排放﹂,預示了 人類在不久的將來,將如︽ 世界 又熱、又平、又擠︾一書的 作者 佛里曼所言,以太陽能、風 力等 乾淨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由此 帶動能源使用、經濟模式的 結構 性轉型,已讓許多政府官員 企 業經營者生起﹁今天不做, 明天 就會後悔﹂的急迫感。 陳哲霖也認同,從政 策面推
020 ○ ○ 五零高手在民間 「力行一加五,守住一點五」行動方案 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之內, 是世界公認的「活命底線」 每次開水龍頭「一筷省水」 每天至少吃一餐蔬食 一定不浪費食物 不用一次性餐具用品 一定隨手關燈節能 交通方式一定盡可能節能減碳 零廚餘 零浪費 零廢棄 零污染 淨零 排放 動使用綠能、建築及運輸節 能減 碳等措施,公部門、產業界 是責 無旁貸的,由他們進行硬體 方面 的改良,其節能減排的占比 會達 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也不 可忽 視從個人轉念、身體力行的 影響 力,﹁就算達不到百分之五 十, 也有百分之三十!﹂ 為了推動 民眾改變 生活行 為,他發揮了磨練多年的創 意, 從人們熟悉的架構循序漸進 ,整 理出﹁五零﹂高手祕訣: ﹁第一個零是零廚餘 ;第二 個零,呼應環保署推動 綠 色生 活零浪費;第三個零,就是 循環 經濟講求的零廢棄;而大家 現在 都很重視污染問題,比如空 氣污 染、海洋污染,所以我把第 四個 零定位為零污染;最後就是 要達 到永續地球,﹃淨零排放﹄ 的世 界。﹂ 陳哲霖語重心長表示 ,如果 人們沒有自覺,把組織節能 減排 的努力當成沒事找事,不樂 意配 合甚至虛應故事,淨零排放的進度 就會一延再延,甚至﹁來 不及﹂。 對於如何在生活中落 實,陳 哲霖提供了一組簡單的﹁力 行一 加五,守住一點五﹂行動方案: 首先必須了解,把全 球升溫 幅度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之 內, 是世界公認的﹁活命底線﹂ ,必 須在二 五 年以前,把所有溫 室氣體排放量減到零或是負 的, 才可能達到 這個減災目 標,確 保人類活在災害可承受,相 對安 全的世界,謀求永續的生存 與發 展。 接著從自 身做起: 首先是 ﹁一筷省水 ﹂,也就是 開水龍 頭時,把出水量控制在一根 筷子 粗細的程度;第二,每天至 少吃 ﹁一餐﹂蔬食或每餐蔬食; 第三 是﹁一定﹂不浪費食物,做 到惜
021 2022.8 ○ ○ ○ 慈濟 福愛物;第四,不用﹁一次 性﹂ 餐具用品,改用﹁隨身五寶 ﹂環 保杯、碗、筷、手帕、購物 袋; 第五,﹁一定﹂隨手關燈 節約 能源。第六,交通方式﹁一 定﹂ 盡可能減少碳足跡。﹁總之 ,永 續和淨零無法只靠少數人, 一定 要所有人一起來 ﹂ 做一件改變未來的事 陳哲霖創作了許多琅 琅上口 的環保口訣,以及簡明易懂 的輔 助教具,例如廣為慈濟人熟 知, 由一千支回 收寶特瓶所 組成的 ﹁水立方﹂。﹁以一千支寶 特瓶 代表全世界的水,實際上人 類所 能取用到的 水,就只有 一支寶 特瓶的量,足見水資源的珍 貴。 我創作這個作品,後來就延 伸出 ﹃一筷省水﹄的概念。﹂ ﹁我願意再做環境教 育三十 年,做到一 一歲。我要在這三 十年內,培育出三千位不只 自己 做得到,還可以出去宣導幫 助更 多人的﹃五零﹄高手。﹂今 年七 十一歲的陳哲霖,面對距今 已不 到三十載的二 五 ,他相信自 己可以親眼看到人類守住升 溫攝 氏一點五度的關口,相信永 續地 球、清淨世界的理想,是有 機會 達成的。 ﹁如果大環境看起來 沒有希 望,大家就會比較消極。﹂ 陳哲 霖很能理解,當代年輕人因 為貧 富不均、氣候危機的多重衝 擊, 許多人 婚不生、消極﹁躺 平﹂ 的無力感;但他也相信透過 環境 教育,帶動淨零綠生活,未 來還 是值得期待的。 ﹁守住一點五,地球 的永續 才有可能,任何一個改變, 都是 永續的開始!﹂陳哲霖樂 觀地說。 慈濟人帶動「一筷省水」,筷子粗 細的水流足夠洗手、洗淨 碗筷。 (攝影/黃筱哲)
撰文 葉子豪 咕 嘰咕嘰⋯⋯﹂久違地回到桃 園老家,吳佩珊把兩個才十 個月、兩歲多大的姪兒、外 甥逗 得咯咯笑。她將手足 孩子 視如 己出,不僅在休假返鄉時幫 忙看 顧,讓育嬰階段的姊姊和弟 弟可 以休息 平日也在自己的職 志崗 位上,積極地為外甥、姪兒 ﹁拚 環保﹂。 ﹁我們這一代就已經 看到極 端氣候、資源不足的問題, 地球 只有一個,如果現在不去愛 惜, 下一代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身 為慈濟推廣素食團隊一員, 吳佩 珊不只一次 提醒有能力 的大人 們,要為下 一代著想, 力行茹 素、節能減排等行動。三十 出頭 的她,環保達人的養成之路 ,是 從南半球開始的。 節水推素,從澳洲到花蓮 大學在澳洲雪梨留學 ,主修 飯店管理,吳佩珊在當地接 觸慈 濟人並加入慈青團隊。由於 澳洲 是世界上較 乾旱缺水的 國家, 當局十分重視節水,她跟著 年長 的慈濟志工擔任市政府﹁省 水大 使﹂,到中文學校教師生們 如何 節約用水 耳濡目染之下, 自己 也學到不少。 ﹁在澳洲,常常聽到 政府宣 導現在缺水,請大家不要洗 車。 我們洗澡時 ,浴室會擺 一個水 桶,把淋浴水接起來沖馬桶 用, 這個習慣延續至今。﹂吳佩 珊畢 業後留澳工作期間,也在日 常生 活中力行環保。 ﹁我和姊姊居住的城 市,冬 天會冷到攝 氏一、兩度 ,夏天 能熱到三十 幾度,但我 們沒有 裝空調,就是順著自然的溫 度去 適應;畢業後工作的地方, 搭火 車、公車就可以 ,所以我 不開 車;買菜時,我們都用環保 袋, 我們這一代已經看到極端 氣候和資源不足的問題, 如果現在不去愛惜、沒有 任何行動,下一代會有什 麼樣的未來? 吳佩珊 地球呼救 已讀要回 淨零排放 有志之士 ‧ —— ‧
023 2022.8 ○ ○ 慈濟 吳佩珊身上的 圓領衫已有十 年資 歷,她自備容器上傳統市場買菜, 生活廢棄物產量極少,半個月才需 倒一次垃圾。 (攝影/李佩芸) 或是把塑膠袋重複使用,用 到破 掉為止。﹂細數在雪梨生活 時的 環保作為,吳佩珊補充說, 那時 澳洲雖然已經推動了資源回 收 但分類遠不及臺灣精細徹底。 結束在澳洲的僑居生 活後, 吳佩珊於二 一五年返回臺灣, 並於二 一六年初到慈濟花蓮本 會任職。大學時開始茹素, 為了 邀約更多人加入素食減排、 護生 的行列,吳佩珊在下班後積 極藉 由網路上的﹁吃播﹂,透過 社群 平臺把素食達人介紹給吃素 或想 嘗試素食的朋友。如今她全 職投 入慈濟素食推廣職務,推動 ﹁健 康挑戰二十一﹂、 創新 複合 式概念館等相關活動與計畫 。儘 管工作量大,她並沒有讓自 己忙
024 到忘了生活 中該做的環 保大小 事。 每當冰箱裏的食物吃 得差不 多,她帶上環保袋,騎著腳 踏車 或步行到傳 統市場﹁裸 買﹂食 材。不僅請商家不要拿塑膠 袋裝 蔬果,所有買到的東西直接 放進 自己的袋子,甚至把綁紮蔬 菜的 橡皮筋取下 來還給菜販 ;回家 處理食材時,幾乎沒 包裝 廢棄 物。她也嚴格要求自己 不 使用 一次性餐具,﹁如果需要在 外面 買食物、用餐,一定把環保 杯、 碗、筷﹃三寶﹄帶在身上。﹂ 小小不便,讓地球更方便 不僅是餐具,生活中 許多拋 棄式的用品現在有另一種選 擇, 吳佩珊使用了由布製成,可 一用 再用的貼身物品。好比注重 環保 的年輕族群漸漸接受的布製 衛生 棉,清洗晾乾可重複使 , ﹁我 們的貼身衣 物不都是這 樣處理 嗎?以前沒有一次性衛生棉 ,婦 女們都是這樣做的。﹂ 嬰兒紙尿 布也是同 樣的道 理。吳佩珊的姊姊,很早就 知道 布尿布透氣性佳又環保的好 處, 但身為新手父母的弟弟一開 始有 疑慮,吳佩 珊費了一番 精神說 明,還買布尿布給當時才剛 出生 的姪子使用。 根據小外甥、姪兒的 使用經 驗,爸爸媽媽需要準備三十 五到 四十片布尿布清洗輪替,乍 看之 下數量不少,但如果用一次 性紙 尿布,那麼到寶寶三歲戒尿 布之 前,得要丟棄超過五千片之多! ﹁雖然清洗要花時間 、也要 用水用電, 但比起一次 性紙尿 布,千年不化的垃圾 選擇 布尿 布還是比較合乎環保。﹂吳 佩珊 真心分享:﹁而且它不會悶 熱, 對寶寶的皮膚更好!﹂ 除向平輩親友分享利 益自身 與大地的環保知識,她也向 經營 民宿的父母建議,不再提供 一次 性的牙膏、牙刷、刮鬍刀等 備品 給客人使用;但是要說服長 輩接 受新觀念,不是一次兩次溝 通就 能達成的。 ﹁因為爸爸以前在臺 北經營 過五星級飯店,非常講究服 務品 質,認為客人來住宿,就要 提供 相應的備品。﹂對於長輩以 客為 尊的堅持,受過飯店管理專 業教 育的吳佩珊不難理解,但她 也相 信在全球日漸重視氣候變遷 、節 能減排的大趨勢下,典範是 可以 被改變的。 藉由家庭旅行,住宿 別家民 宿的觀摩機會,吳佩珊勸請 爸媽 把別人的優點學回去,諸如 選用 天然有機洗髮精、沐浴精, 減少 塑膠消耗,用感應式燈具節 能等 做法。久而久之,父母也漸 漸認 同女兒的想法,讓友善環境 減 少廢棄物成為品牌的亮點之一。 ﹁這五年來,我們的 民宿已 全部改成不提供備品,客人 訂房 時,就跟他們說,因為這裏 是環
025 2022.8 用電健檢 STEP1: 動手為房子做一次用電健檢,檢視家中每個空間的電 器耗電功率、使用頻率、使用年限 STEP2:改用LED燈泡、節能電器,冷氣調高1度可省電6% STEP3: 與去年同期比較,電費單上用電度數、二氧化碳排放 量是否降低了 交通工具 ‧步行或騎自行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長距離避免開車,盡量使用火車或公共汽車等大眾交通工具 多吃蔬菜 ‧飼養牲畜耗費的水量遠比種植蔬果更多 ‧生產肉類的過程碳排放量比生產蔬食還高 ‧少吃肉類和奶製品,每一餐都能減碳 少扔食物 ‧ 扔掉食物時,也在浪費用於種植、生產、包裝和運輸食物的資 源和能源 ‧食物在垃圾掩埋場腐爛時,會產生強大的溫室氣體甲烷 選擇生態友好產品 ‧購買當地和季節性食品,並選擇低碳排、減少廢棄物的產品 ‧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影響地球 更多減碳行動 工業技術研究院 聯合國 節約能源園區 即刻行動 從居家用電、旅行方式、食物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為遏止地球暖 化出一分力 減碳降溫 立即行動 慈濟 保民宿,要 請你們自備 盥洗用 品。﹂吳佩珊的母親李美育 ,簡 述了改變的歷程;在女兒的 分享 與周遭環境 資訊的洗禮 下,她 的分享特別有說服力,知識 、耐 心與身體力行的堅持,不只 為了 摯愛的外甥、姪兒,也是為 普天 之下所有孩子的未來。 和另一半也更加了解為何而 做? ﹁地球的事,大家也應該感 同身 受吧?我們就是盡量推。﹂ 因為說到並且做到, 吳佩珊
撰文 葉子豪 攝影 黃筱哲 如 果把醫療 照護產業 視為一 個國家, 那它的碳 排放量 就位居全球第五。為什麼? 因為 醫院會使用很多能源、產生 大量 廢棄物。﹂大林慈濟醫院副 院長 林名男,說明了精密、進步 的醫 療設備,以及高水準的醫療 產業 背後,鮮為人知的環境問題 。全 球約有百分之五的碳排放是 來自 健康照護部門,在先進國家 如美 國的占比,甚至可能高達百 分之 八,臺灣則是百分之四點四。 早在二 八年及二 九 年,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 行長 及時任大林慈院院長的簡守 信醫 師,就率團前往德國柏林及 希臘 克里特島參加﹁健康促進國 際網 路﹂年會,大林慈院上臺簡 報減 少醫療廢棄物、加強資源分 類回 收以促進﹁環境健康﹂的經 驗。 約莫在同時 期,世界衛 生組織 ︵ ︶也發表報告提醒:氣候 變遷與健康、醫療關係密切。 林名男說明,醫療行 為所產 生的溫室氣體,一樣會催化 氣候 變遷,災害增多,接著產生 更大 的醫療需求,排放更多溫室 氣體 及廢棄物。 ﹁好比氣溫升高,導 致病媒 蚊愈來愈多,登革熱等傳染 病病 例就增加,像二 一五年,臺南 登革熱個案就多達兩、三萬 人, 連醫院急診室都掛起了蚊帳 。﹂ 那一年,臺灣多地創下百年 來最 高溫紀錄,林名男指著電腦 簡報 的照片解說道:﹁這就變成 一種 惡性循環!﹂ 就診、住院、手術, 民眾的 健康須要充足的醫療量能守 護; 醫療院所在救人 同時,能 夠降 低耗能、碳排放,不傷害 地球嗎? 熱水蒸氣供應無虞又節能 在亞洲,目前宣示要 做到二 亞洲目前有八家醫院宣示 要做到二 五 淨零排放,位於嘉義縣的 大林慈濟醫院為臺灣第一 所; 在高耗能、高碳排放量的 醫療院所,如何做到守護 民眾健康,同時保護地球 不受傷? 守護健康 不當排碳大戶 淨零排放 大林慈濟醫院 ‧ ‧ ○○ ○○ WHO ○ ○ ○ ‧
027 2022.8 ○ ○ ○ ○ 慈濟 大林慈院是臺灣目前唯一宣示二 五 淨零排放的醫院,大廳屋 頂自然採光, 內積極推動低碳 減廢。 五 淨零排放的 醫院共有八 家,其中,臺灣目前僅有大 林慈 濟醫院。 走進大林慈院大廳, 抬頭會 見到一大片 長方形的透 明採光 罩,院方總務人員在上頭覆 蓋了 一片黑網,以降低陽光直射 的強 光及熱能,如此一來能減少 空調 及照明的用電量,也讓進入 大廳 的人,在 亮但不刺眼的自 然光 下仰望佛陀問病圖。 ﹁我們也在頂樓空中 花園做
028 GPS 了隔熱層,避免熱能直接傳 到室 內,就可以減少空調的耗用 。﹂ 大林慈院總務室主任侯俊言 補充 道。 大林慈院從硬體的建 築設備 面,軟體的制度人文面,下 足了 節能減廢的功夫。早在規畫 建院 之初,這座具有千張病床規 模, ﹁田中央的大病院﹂就置入 了自 然採光、窗臺遮蔭、空中花 園、 連鎖磚等降溫節能設計。 醫療院所用水用電的 開源、 節流,不能影響醫療品質。 在充 斥機械噪音的地下樓層,大 林慈 院總務室張進吉助理專員放 大音 量解說:﹁這是中水箱,醫 院的 污水處理廠 處理過後要 排出的 水,會抽出 一些回收到 這裏, 再次過濾後用來沖廁所、澆 灌花 草。﹂這套回收水資源的設 施, 每天可處理兩百噸回收水, ﹁如 果不做中水回收就要用自 水, 做這個節能又省成本。﹂ 由於手術器械需用攝 氏一百 二十度以上 的高溫蒸氣 進行消 毒,病房區要提供熱水給病 人及 家屬盥洗,所以大型醫院在 ﹁供 熱﹂方面會消耗不少能源。 為了 節能並減少廢氣排放量,大 林慈 院在十多年 前開全臺醫 院之先 河,採用熱泵機組生產熱水 ,原 有的燃氣鍋爐機組就單純用 於生 產消毒用蒸氣,使用頻率及 天然 氣消耗量都大幅下降了。 ﹁以前我們是三臺鍋 爐開兩 臺,現在用熱泵來供應熱水 ,開 一臺鍋爐就夠用了。﹂ 林 慈院 工務室黃威隆組長表示,熱 泵熱 水器的運作原理和冷氣機正 好相 反,它是把空氣中的熱能收 集起 來將冷水加熱。和同規格的 傳統 電熱水器相比, 泵僅需四 分之 一的用電量,就能達到同樣 的熱 度,而且空 氣被熱泵吸 入帶走 熱量後排出 來,溫度會 降低好 幾度,﹁它 附加的產物 就是冷 氣,我們就把 引到機房散 熱使 用。﹂黃威隆補充道。 洗腎室創意成為回收高手 省水節能之外,如何 做好資 源回收,減 少一般廢棄 物產生 量,甚至把醫療廢棄物納入 回收 體系,是醫療環保的另一項 重大 挑戰。 除了不提供、不使用 一次性 餐具,大林慈院也積極推動 院 裏的資源分類回收,每處護 理站 至少都有九 個分類桶, 除了紙 類、鐵鋁罐、塑膠等一般資 源回 收物,還有必須小心處理的 各種 醫療廢棄物。 經過多年的教育訓練及宣導, 大林慈院一般廢棄物的回收 分類 已上軌道, 而在醫療廢 棄物方 面,需要顧慮感染控制的問 題, 清運非常嚴謹,不僅運載的 車輛 及司機要做好消毒防護,車 上還 有 追蹤器,每一次的行車路 線都 電腦紀錄可查。醫療 廢棄 物的回收進展有其限制,但 也有 不小的突破。
RkJQdWJsaXNoZXIy MTI1Mjc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