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670期

慈濟月刊 行入法華 演繹傳世 行入法華 演繹傳世 特別報導 670 2022年9月1日出刊

攝影/蕭耀華 人間苦、人間福 人生是苦—— 苦在無常苦空,苦在生老病死, 苦在成住壞空,苦在不明因果。 人生有福—— 福在少欲知足,福在喜捨付出, 福在聞法精進,福在雙修福慧。 ‧ 證嚴上人 靜思晨語 如來讚迦葉 佛言藥草喻 一相一味法 法雨普等澍 三草與二木 蒙潤各增長 全書六章章名 藥草喻品第五 面裡 慈濟月刊 行入法華 演繹傳世 行入 演法繹華 傳世 特別報導

001 2022.9 世代傳承 社‧論 empowerment 慈濟 當 今全球面臨氣 候變遷和資源 耗竭的 危機,如何永續發展已 成為緊要課 題。近年來,慈濟基金會參與﹁永續設計行 動高峰會﹂,今年分享的議題是﹁環保站改 造計畫﹂,招募跨領域的年輕設計師,期望 帶動年輕人接棒傳承。 三十餘年來,慈濟環保志業的發展 始 終帶著濃厚的草根力量 。發心投入的志工 多半依個人能力 ,以及能利用的環境條件 各自進行,並沒有明確的推展模式,﹁邊走 邊整隊﹂逐漸整合出大小不一的環 保站 。 時至今日,分布全臺和離島地區 的社 區環保點或站,有些仍在克難中運作 。例 如,有的位在高架橋下 ,雨天必須避開橋 縫的落雨區;也有同樣位在橋下的環保站 無法接水電,基於惜水,志工引流橋上的雨 水存於水塔中。又如以分類而言,志工也運 用巧思,設計工具來克服繁雜的挑戰 。 環保志工以六十五歲 以上的年長者居 多,因為做環保,產生社會參與感 ,也感 受到年老的價值。長者每天走出家門,和他 人互動,與社會網絡有所連結,也不失為一 種隱形的長照。從經濟角度視之,回收在以 消費為主的線性經濟中 ,是避免物品成為 環境負擔的最後一道關卡 ,當回收分類愈 精緻、整潔,循環再製的可能就愈高。 多數年長志工習於勞 動的生命經驗 , 以﹁做環保救地球﹂為使命,專注於回收 分類上,相較於年輕一輩的網路世代投 入 環保議題的方式有所不同 ,彼此似乎難有 交集。 本期主題報導將呈現 ,年輕設計師在 了解使用者需求的過程中 ,一方面看見長 者令人動容之處 ,另一方面,也從協助年 長志工賦能︵ ︶角度出發, 在雙北三個環保站進行調整設 計 ,希望能 發揮更大的功能 ,對年輕一代也能產生吸 引力 ﹁。 世代傳承﹂不止於此。今年七月底, ︽靜思法髓妙蓮華 ︾經藏演繹於花蓮靜思 堂彩排驗收,年底將有海外慈濟人共同參 與,於高雄巨蛋首場正式演出 ,透過科技 共赴靈山法會。新冠肺炎疫情下 ,腳本幾 經修改、一半以上演繹者為四十五歲以下的 年輕志工,可在本期特別報導一窺究竟。 慈濟宗門依循︽法華經︾的精神而立, 成佛之道的路徑即是傳承佛陀的悲心願力 , 真切為人間苦難付出 。藉由經藏演繹,我 們期望法華精神 義理實踐將 代代持續深 化。

002 心靈交流道 不燒金紙,公公講道理 慈濟宣導 ﹁節能減碳 救地 球﹂,期望人人從生活中做起, 省水、省電、不燒金紙。要跟一 般民眾分享省水省電的方法 ,大 部分都能認同接受,但在三步一 小廟、五步一大廟的鹿港小鎮勸 說不要燒金紙,我感覺如兔角龜 毛,難上加難。 左思右想 ,只有從自 己做 起。公公開雜貨店,免不了賣金 紙,如何能過公公這 一關 ?真 是個大考驗 !有一天趁公公正 開心時,我大膽地問:﹁慈濟這 幾年都在宣導省水、省電、不燒 金紙,今年農曆七月拜拜可以不 燒 嗎?﹂ 沒想到當 年九十歲 的公公 說:﹁可以啊!神明如果有燒 有保佑,沒燒就沒保佑 ,那神 明不就是吃錢 官 ?我們拜神明 是尊敬祂生前 的德行 ,造福百 姓、對社會的貢獻 ,不是求神 明保佑。自己不做好,神明會保 佑你嗎?﹂ 公公這席話,讓我頓時覺得 上了一課,又再請示:﹁可以將 拜祖先燒的金紙錢捐出去救濟艱 苦人嗎?﹂公公說:﹁祭祖是子 孫緬懷祖先的 念心,拜拜只 一種形式。俗語說:﹃生前吃一 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閩南 語,意旨孝順要履 行在生活之 中︶﹄﹂ 此後家裏不再燒金紙 ,後來 公公也結束生意。那一年,鹿港 志工在農曆七 月舉辦的愛灑 活 動,每一場我都陪著公公一起宣 導不燒金紙;媽媽以往逢年過節 都要買回一大捆金紙,也慢慢減 量、不燒了,還把買金紙的錢捐 出來。 在佛教而言,農曆七月是吉 祥、歡喜、感恩月,期待民眾以 虔誠心念普度眾生,不燒金紙、 落實大地環保。 彰化 張清香 姊妹情深,行善就要快 ﹁原來圓滿 心願是這 麼開 心!﹂看到從花蓮本 會財務室 走出來的兩位 師姊 ,雖然戴著 口罩,但掩不住內心 散發出來 的喜悅。 她們是一對親姊妹 ,今年八 十二歲 姊姊 呂美與七十八 歲 的妹妹呂鳳嬌 ,分別從桃園與 臺北來捐款 ,﹁我們一起進來 慈濟,一起培訓、受證委員, 今天也一起 榮董 。﹂ 從她們很多的﹁一起﹂,感 受到姊妹情深 ;既是血親,又 能成為法親 ,這是多麼令人 羨 慕的好因緣與情誼啊 ! 呂美七十歲時認識慈濟 ,參 與培訓;呂鳳嬌因為先 生往生 時,有慈濟人助緣 助念 ,才認 識慈濟。儘管因緣不同 ,巧的 是兩人同一年培訓與受證 。 呂美說,最近看到 上人開 示,希望大家一起 來關懷佛陀 故鄉,救助尼泊爾貧 苦居民 , 她就想來捐款 。三十六年前 , 她曾去過尼泊 爾 ,交通非常不 方便,當時要 從泰國 轉小飛 機,才能到達尼泊 爾 ;也親眼

003 2022.9 【慈濟月刊‧歡迎投稿】投稿地址︰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 慈濟 看見人 們的貧 窮 ,土地很 貧 瘠,很多農作物種 不起來 ,連 紅蘿蔔都長不 大 ,只有拇指大 而已。﹁因為去過尼泊 爾 ,最 近看到大愛臺 的畫面 ,和我當 初看到的沒有 什麼改變 ,就更 能體會到當地人的辛苦 。﹂ 呂美告訴妹妹呂鳳嬌 :﹁師 父說要 幫助尼 泊爾 ,我要去 捐榮董了!﹂﹁那我也要一起 捐,不然我已經這 麼多歲了 , 不知道哪一天 走 ,要捐就要 快!﹂呂鳳嬌說。 ﹁有跟您們家人分享要捐榮 董?﹂﹁有啊!我們都有打電 話問家人,他們都很支持 ,說 我們想怎麼做 ,就怎麼做,他 們都支持。﹂ ﹁我們都是獨居老人 !﹂她 們的兒女有的 住在國外 ,有的 就住在附近 。她們分享,雖然 獨居,但很快樂。﹁因為我們 都有做慈濟啊 ,當然很快樂 ! 年紀雖然大了 ,我們會去靜思 堂做諮詢、香積還有訪視 等 , 有空就出去做 ,有做就沒有煩 惱。﹂ 開心也 會感染 的 ,聽到 師姊們 分享做 慈濟與 布施的 快樂,也深深地感受 到這般美 好。 花蓮 張文黛 最後一名,跑在最前面 七月共修時 ,我聽到一 位 師兄分享,他多次參加慈 濟大 學﹁精舍之路﹂十公里路跑活 動,因為﹁調整呼吸、配速、 腳步不要停 ﹂三個祕訣,每次 都跑出好成績 。這使我想到十 多年前,一回承擔靜思 精舍護 法志工 ,就正好 碰到路 跑活 動;早課剛結束不 久 ,抵達的 人數愈來愈多 ,學生、老師及 慈誠懿 德爸媽 ,應該有 幾百 人,場面熱鬧,大家幫忙招呼 用茶水、點心。 接著頒獎和贈送結緣品 ,大 家都非常歡喜 。典禮將結束 , 人潮逐漸散去 ,突然看見一位 清瘦的長者緩 緩地半走半跑 , 來到大殿前禮佛問訊 。 原來是杜俊元師兄 !看到這 一幕我非常震撼與感動,他因為 承擔慈濟大學慈 懿會的慈誠爸 爸,而陪伴孩子參 加 ,雖然健 康狀況欠佳 、動過大刀,但他 不只參加路跑 ,更沒有在中途 退出! 我趕快向常住師父報告 ,杜 師兄跑回來了 !常住師父非常 驚訝,也感到非常抱 歉 ,居然 沒有人陪他 、沒有人等他 ,但 他還是一個人 堅持到底 、跑回 終點! 最佳勇氣獎、最佳毅力獎、 最佳精神獎這些 獎項 ,應該至 少有一項頒給 他才對 ,此時他 沒有獲獎、沒有掌聲,但依然 展現﹁永不放棄﹂的信念;低 調、謙卑、沉穩、內斂、堅 忍的精神 ,讓人無比讚佩與 感 動! 臺北 陳兆棋(王慧娟整理)

目錄 二 二二 年九 月一 日出 版 第 期 結合舞臺藝術、 音樂、影像的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 專業表演團隊與志工七月下旬於 花蓮靜思堂彩排驗收,為年底公 演揭開序幕;圖為〈開經偈〉曲 目一幕。 (攝影/黃筱哲) 社論 世代傳承 無盡藏 鋪正信之路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青銀共創 空間改造 把環保站變年輕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貼心敬老 體驗式設計 特別報導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黃筱哲 把握今生靈山會 撰文 吳珍香 攝影 黃筱哲 慈善全球 印度 山迪普進城記 整理 曾千瑜、袁淑珍、吳秀玲 慈善全球 約旦 詩人阿里媽媽 吟詠 生變奏曲 撰文、詩作翻譯 林綠卿 人物誌 一百零四歲的心願: 子孫和我一樣歡喜 撰文 張翎慧 親師生 坦白話 遠距教學 把老師變更強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特別報導 書訊 《關心的話 溫柔的說》作者序 為每個孩子撐起愛之傘 撰文 李秋月 健康百寶箱 媽媽跌倒了 撰文 伍卉苓 插畫 林家陞 特別報導 中區「船與傳」聯展 游藝靜思堂 人情味 圖文提供 人文真善美志工 今日餐桌 蔬食心主意 趁熱上架 撰文 藍明姮 今日餐桌 撰文 鄭桂嬋 攝影 蕭耀華 鑽進廚房想家 異國料理結好緣 紙片人變身記 聞思修 哭過的笑容 撰文 游月英 我不勇敢,但樂於承擔 撰文 陳秀嫚 百川歸海 正軌與平衡 撰文 林美容 行入法華 演繹傳世 ○ 6 7 0 線上捐款 ▎贊助慈善、 醫療、 教育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06887791 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慈善:臺灣貧戶長期濟助、急難救助 2. 醫療:推展醫療志業 3. 教育:推展完全化教育志業 4. 國際:國際救援、災後重建 ▎贊助人文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隨喜助印《慈濟》月刊或《檀施文庫》 2. 每月捐助 100 元(一年 1200 元)以上,加入「慈濟道侶 檀施會」,每兩個月可獲贈一本《檀施文庫》出版品 3. 參加「大愛之友」贊助大愛電視臺 ▎慈濟基金會誠摯邀您加入慈濟會員 1. 線上捐款 一指積善共造福緣 一念成功歡喜功德 2. 郵政劃撥、銀行轉帳定期定額自動捐款 1 6 8 ‧ ‧ ‧ 14 24 ‧ ‧ 40 ‧ ‧ ‧ 42 ‧ ‧ 48 ‧ 52 ‧ ‧ 58 ‧ ‧

本雜誌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愛惜資源 請廣為傳閱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8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1967年7月創刊‧2022年9月1日出版 第670期 發行人/釋證嚴 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 平面內容創作中心傳播長/王志宏 總編輯/王慧萍 主編/呂祥芳 編輯/李秀玲、葉又華 採訪召集人/李委煌 撰述/葉子豪、廖哲民 攝影召集人/蕭耀華 攝影副召集人/黃筱哲 攝影/顏霖沼 美術設計/陳玉凌 數位主編/楊舜斌 企畫撰述/黃秀花 行政編輯/蔡嘉琪 見習記者/鄭桂嬋 感謝 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製版 繪畫志工/林家陞、陳九熹、蘇芳霈 校對志工/簡素珠、林美枝、張素卿、陳輝明 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 電話:(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讀者索閱電話:(02)28989000轉1165 傳真:(02)28989966 Printed in Taiwan ▎慈濟月刊免費贈閱 歡迎到各地慈濟會所取閱 如需定期郵寄到府, 酌收一年份郵資 NT$165 元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數位閱讀慈濟月刊 \ 立即體驗 PDF 全螢幕電子書 99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放下與承擔】 人我是非時常放下,人間責任分秒承擔。 【寫生命的日記】 盤點自己說的好話影響多少人、帶動多少 人為人間付出,天天寫好生命日記。 釋德 60 ‧ 62 ‧ ‧ 64 ‧ 80 ‧ 82 ‧ ‧ 84 86 88 92 ‧ 94 ‧ 98 ‧ 社論 世代傳承 無盡藏 鋪正信之路 證嚴上人 主題報導 青銀共創 空間改造 把環保站變年輕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貼心敬老 體驗式設計 特別報導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黃筱哲 把握今生靈山會 撰文 吳珍香 攝影 黃筱哲 慈善全球 印度 山迪普進城記 整理 曾千瑜、袁淑珍、吳秀玲 慈善全球 約旦 詩人阿里媽媽 吟詠 生變奏曲 撰文、詩作翻譯 林綠卿 人物誌 一百零四歲的心願: 子孫和我一樣歡喜 撰文 張翎慧 親師生 坦白話 遠距教學 把老師變更強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特別報導 書訊 《關心的話 溫柔的說》作者序 為每個孩子撐起愛之傘 撰文 李秋月 健康百寶箱 媽媽跌倒了 撰文 伍卉苓 插畫 林家陞 特別報導 中區「船與傳」聯展 游藝靜思堂 人情味 圖文提供 人文真善美志工 今日餐桌 蔬食心煮意 趁熱上架 撰文 藍明姮 今日餐桌 撰文 鄭桂嬋 攝影 蕭耀華 鑽進廚房想家 異國料理結好緣 紙片人變身記 聞思修 哭過的笑容 撰文 游月英 我不勇敢,但樂於承擔 撰文 陳秀嫚 百川歸海 正軌與平衡 撰文 林美容 為家鄉味添一味

006 ○ ╲ 無盡藏 氣 候燠熱,走在外面 天煎地逼,熱氣從 四方包圍過來 ;將心比 心,對需要在太陽底下 工作的人來說 ,可以想 像他們的辛苦 。生活能 平安分秒過去 ,總是要 對彼此的付出說感恩 。 看天下生態 ,新冠 肺炎疫 情依舊 讓人心 不安,異常氣 候造成 災難,水深火熱已經不 是形容詞 ,地球真實在 告急了。人的欲念跑得 那麼快,破壞大地 、污 染空氣,超越了道理 , 業力不斷增加 。人心不 調、天地就不調 ,要用 什麼方法滅火止水 ?唯 有人人警覺 ,了解因緣 果報的道理 ,謹慎做人 的分寸,如同地球隨著 軌道運行 ,不要有絲毫 偏差而造成危機 。 心有了欲念 ,想法 就偏差;得寸進尺 ,貪 求的範圍愈來愈大 。要 呼籲人人正知 、正信、 正行為,改往修來 ,自 我警惕是否因為脾 氣不 好傷到人心 ;或者做了 損人利己的事 ;又是否 為了一時口欲殺生 ,讓 殺業永無休止 。 民間習俗說農 曆七 月鬼門 開 ,所以要 殺 生祭拜 、巴結﹁好兄 弟﹂,這就是 一念偏 差;宰殺生靈來祭天 , 並無法求得平安有 福 , 焚燒紙錢更會造成 環境 污染。福不是求來的 , 造福才會有福 ,人人造 福,人間就有福 ;人人 行為端正 ,社會平安 , 家家就平安了 。守戒持 齋,最能表達心靈的虔 誠。也不只是農曆七月 鋪正信之路 鋪平坎坷路,讓接下來的人安心走路; 也要 心路,不再因為欲望起伏不定; 培養愛心、發揮智慧,不斷 人間帶路! 證嚴上人 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 二二年八月一日至十五日 畫作 陳九熹

007 2022.9 慈濟 經典的真 ,創造了美 。 大家很盡心力 ,我也很 讚歎。無論哪一部經,總 是說﹁苦﹂,苦在無常苦 空、生老病死、成住壞 空;演繹不要把它當成 戲看,聽聽就過去 ,而 是要用心感受 。 演繹中還原佛 陀的 足跡,其實現在看來 , 已經找 不到足 跡的輝 煌。佛陀出生地尼泊爾 藍毗尼,雖然是知名的 觀光景點 ,但環境落後 衰微,看志工拍攝回來 的畫面 ,比想像 中的 苦,很無奈;也感覺苦 啊,是苦無方法 ,要從 哪裏可以真正改變 他們 的生活,在佛陀的故鄉 提升生機 。心靈一直在 那樣的畫面中打轉 ,有 很多感觸。 才要祈求平安 ,心香一 柱無染,分分秒秒心正 念純,還能引導人心方 向正確。 地球是宇宙間最美、 最有生機的一顆星球,人 類需要它 ,也唯有人類 知道如何保護它 、感恩 它、愛惜它。把道理鋪 在人間,鋪平坎坷不平 的道路,讓接下來的人 安心走路 ;也要鋪平心 路,大家心平氣和 ,不 再因為欲望起伏不 定 。 少欲知 足 ,以行善 為 樂,讓人間充滿祥瑞之 氣,天地生態均安 。 七月底,慈濟人把 法華精髓 ︽無量義經 ︾ 的內涵,用說故事的方 式展現在舞臺上 ;感恩 唐美雲歌仔戲團和 優人 神鼓,真心誠意傳達出 佛陀出生在兩 千五 百多年前 ,身為太子 , 但不貪戀在那樣的 生活 而出家 ,覺悟宇宙人間 的真諦,而人人本具這分 與佛同等的智慧。﹁心、 佛、眾生三無差別﹂,但 我們如何能發揮﹁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 ﹂、 人 傷我痛,人苦我悲﹂? 感恩馬來西亞 、新 加坡的慈濟人 ,聽到了 師父想要回饋佛陀 故鄉 的心願,一梯梯接力前 往,步步踏實走入苦難 眾生的環境中 ,看到了 殘疾老病 惡性循 環 , 了解有沒有機會建 設醫 療和教育 ,輔導改善他 們的生活 ,來翻轉貧病 人生。 雖然也會遺憾 自己 到底還有多少時間 和力 量去扶正他們 ,但還是 要不斷地說 ,懇切呼籲 更多人有志一同 ,只要 人的力量 、心的方向會 合起來,不是做不到 。 大馬連心 、星馬合作 , 也期待全球的慈濟 人來 關心,貼近師 父的心 靈、聽到師父的心聲 , 讓佛法回歸佛陀出 生地 的心願實現 。 生命 隨著 時間 消 逝,但今天好好利用、沒 有空過,就留住生命的 價值;如同蠟燭燃燒 , 雖然消耗了自己 ,卻能 發出光亮 。天下哪裏有 災難、有困難,只要有 心就能到達 ,人人都是 神通廣大的菩薩 。請大 家點亮 靈的光芒 ,培 養愛心、發揮智慧 ,不 斷為人間帶路 !

008 板橋忠孝環保站裏,回收 物剛從環保車卸下,志工 聚集進行初步分類。

009 2022.9 ‧ ‧ ‧ 慈濟 撰文 張郁梵 攝影 蕭耀華 全臺九萬多位環保志工,一半以上超過六 十五歲, 每天埋首在人們日常生活所衍生的各種回 收物中; 現在有一群年輕 計畫把環保站變美、變 舒適,將長輩們愛護地球的行動效益最大 化!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青銀共創 空間改造 把環保站變年輕 主題報導

010 P P P E 全臺慈濟環保站 2021 年統計共7,158處 環保志工 91,102人 包括269 處環保站、6,889處社區環保點 小 貨車上堆疊得結結實實,滿 滿是日常生 活中眾人消 費 後的產物,包括紙餐盒、塑 膠瓶 罐、書報雜誌等,隨車一批 批進 到環保站,等待被細細分類 、清 洗、拆解、曬乾、成袋,進 入回 收系統,再生為社會大眾還 能使 用的物品。 這些分布於社區巷弄 內、街 道馬路邊、 慈濟園區內 的環保 站,吞吐了每個縣市裏不少 的回 收物,就如新北市板橋區的 忠孝 環保站,位處住宅區 附近 有傳 統市場,回收物中不乏水果 套袋 和各種塑膠 袋。在這棟 兩層樓 高的舊公寓,空間規模相對 小, 但每天平均三十到四十位志 工前 來,環保車每週有四天繞行 社區 收取回收物,停靠環保站至 少四 至六趟。 忠孝環保 站幹事蘇 玲鈺表 示,忠孝站 麻雀雖小, 但發揮 的功能可是超乎外人想像, 每個 人都相當地眼細手巧,能分 辨不 同紙類、塑 膠袋的些微 差異, 例如塑膠 中還可再 分出 、 ,憑著觸感、搓揉或 敲打出 的聲音準確被挑揀出來,精 緻的 分類也提升 日後再製物 品的良 率。 這些高手的一天,是 這麼開 始的:上午八時許環保站大 門開 啟,陸陸續 續有人熟門 熟路走 入,各自在位置上彎腰忙碌 ;做 累了就起來活動一番、喝口 水再 繼續埋首,直到中午才放下 工作 用餐。志工笑著說:﹁每天 到環 保站,就好像上班 準時報 到, 也有﹃同事﹄一起工作,真 的很 開心,沒想到活到這麼老了 還有 用!﹂ 環保站中的靈魂人物, 就是 這群銀髮志 工;據慈濟 基金會 宗教處環 保推展組 統計,全臺 慈濟環保站點中,六十五歲 以上 長者高達五成。以忠孝環保 站來 說,志工年齡最輕為六十五 ,最 年長高達九十歲;蘇玲鈺提到 , (插畫提供/晴感製物)

011 2022.9 慈濟 板橋忠孝環保站志工圍坐在工作檯 分類物資;工作檯是以回收鐵架焊 接、放上木板,依使用者平均身高 量身打造,惜物精神展露無遺。 許多志工 的兒女已經 成家,他 們大半獨 自居住,平 日裏沒有 ﹁伴﹂,來到環保站才多了 點人 際互動與 身體活動 ,﹁我們都 覺得做了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很 歡喜!﹂ 不委屈,但吃力 板橋忠孝環保站裏也 處處充 滿著志工惜福愛物的精神, 就像 是進行分類的工作檯面 由 回收 的角鐵、鐵 架、木板、 鐵板組 成,蘇玲鈺說:﹁補補貼貼 、縫 縫補補,用起來很順手。﹂ 就連 塑膠座椅也是回收物,洗淨 後依 然好用;若回收到適合的靠 墊,

012 Slash studio 還可以固定在椅子上讓自己 更舒 適。 志工歡喜 付出,但 畢竟上 了年紀,舉 手投足不復 以往俐 落,身體姿 勢還時常屈 就既有 的場域空間 或現成桌椅 ,穿著 護腰、鐵衣 ,坐在矮凳 上,一 做就幾小時 ;有時必須 花力氣 才能站起, 一起身就感 覺腰痠 背痛。他們不曾埋怨,如此 擇善 固執的目的,清楚地刻畫在 環保 站的牆上:﹁愛惜地球資源 ﹂、 ﹁留給子孫最好的財產,青 山綠 水﹂、﹁清淨在源頭﹂。 環保站就像是志工們 的另一 個家,長期使用下來,外觀 多少 木柵環保教育站裏,分類完成裝袋 的回收物整齊疊放;閣樓的圍欄以 回收床架、鐵架等搭建,設計師將 著手調整,打 造更堅固的鐵 架圍 欄。 (相片提供/ )

013 2022.9 ○ ○ 5 Design Action ‧ ○ 2.0 2.0 慈濟 廣布日間照 護中心、 社區健康 促進站的同 時,長者在 環保站 中發揮生命 價值,有很 多志 工驕傲 地說: ﹁我們 是免長 照,要做到 最後一口氣 ,不論 多老,繼續貢獻社會、繼續 救地 球!﹂ 全臺七千 餘個環保 站點, 其空間、規 模、功能、 租借方 式等條件 都不同,從 幾坪到百 坪,大小不等;有的寬敞設 立在 慈濟園區內,有的則是﹁克 難﹂ 地在路邊騎樓下、鐵皮屋、 貨櫃 屋、高架車道下的空間運作 ,各 地依著不同 的時空因 緣而各有 特色;但它們都是社區資源 回收 的好鄰居,也是 齡長者﹁ 免長 照﹂的驛站。 環保志工照顧地球, 慈濟也 希望照顧環保志工的健康, 透過 接引年輕有為的設計團隊 將環 保站打造成更容易親近的環 境教 育據點,讓志工們繼續實踐 奉獻 人生的心願! 會破舊、生鏽,電路系統也 需要 維護;具水電專長的志工會 改善 用電安全、屋舍外牆翻修拉 整, 但包括工作空間的動線、輔 助工 具是否有效減輕傷害,也是 非常 重要的課題。 在全臺的 環保站, 確實可 以看到提升 效率及安 全的工具 屢屢被發明 出來。例如 北區 蔡直、中區 的柯金築和 高雄的 陳龍雄等人 ,在做環保 的實務 經驗中,看 見志工時常 為了剪 除寶特瓶環 、蓋而遭剪 刀戳傷 手,不約而同設計了輔助器 械。 蔡直還研發﹁升降曬袋架﹂ 塑 膠袋分層懸掛,只要按下按 鈕就 能電動升降 ;﹁電動滾 動晾曬 架﹂除了風乾塑膠袋,也避 免塑 膠袋被風吹得到處都是。 儘管志工 們藉由智 慧發明 排解工作困 難,環保站 也有一 定的運作秩 序,但在減 輕年長 者身體負擔上仍有改善空間 。於 是,慈濟二 二 年底和﹁ % 社會設計平臺﹂合 作,舉辦﹁環保 站出來!環保 回收站之創新設計行動﹂共 創工 作坊,邀請 設計師、 環保站志 工,一起 討論﹁環 保站如何 可 以更好﹂ ,並選定 位在雙北 地 區的板橋 忠孝環保 站、木柵 環 保教育站 及三重環 保教育站 試 行。 各個設計團隊經由規 畫、發 想,於二 二一年八 月的﹁環 保站出來 設計落實啟動會議﹂ 後,開始 到各環保 站蹲點、 田 野調查、 訪談,經 過長時間 互 動、了解 ,根據志 工們的需 求 做出設計 草案和用 品,再經 由 志工回饋使用經驗 而後改 善設 計;如此循環反覆、磨合彼 此的 共識,以便完成真正適合志 工使 用的設計。 免長照,做到最後一口氣 在政府大力推動長照 政策,

014 七 月上旬,設計師魏汎秦帶上 了重新設 計的木製 工作檯 面,來到慈濟三重環保教育 站讓 志工們試用。眾人紛紛擺放 在桌 上、大腿上感受與模擬, 保志 工陳金珠不忘叮嚀:﹁如果 覺得 好用,要說是哪裏好 ,不 好用 是問題出在哪裏?設計師回 去才 能改進。﹂ 這張工作檯面可供不 同分類 區的志工使用,資深環保志 工葉 明珠也鼓勵大家表達意見: ﹁試 用後要讓年輕人知道,新的 工作 檯面跟我們原本的習慣有哪 些落 差,才會愈改愈好!﹂ 有些人不用再把頭頸 彎得低 沉沉、可以挺身坐直,便回 饋說 道:﹁這塊木板很好用、很 方便 我們撕紙。 ﹂但也有人 認為, ﹁限縮了原 本的工作空 間﹂、 ﹁應該要有讓我們放剪刀或 拆解 工具的洞口﹂,魏汎秦拿出 平板 電腦拍下志工的使用情況, 註記 需要再改善的部分。

015 2022.9 ‧ ‧ Slash studio LOGO 慈濟 撰文 廖哲民 攝影 蕭耀華 「做環保救地球,顧不得自己。 」 「東西能用就好!有得做比較重 要 「做得很習慣了,不用改啦!」 雖然想法南轅北轍, 年長志工仍願意試試看年輕人的 貼心設計, 兩個世代被彼此感動,一起創造 改變。 體驗貼式心設敬計老 魏汎秦笑著說:﹁我 們依照 志工的回饋,逐步完成更理 想的 設計,而志工也參與了設計 和發 想,這是一個共創的過程。 ﹂設 計團隊思考著如何以﹁好設 計﹂ 讓志工們滿意,使用上更安 全有 效率,﹁我們並非要硬塞新工具讓 長輩使用 而是汲取大家的經驗、 想法後,將設計變得更實用 。﹂ 設計團隊接下挑戰,與長輩 們不 斷磨合,試著打造更舒適、 美觀 的環保站! 設計的第一步: 傾聽使用者心聲 受慈濟基金會邀請參 與改造 計畫的設計團隊,主要工作 項目 為工作檯面模組化、空間動 線的 改善及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 。三 個試運行的環保站中,空間 及回 收規模較大的三重、木柵環 保教 育站由魏汎秦代表的 團隊主責,小巧的板橋忠孝 環保 板橋忠孝環保站志工,在入門處 以回收瓶蓋黏貼慈濟環保 圖樣。(相片提供/曾群 貿)

016 站則由曾群貿構思。 由於志工們惜物的精 神,工 作時的座椅多半回收而來, 每張 椅子的高度不一,加上回收 物多 半擺在地面 上而必須彎 著腰工 作,有些長者屈就環境,改 變姿 勢配合工具的使用,增添了 膝蓋 的負擔;以三重環保教育站而言, 志工習慣將盛裝各種回收物 的籃 子放置在大腿上,長期下來 造成 肢體緊繃。 設計師的想法是製作 一個工 作檯面,收納分類好的物資 以 及分類時所需的工具,志工 不必 為了取物而不斷轉身。魏汎秦說: ﹁我們不違背志工惜物的理 念, 使用回收及現成的材料再利 用, 運用場域內現有的塑膠籃, 結合 木製工作檯面搭配使用。﹂ 有志工因此回饋,他 原先使 用小椅凳當桌面放置一個分類籃; ﹁現在身邊 不僅可以放 更多籃 子,最重要的是,不會一直 彎著 腰、低著頭工作。﹂ 曾群貿則觀察到,有 些志工 喜歡站著分類瓶罐。在兼顧 長者 健康與做最小改變的原則下 ,他 重新設計了移動式工作檯面 ,讓 大家可以維持舊有習慣分類。 工作檯面的設計,也 考量安 全與清潔的便利,曾群貿將 鐵架 的直角處做了弧角的處理, 避免 長者刮傷,底部則加裝輪子 方便 移動;底層也鑽有多個孔洞 ,清 潔時可以簡單沖洗,不必再 為刷 洗而長時間彎腰。 攤開設計圖,儘管多 數志工 認為可行, 也在現場丈 量過尺 寸,但實際試用成品時,考 驗卻 接踵而來,﹁架子的底太深 了, 也是要彎腰才可以工作﹂、 ﹁我 們還是習慣坐著工作﹂⋯⋯ 曾群 貿以開放的態度面對 對 我們 設計師而言,就是要針對需 求持 續改進。﹂ 每位使用者的習慣不 同,這 也是進行設計最困難的地方 ,不 僅無法一步到位,還必須滿 足所 有使用者的需求,而這段來 回修 正、反覆溝通的過程需要時 間。 對曾群貿而言,志工願意試用成品 就是跨出了第一步,﹁至少 讓他 們覺得,這個設計好像﹃ 還不錯 用﹄、﹃可以試用看看﹄;如果在 分類工作上有些好的改變產 生 就會有更多的志工願意嘗試。﹂ 需要改善的工具,還 有在鐵 籠下方裝設有輪子的﹁蝴蝶籠﹂。 使用這個器材的原意,除了收 納 整理好的回 收物也方便 搬運, 但現有的蝴蝶籠過高、過重 拉 動的過程也讓志工容易受傷 。忠 孝環保幹事蘇玲鈺說:﹁大 家現 在都有年紀了,沒有辦法整 籠拉 出。﹂待回收物準備裝載上 車、 運出環保站時,只能仰賴一 人一 袋的方式接力,費力也費時。 曾群貿與志工溝通 ,重新設 計了重量較輕、方便推拉 且本 身也可以摺疊收納的小型蝴蝶籠, 即使一個人也能獨力將一籠 的回 收物推到環保車旁。不少志工使用

017 2022.9 ○ 慈濟 後頗有好感:﹁現在搬回收輕 鬆 多了,不用接力也比較省力!﹂ 設計師認證: 志工是環保智慧王 二 二一年秋末,魏汎秦 的 設計團隊初訪未來進行改造 計畫 的三重及木柵環保教育站時 ,面 對偌大的空間和複雜的分類 區, 她首先注意 到志工們的 積極投 入,﹁當時有輛車滿載著回 收物 到站,儘管沒有人特別吆喝 旁人 來幫忙,可是當車一停妥, 早已 聚集了五、六位志工等著卸 貨, 不到幾分鐘,回收物便很快 速地 到了各自該去的分類區。﹂ 她發覺,不能以常規 的企業 運作方式看待環保站,不同 之處 板橋忠孝環保站捨棄了原有的大型 蝴蝶籠,志工推著小型輕巧的蝴蝶 籠運送回收物,省力又有 效率。

二樓分類工作區主要處理塑膠 類,志工分散多區,整理不同 品項;將重新調整工作動線與 區域,減少相互干擾。 門口原本放置分類架(右圖提供/曾群貿),改造後收起,減少回收物長時間堆置的凌 亂;重新創作門面,並設置小燈飾招牌,讓路人一眼就知道環保站所在(左圖)。 空間重新配置 美化視覺感受 改造 ING 改造 OK

攝影‧蕭耀華 版面設計‧黃筱哲 透視圖提供‧曾群貿 板橋忠孝環保站 改造進行式 環保站位於新北市板橋忠孝路巷弄間的一棟兩層樓舊公寓,每天約有三、四十位 志工來做環保;不到三十歲的設計師曾群貿初訪時,感受到志工非常努力分類各 式物品,不過環境體驗卻不是這麼好。他深知改造並非一蹴可幾,因此先改良工 具,讓志工使用上有信心,後續才會進行空間的重新配置。 重新設計輕便、矮小的蝴蝶籠,方便志工搬運物資時能獨立作業(上 圖);接下來將打造不銹鋼材質、彎角經安全設計的新式工作檯,來取代 結構逐漸損壞、容易被回收物淹沒的工作檯(下圖)。 改良輔助工具 改造 ING 改造 OK

020 —— ‧ —— ‧ —— ‧ 在於志工投入的主動性及熱 情極 高,﹁我在現場,真實地被 長輩 們的行動深深感動!﹂ 設計團隊事前與志工 們進行 訪談,好奇長者做環保的動 機, 有的人說:﹁待在家裏看電 視, 沒什麼事情做,來到環保站 做環 保,不但可以幫助社會,還 讓我 覺得生命很 價值!﹂也有 獨居 的長者說:﹁來環保站,有 很多 夥伴陪伴,這裏很有感情, 大家 一起做好事,投入貢獻社會 的行 列,比自己待在家還要好!﹂ 魏汎秦也觀察到長者 解決難 題的智慧。回收物中的鋁罐 和鐵 罐因為外型相似,不易分辨 ,志 工運用磁鐵能否吸附 來分 辨鐵 罐與鋁罐,﹁長輩們真的很厲害, 他們會依自己的需求,應變 出獨 特的處理方式。說實話,志 工才 是環保站中最好的創作者!﹂ 和志工們年紀相差至 少三、 四十歲的曾群貿,沒有想到 長輩 們非常有活力、說起話來聲 音宏 亮,動作眼明手快。他發現 長輩 們相當珍惜每一個回收物品 ,不 但會仔細清洗、拆解,甚至 分成 好幾類,和有些民眾視回收 物為 垃圾的心態十分不同;為什 麼 收類別要分得如此仔細?許 多人 異口同聲說:﹁為了救地球 啊! 每個資源都很有用。﹂ 許多長者 們看似退 休,但 ﹁退而不休﹂,反而在環保 站找 到了另一個生活重心,﹁在 我看 來,因為志工們 天有同儕 一起 聊天、一起做回收,為了地 球的 永續而付出,會覺得自己﹃ 很有 用﹄!﹂曾群貿笑著說,環 保站 就有點像是志工們的第二個 家, 在﹁家﹂做事好像都不會感 到辛 苦,﹁我很佩服他們在這麼 狹小 的空間 還願意努力做環保 ,我 更應該為這些長輩們設計更 舒適 的工作環境!﹂ 收納是門專業: 好找、好用、好安全 空間混亂,是每個設 計團隊 長輩們真的很厲害,會依實際需求找到應變的方式來做分類, 他們才 是環保站中最好的創作者! 設計師 魏汎秦 我期待和設計師一起透 過各種微小的改變,改 變一般人對環保站的 印象。 環保志工 葉明珠 先做一些微調,讓年輕人亮麗有創意 設計進來;我們也期待 改變, 因為好還要更好! 環保志工 黃文川

021 2022.9 —— LOGO 慈濟 成員對環保站一致的初步印象。 魏汎秦觀察到,有些 志工在 忙碌中為了 能夠便利地 拿取物 品,於是將 整理好的回 收物放 在走道上, 以利直接丟 上環保 車,也因此動線紊亂。團隊 嘗試 溝通:﹁回收物如果可以好 好地 被收納、空間能有妥善規畫 ,東 西雖然看似很多,卻不會造 成凌 亂。﹂ 各項改造的溝通上, 空間的 調整相對抽象。團隊畫出圖 解, 將工作區域拆解為各單元, 例如 環保車的進出動線、辦公區 與回 收區分開如何重新安排等, 和志 工們討論與模擬。經由紙上 的沙 盤推演後,團隊再帶著志工 們實 際走過一次,﹁把想像的動 線修 正順暢,也再三確認分類區 工 作位置是否正確、會不會影 響原 有的效率。 ﹂陳金珠也 坦言: ﹁動線好了,大家做事情的 習慣 才會好!﹂ 板橋忠孝環保站門外 ,原本 放置了標示著不同分類項目 的回 收架,期望民眾送來回收物 的同 時能夠自行初步分類,但卻 無法 規範每個人的作法,也有人 會放 入無法回收的物品,不只增 加長 輩們的負擔和壓力,環境也 顯得 雜亂。 曾群貿建議:﹁我們 先把架 子收起來吧!﹂接著進行美 化設 計 牆面重新粉刷後,畫上 慈 濟環保 ,接著邀請志工在 不同的色塊上一起黏貼相對 應顏 色的回收瓶 蓋,便成為 一幅環 保馬賽克畫作,宣示了﹁清 淨在 源頭﹂。雖然只是小小的妝 點, 設計師魏汎秦(中)帶來木製 檯面請志工試用;檯面可如摺疊桌 展開,架在現有的分類籃上,還附 有孔洞置放剪刀等工具,兩側的小 片木板可放置準備拆解回收物, 例如電子小零件等。

022 P P P E —— ‧ —— ‧ 卻讓鄰居和路人改變了對環 保站 的印象,蘇玲鈺分享:﹁常 有人 說,你們這裏變漂亮了!﹂ 環保站門邊的分類檯 ,也讓 曾群貿很掛心,檯面老舊、 不穩 且有明顯鏽蝕,掛回收袋的 架子 突出的角鐵容易讓志工刮傷 。和 志工討論後 ,他將整個 檯面換 新,並將掛架做成拆解式的 ,要 掛袋子時才掛上掛勾,平時 則將 掛勾收起,避免危險;檯面 底部 是塊回收而來的木板,禁不 起許 多未經整理的回收瓶罐帶來 的湯 湯水水或溼氣,長期以來木 板已 有多處腐爛,他以不鏽鋼板 當底 座,堅固也易維持清潔。 物資項目種類繁多, 基於精 緻分類的原 則,像是塑 膠類還 要分成軟塑膠、硬塑 膠、 、 等,文字敘述往往令 人眼花 撩亂。團隊於是著手設計未 來準 備於全臺慈濟環保站一體適 用的 視覺標誌模 板,﹁如此 一來, 只要看到綠色就知道是塑膠 類, 咖啡色代表紙類,建立一個 更直 覺、更好辨識的顏色系統, 減少 文字閱讀,能夠快速地進入 分類 工作。﹂魏汎秦說。 視覺標誌也運用在空 間收納 的指引標示上,曾群貿說, 有時 志工會問: ﹁我的安全 帽在哪 裏?﹂藉由圖像的視覺連結 ,除 了讓物品有固定的收納位置 ,也 方便尋找。 環保志工有感: 謝謝年輕人很用心 慈濟基金會邀請設計 師參與 空間及工具的改良,希望透 過專 業的協助進 行系統性的 整體規 畫;蘇玲鈺坦言,年輕設計 師觸 發了志工原本就持續試圖改 變的 思考,只是平日的繁忙加上 原有 的習慣方式,讓這個思考 擱置了。 曾群貿認為,帶著不 同觀點 進到環保站 ,磨合是必 然的過 程,青銀世代間相互碰撞想 法, 環保站才能變得更好。﹁藉 由我 持續丟出設計及帶著長輩思 考, 如果能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 就 會讓他們持 續有想要改 變的想 法。﹂曾群貿真誠地說。 蘇玲鈺也感動表示: ﹁以前 很少看到年輕人踏進環保站 ,這 次他們透過觀察和實際參與 了解 我很佩服他們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裏還願意努力地做環保,我更 應該為 這些長輩們設計更舒適的工作環境! 設計師 曾群貿 以前很少看到年輕人踏 進環保站,這次他們實 際了解我們的需求, 幫忙改善工作方式;清 新的門面、輕巧方便的 蝴蝶籠,多多少少帶 給我們幫助。 環保志工 蘇玲鈺

023 2022.9 慈濟 我們的需求,也幫忙改善工 作方 式;清新 門面、輕巧方便 的蝴 蝶籠,多多少少都有帶給我 們幫 助。﹂ 改變看似微小,實行 起來卻 不容易。木柵環保教育站環 保幹 事黃文川說 :﹁原本做 得好好 的,為什麼要改變?我們苦 幹實 幹還是可以做環保,但應該 要思 考遠一些。﹂他坦言起初自 己的 想法與年輕設計師們南轅北 轍, 年長者多半較節儉 不願意 多花 錢,只要能做事,便宜、好 用就 好,沒有太多考慮。 多次討論的過程,讓 黃文川 感受到年輕一輩的用心,改 造計 畫正是為了營造讓民眾更親 近、 路過會想要走進來一起參與的空 間,更重要的是,讓環保站裏面 的長輩們有安全、舒適的 境, ﹁現在就像是先開一扇窗,做 些微調,讓年輕人亮麗有創意的 設計進來;我們也期待改變,因 為好還要更好!﹂黃文川說。 在三重環 保站做環 保十多 年的葉明珠也說,志工們都知道 彼此有些習慣不易改變,﹁但我 期待和設計師一起透過各種微小 的改變,改變一般人對環保站 的印 象。﹂ 和志工們一起激盪的數月以 來,魏汎秦真誠說道:﹁希望在 充滿熱情、 有生命力的 環保站 裏,能夠陪伴志工們找出屬於他 們的獨特設計 讓做環保時可以 兼顧舒適、健康又有效率!﹂ 跨世代的對話在環保站裏展 開,年輕世代帶著設計的專業踏 進環保站、感受到年長者投入環 保的熱情,他們也藉由設計展現 對年長者的貼心與敬愛。 曾群貿實際參與分類,感受志工的 想法及熟悉工作步驟;許多小改變 就在兩代碰撞之間產生。 (相片提供/曾群貿)

024 ‧ 攝影 黃筱哲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將於年底 正式登場; 七月下旬在花蓮靜思堂驗收後, 志工們回到社區廣邀民眾參與, 品書會、入經藏,追尋兩千五百多年前佛 陀足跡, 見證慈濟五十六年來將佛法落實人間 肯定自己步步正走在法華道上! 行入法華 演繹傳世 特別報導

〈爐香讚〉莊嚴音聲中, 演繹人員緩緩步上舞臺, 揭開《靜思法髓妙蓮華》 經藏演繹序幕。

重現佛陀的一生 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降生在藍 毗尼園,是迦毗 羅衛國的悉達多 太子。《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曲 目,首先呈現〈佛陀的一生〉,阿 私陀仙人預言太子如果繼承王位, 必是賢明的轉輪 聖王,若入道修 行,必將開悟 成佛;仙人惋惜自 己年老,將來不 及聽聞正法(左 為免孩圖子)動。念出家,淨飯王讓悉達 多太子在皇宮享盡榮華富貴;然而 當悉達多太子出城遊觀看見老、 病、死亡、別離之苦(右圖)愍 念眾生生死輪迴 ,決心踏上修行 路,尋找解脫之道。

028

由專業藝術團體優人神鼓、唐美雲 歌仔戲團與臺灣京崑劇團攜手,並 搭配道具,傳達經典意涵。在〈佛 陀的一生〉曲目,佛陀與五百比丘 至王舍城應供,提婆多意圖謀害 佛陀,教象師以醉象衝撞;當醉象 見到佛陀慈悲莊嚴法相,頓時醒轉 頂禮(右圖)。 七世貧窮的須達夫婦,以香木換得 三碗白米,不顧己身飢餓,陸續供 養舍利弗尊者、迦葉尊者及佛陀, 以清淨布施心,改變宿世命運(左 圖)。 以藝術詮釋經典

030

031 2022.9 ○○ ‧ 慈濟 行經鋪道走過來 一九六六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 立,五毛錢的 力量從臺灣走 向世 界,五十六年 來慈善國際化 ,慈 濟志工把握因緣救助苦難,也隨處 撒播善種子,並且帶動受助者自助 助人。 二 九年莫拉克風 災重創南臺 灣,慈濟於急難救助的同時啟建永 久屋(右圖)。在南非德本慈濟 志工關懷愛滋病患者,耕耘大愛菜 園、照顧愛滋遺孤(左圖)。 一幕幕真實故事、數據,呼應《無 量義經 功德品》偈頌「洪潤枯涸 演法義 眾生有病法藥醫 慈被眾 生恩澤潤 道跡漸登法雲地」。

點亮心光展自性 花蓮靜思堂地面各種角度、顏色與 樣式線條的地標,引領入經藏志工 如規如矩行進(左圖)。來自全臺 一百五十位種子志工,在法海區以 手語和肢體動作,與舞臺上專業藝 術團隊相互呼應,詮釋慈濟五十六 年來行於法華的精髓;種子志工並 將回到各地,帶動社區入經藏。 謝幕曲〈慈濟小行星〉,志工手上 道具發出不同顏色微光,散發著溫 暖;眾人手捧心燈向上人發願,願 如點點星光照亮著黑暗角落守護 人間(右圖)。

034 ‧ ○ 撰文 廖哲民 舞 臺上的燈光再多一點。﹂、 ﹁這裏的字幕不對,時間點 記起來,等一下讓動畫師修 ﹂、 ﹁注意喔,拍子錯了!﹂⋯⋯ ︽靜思法髓妙蓮華︾ 經藏演 繹總導演呂慈悅,專注地盯 著舞 臺上及法海區成員的動作, 大螢 幕的影像文字、每個段落搭 配的 燈光,仔細確認調整。合作 演繹 的唐美雲歌仔戲團和優人神 鼓, 不時和呂慈悅討論,﹁哪個 段落 是否可以增加道具?﹂、﹁ 動作 可以再具體一點!﹂、﹁這 段是 不是要多加一些對白?﹂ 法海區的 入經藏 志工, 拉 開馬步、專 心在每個舉 手投足 間,隨著音樂拍點和經文偈頌 , 做出相對應 的動作,溝 通動作 的細節,讓整體更有道氣 。 七月三十一日在花蓮 靜思堂 的︽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 演繹 驗收演出,為今年底大型演 繹揭 開序幕。 曲目新增〈佛陀的一生〉 ︽靜思法髓妙蓮華︾ ,是證 嚴上人於靜思晨語講述的內容 , 不只是講解︽法華經︾,還 有種 種人間事相與慈濟故事。演 繹結 合藝術表演、音樂、影像闡 釋佛 典故事,同時以事理印證二 千五 百多年後,慈濟人行經入法 的足 跡。演繹內 容包括︿爐香讚﹀ ︿開經偈﹀、 ︿佛陀的一生 ﹀、︿靈 鷲山上﹀、︿ 佛在靈山﹀、 ︽無量義 經︾︿德行品 ﹀、︿說法品 ︿功 德品﹀,以及出自︽法華經 ︾的 ︿六瑞相 、︿法華會上﹀ 彌 勒問﹀、︿文殊答﹀等 曲目。 繼二 二一年五月花蓮靜思 堂︽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 演繹 之後,原定今年七月在高雄 巨蛋 舉辦的大型演繹,因新冠肺 炎疫 情影響而順延; 內容得 以反 覆調整修正,更為攝心。 談及今年增加的︿佛 陀的一 生﹀曲目,擔綱飾演悉達多 太子 的唐美雲,感觸很深,﹁人 們提 到基督教的 教主耶穌, 就會知 道祂在馬槽誕生 也大略知 曉故 事,可是身為佛教徒 我們 真的 認識﹃釋迦 牟尼佛﹄這 位教主 嗎?是否知道祂出生在哪裏 、祂 悟道修行的故事又是如何呢?﹂ 為了呈現兩千多年前 ,釋迦 牟尼佛一生的故事,企畫團 隊請 拍攝人員至印度、尼泊爾, 紀錄 佛陀故鄉、 說法遺跡實 景,搭 配在大螢幕中使用。呂慈悅 說: ﹁以前看佛 經只知道佛 陀的故 事,當我們 真正看到佛 陀的故 鄉,知名的藍毗尼園、王舍 城、 拘尸那羅等 地,畫面讓 人很震 撼,貧苦人家的草棚,土灶 爐, 黃土地,現在所見依然像二 千多 年前的落後寂寥。﹂ 佛陀當時所見的苦相 至今依 舊,出生地所在的尼泊爾, 佛法 不興。﹁如何讓佛法回歸佛 陀故

035 2022.9 —— 慈濟 鄉,如何讓正法入人心?﹂ 呂慈 悅懇切說出上人的希望。 唐美雲說,悉達多太 子當年 出城,看到老、病、死,體 悟到 苦,理解人間所有榮華富貴、 最 愛最親的人 都不會陪著自 己走 到最後,如同一把沙,火化的骨灰 撒進恆河,一切歸於自然。 即使 如此,他內心還是有所 糾葛 父親的關愛、妻兒的親情,對 他 而言,這些已經是人生的滿 足, 但當他回頭看到路旁的乞丐 ,他 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沒有 什麼 是絕對公平的;當下一念, 他要 為眾生尋求解 脫之道。﹁他割捨 一切,就像是在﹃斷捨離﹄ ,不 再回頭,堅定地闊步修行。﹂ 唐美雲娓娓道來,強調 佛陀 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目 的就 彩排過程,總導演呂慈悅緊盯著演 繹種子志工的動作,拍點、隊形 細膩調整,讓整體呈現道 氣。

036 是要教菩薩法,﹁而我們演 繹慈 濟真實的人間菩薩道,更應 該把 佛教是什麼、 佛陀是誰,講得更 加清楚明白。﹂ 寫實和寫意共融帶動想像 為了更深入演繹經典 內涵與 法髓,演繹團體有別於去年 各自 承擔各品內容,今年合而為 一, 攜手演繹每 個曲目,導 演團隊 包括慈濟志工呂慈悅、﹁優 人神 鼓﹂創辦人劉若瑀及﹁唐美 雲歌 仔戲團﹂團長唐美雲。 去年底至今,呂慈悅 幾乎每 週在臺北和 表演團體開 會、排 練,每隔幾週就到臺南大成 不銹 鋼公司所提供的場地,與各 區志 工練習入經藏的動作、走位 。合 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員捨棄傳統戲曲 的唱、念、打功夫,以肢體動作詮 釋故事要義。

037 2022.9 —— —— 慈濟 作過程中,不免有看法不同 的時 候,然而團隊成員彼此溝通 ,目 標相同,希 望達到上人 所期許 的,為佛教留下一部﹁可以流傳久 遠的經典演繹﹂一起努力 。 唐美雲提到,即便是 疫情嚴 峻期間,大家也從實體會議 ,轉 換到線上的視訊會議,每個人 都 傳統戲曲是 意象式的演 出,並 且有很多對 白;如今, 只剩下 ﹁做﹂的表現方式,對於劇團 中 從小就學習四大功法缺一不可 的 年輕團員而言,更是不容易。 因 此他在設計身段時便需要花上 許 多心思,也必須和年輕人溝通 故 事的呈現方式,講解法髓的故 事 背景來龍去脈。 就像︿說法品﹀曲目中 ,一 幕是蔡天勝師兄年輕時因為走 偏 路入獄的實際故事,李文勳舉 出 多個情境讓年輕演員體會,﹁ 如 果是自己在監牢服刑會不會很 痛 苦?是否也會同樣想念媽媽? 會 想要救更多的更生人嗎?﹂讓 他 們從外而內,先將既有的動作 做 好了,再去探尋內心的情感。 表演藝術有寫實和寫意 ,李 文勳即說,這次的演繹中,不 時 地在這兩者之間找平衡點,像 是 提到環保故事時,大螢幕影像 是 寫實的做 畫面,而演員則 是 拋著、甩著﹁水流星﹂ 會發 導演團隊呂慈 悅(右)、劉 若瑀 (中)、唐美雲(左)時常一起討 論腳本、燈光等細節,驗收前夕與 精舍連線,向上人分享排 練情形。 接住變化球,﹁雖然因為疫 情一 度不能見面,但整個大團隊 並沒 有停止思考,而是稍微地沉 澱長 期以來的討論,讓法髓和經 文的 事理印證更精準傳達!﹂ 呼應各品經文而呈現 的﹁法 髓﹂ 慈濟人行經鋪路走過的 一則則歷史故事,是演繹內 容的 一大重點。 對劇團而言 ,﹁法 髓﹂、慈濟的歷史故事,並 不易 呈現。唐美雲表示,為了配 合螢 幕的影像,演員捨棄了傳統 戲曲 四大基本功中的唱、念、打 ,只 留下了﹁做﹂,單純地以肢 體動 作來傳達故事要義。 ﹁這是一大挑戰!﹂ 唐美雲 歌仔戲團導演李文勳坦言 呈現 手法的設計上很﹁燒腦﹂, 因為

RkJQdWJsaXNoZXIy MTI1Mjc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