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686期

慈濟月刊 農禪生活 自力耕生 田地裏的真空妙有 田地裏的真空妙有 農禪生活 自力耕生 封面故事 ‧ 686 2024年1月1日出刊

攝影/黃筱哲 為普天下祈求平安 人人點亮心燈,虔誠發心立願, 同為苦難付出,涓滴入功德海; 合心勤修福慧,匯聚愛的能量, 祈願社會祥和,天下吉祥平安。 ‧ 證嚴上人 靜思晨語 面裡 慈濟月刊 農禪生活 自力耕生 田地裏的真空妙有 田地裏的真空妙有 農禪生活 自力耕生 封面故事

001 2024.1 向天下善士道感恩 編 語 ○ ○ — ○ ○ ○ ○ 慈濟 二 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清晨 , 上人歲 末祝福行腳 , 出門前於志工早會叮嚀 全球慈濟人 , 天氣變化大 , 要提高警覺 , 冷暖之間斟酌添衣 , 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 來到臺北為海外培訓委員慈誠授證期間 , 大陸冷氣團來臨 , 出現攝氏十度低 溫 , 然而新店靜思堂卻是處處溫馨 , 特別是在 上人會客室 , 一群群志工分享近期慈善足 跡 。 人間雖有苦 , 但也有愛 。 在辛巴威 , 乾旱是長年問題 , 二月出 現的霍亂疫情 , 到十一月底攀向高峰 , 主 因就是水源不淨 、 人畜共飲;辛巴威志工 搶修水井不眠 休 , 二 二三年已新建與 修復了三百五十三口井 。 在莫三比克 , 有八千多位本土志工投 入慈善 , 受益人次逾六十萬 , 靜思語推廣 對象超過三十五萬人次 。 伊代風災迄今的 援建 , 已有三所學校啟用 , 村落夜間唯一 的光芒就在 濟的學校 , 學生可以在有電 燈的教室留校課輔 、 認真學習 。 全球關注的以色列 哈瑪斯衝突 , 從 十月七日至年末己 造成雙方兩萬多人 往 生 。 土耳其慈濟志工十二月初首度針對來 到伊斯坦堡的巴勒斯坦難民提供物資卡 , 讓他們購買生活必需品 。 三位來自敘利亞的土耳其志工 , 也在 受證隊伍中 , 他們攜回一張敘利 亞學童 的畫作 , 描繪著一雙手捧著環保毛毯 。 上 人說 , 這張畫作所敘說的是慈濟環保志業 三十多年來的故事 , 這張毛毯也在全球溫 暖了無數人 。 上人提到 , 無論如何也要出門歲末祝 福 , 是要向大家表達心意:﹁這一年來 , 天天有多少人共同一心 、 會合愛為天下付 出 , 我也天天心存感恩 , 期待時時刻刻能 讓大家聽到感恩的聲音 , 為天下付出 的 人 、 也代表收到愛的 表達感恩 ﹂ 時序邁入二 二四年 ,︽ 慈濟︾月刊 在新年度的第一期 , 回眸 、 盤點二 二三 年幾項志業成果 。 邁入五十八 的慈濟 , 是由慈善 、 醫療 、 教育 、 人文先後 、 縱 橫 、 互補交織出的一張慈善網 , 這個網絡 從臺灣社區跨越國際疆域 , 啟發了眾人愛 心 , 彌補世間缺憾 。 臺灣民眾票選出的二 二三年年度代 表字是 ﹁ 缺﹂;我們展望二 二四年 , 衷心祈願人間紛諍早日平息 , 人人身心健 康 、 闔家平安 , 大家共同寫下圓滿 。

002 ○ ○ 心靈交流道 再見「爆米香」夫妻 二 二三年十 一月八日 , 證嚴上人行腳 來到屏東分會 , 與慈濟人溫馨 座談 ;這一天也 見到了三十二 年前 ,捐金飾蓋 醫院的 薛杉行 、傅秀蕋 這對 ﹁爆米香﹂夫妻。幾十年來, 上人將這分恩 情記掛在心 ,總 是想起當年他 們拿著一個罐 子 前來,罐子裏用一張 舊報紙層 層包裹著金飾 ,要捐給上人建 設花蓮慈濟醫 院 。而這一天的 見面,上人歡喜分享 :﹁了了 我這幾十年來的思念 。﹂ 因緣不可 思議 ,透過大愛 新聞的播出 ,我認出了這對 夫 妻,竟是我幾十年 來不曾再見 過面的表哥 、表嫂。我既驚訝 又歡喜,隨即把新聞連 結轉發 到家族的通訊 軟體群組 ,也輾 轉取得了他們 的聯絡方式 ;重 新連結上這分 親情 ,也才清楚 這分情牽三十 幾年的慈濟情 , 原來是如此的心寬念純 。 表哥與表嫂結婚於一九八三 年,也就是那張包 裹金子的舊 報紙年分。婚後表哥總是 說 : ﹁不要把金子帶 在身上 ,你看 很多搶劫都是 這樣來的 。﹂表 嫂心想也有道 理 ,於是用報紙 包裹著金飾 ,託給娘家大哥 保 管。多年後,大哥原封不動 地 交還金子,表嫂放進了罐子裏 。 那時,在路邊賣﹁爆米香﹂ 的表哥,認識了同樣在 路邊擺 攤賣水果的慈 濟志工胡進義 , 從此表哥成為 會員 。﹁家 裏沒裝鐵窗 ,很容易招小偷 , 金子在 我們身 上也沒 多大作 用,不如就捐給師父蓋醫院 。﹂ 當年聽到胡進 義說 ,上人即將 在屏東分會啟 用當天到來 ,夫 妻倆如此商量 。 就是這樣的一念單純 ,金子 輾轉來到了上 人手裏 ,成為救 人醫院裏的磚塊。表嫂說:﹁其 實事後,我們陸續圓滿 了二張 病床及一間 病房 。相形之下, 那點金子真 的不算什麼 !﹂但 這分情,上人記掛了 幾十年 , 開示中提到 :﹁幾十年來我到 各處講﹃爆米香﹄,今天終於 見到了,一分、一錢、一兩這 樣累積,要幫助師父 蓋醫院 , 這分情意,師父永遠記在心 。﹂ 二 二三年六 月 ,表哥因 為糖尿病導致 腳上傷口嚴重 潰 爛,住院治療期間 ,一度以為 自己過不了這 一關 。但說來也 奇妙,上人在年中行 腳時竟提 起這段往事 ,於是屏東慈濟 人 展開尋人超級 任務 ,終於找到 住院中的表哥 。 志工前往 醫院探視 後的當 天晚上,表哥就在夢中 見到了 上人,﹁我一直哭、一直哭, 哭到我的胸前 都溼了 。接著看 見原本陰暗的 天空 ,好像有 道陽光穿透過來 ,我就醒了。﹂ 之後病情漸漸 穩定 ,腿雖然沒 保住,但總算是保住了生命 。 上人即將 離開屏東 時 ,囑 咐陪伴 他們的 慈濟志 工邱淑 華,帶著夫妻倆和 當年報導兩 人善行的︽慈濟道侶︾半月刊 回靜思精舍。 一趟遠行 對表哥來 說是不

003 2024.1 ○ 【慈濟月刊‧歡迎投稿】投稿地址︰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 慈濟 容易,但我相信這將 會開展兩 人不同以往的 生命旅程 ,我衷 心祝福他們。 高雄 王瀅琇 上人要帶我們去哪裏? 上人行腳 來到高雄 ,靜思 堂裏大 家忙進 忙出 ,熱鬧滾 滾,每個人臉上都 洋溢著燦爛 的笑容。二 二三年十一月 八 日,一早匆匆來到 七樓會客室 門外,才發現自己記 錯承擔記 錄的時段,幸好還有座位 ,於 是我留在會客 室 ,聆聽德澧師 父的分享。 ﹁你們的上 人想要把 你們 帶到哪裏?﹂近日有會眾提 出 疑問:﹁你們死 後想要 去哪 裏?﹂德澧師父以此反問大家 。 ﹁慈濟世界﹂、﹁娑婆世界﹂、 ﹁再來人間﹂、﹁行菩薩道﹂、 ﹁生生世世還要 來 ⋯⋯﹂回答 的聲音此起彼落 。 ﹁佛陀說法 不離四諦 ,也 不離十二因緣 ,上人說法也是 不離這兩項。﹂德澧師父分享 , 苦的原因不離 ﹁三理四相 ﹂, 也就是生理的生 、老、病、死; 物理的成、住、壞、空;心理 的生、住、異、滅。而四諦的 ﹁苦﹂是果,﹁集﹂是產生煩 惱造成生死輪 迴的原因 ;如果 要解脫,就是﹁滅﹂與﹁道﹂, 滅是果,道是因。 德澧師父 自述 ,從十歲開 始幾乎每天聽 上人說法 ,覺得 每一句都很受 用 ,他心想,上 人如何 用現代 的語言 ,傳達 二千五百年前 佛陀時代的法 ? ﹁感恩、尊重、愛。﹂德澧師 父說,不論是 好緣或 是逆增 上緣,上人的起心動 念都是感 恩,感恩與 尊重都 來自於 大 愛;上人出家前就 發願要提起 天下的菜籃 ,而非小家庭的 菜 籃,這就是大愛的思想 。 許多法入心的資深慈濟人 , 因自然法則而 衰老 、生病,但 第一時間不是 抱怨 ,而是接受 疾病、接受治療,所有的勤務 依舊如常,他們從十二因 緣的 ﹁受﹂去斷除,雖然身苦,但 是心不苦。上人從十二因 緣的 ﹁觸﹂就與一般人不 同 ,因為 上人的﹁觸﹂是﹁明觸﹂ 也 就是對所接觸 到的人事物 ,完 全沒有煩惱 心念 ,生起的都 是感恩、尊重和愛。 ﹁上人教我 們這些種 種的 法門,最終的目的地 是要去哪 裏呢?﹂德澧師父環顧 著現場 眾人,似乎想要聽到 一個滿意 的答案。一位慈濟志工 很有自 信地回答 :﹁行菩薩道。﹂德 澧師父引導大 家思考 ,上人曾 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我的心與佛是 平齊的 ;我 的弟子也要慢 慢提升到與我 平 齊,與佛平齊。﹂ 雖然﹁成佛﹂對我們而 言 很遙遠,但大家 還是提 起信 心,齊聲喊出 :﹁我願意!﹂ 這一句﹁我願意﹂已深植慈濟 人的心,更是找回慈濟 魂 ,全 身從頭到腳充 滿正能量的慈 濟 細胞,祈願人人皆能成佛 ! 高雄 張貽翔

目錄 二 二四 年一 月一 日出 版 第 期 靜思精舍菜園中, 常住師父用 大寮收集的洗米 水澆灌菜苗, 勤勞作務;靜思 家風,自力耕 生,一日不做、一 日不食 妙 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攝影/蕭耀華) 編語 向天下善士道感恩 無盡藏 竹筒歲月 愛心教育 證嚴上人 農禪生活 圓頂暨清修士授證儀式 菩薩的基地 整理 編輯部 攝影 蕭耀華 每件執事用心做 三十六年如一日 撰文 釋德澡 攝影 蕭耀華 餐桌新主角 秋葵 撰文 釋德澡 攝影 蕭耀華 親師生 坦白話 「真朋友」不須討好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生命的禮物 悲喜交集治癌路 口述 余政展 整理 呂孟玲、陳怡霖 老得很健康 臺中 徐王嬌、陳王足 后里的寶 金銀姊妹花 撰文 張麗雲 攝影 黃筱哲 特別報導 共善共好 慈濟大愛行跡 整理 編輯部 圖片編輯 黃筱哲 插畫 徐淑貞 老化臺灣 慈善有伴 全球醫療 守護生命 弘法利生 回報佛恩 關懷難民 跨國合作 ○ ▎贊助慈善、 醫療、 教育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06887791 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慈善:臺灣貧戶長期濟助、急難救助 2. 醫療:推展醫療志業 3. 教育:推展完全化教育志業 4. 國際:國際救援、災後重建 ▎贊助人文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隨喜助印《慈濟》月刊或《檀施文庫》 2. 每月捐助100元(一年1200元)以上,加入「慈濟道侶 檀施會」,每兩個月可獲贈一本《檀施文庫》出版品 3. 參加「大愛之友」贊助大愛電視臺 ▎慈濟基金會誠摯邀您加入慈濟會員 1. 線上捐款 一指積善共造福緣 一念成功歡喜功德 2. 郵政劃撥、銀行轉帳定期定額自動捐款 1 6 8 ‧ ‧ 12 ‧ ‧ 16 ‧ ‧ ‧ 22 ‧ ‧ 24 ‧ ‧ 26 ‧ ‧ 34 2023 ‧ ‧ ‧ 36 ‧ 44 ‧ 52 ‧ 58 ‧ 6 8 6 線上捐款

本雜誌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愛惜資源 請廣為傳閱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8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1967年7月創刊‧2024年1月1日出版 第686期 發行人/釋證嚴 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 平面內容創作中心傳播長/王志宏 副總編輯/呂祥芳 編輯/李秀玲、葉又華、蔡嘉琪 採訪召集人/李委煌 撰述/葉子豪 攝影召集人/蕭耀華 攝影副召集人/黃筱哲 攝影/顏霖沼 美術指導/邱宇陞 美術設計/王伶娟、張文華 數位主編/楊舜斌 感謝 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製版 繪畫志工/林順雄、陳九熹、蘇芳霈 校對志工/簡素珠、林美枝、張素卿、陳輝明 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 Printed in Taiwan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 電話:(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讀者索閱電話:(02)28989000轉1165 傳真:(02)28989966 ▎慈濟月刊免費贈閱 歡迎到各地慈濟會所取閱 如需定期郵寄到府, 酌收一年份郵資NT$165元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 ▎數位閱讀慈濟月刊 《慈濟》月刊官網 全新改版 釋德 97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最大的福報】 平安、健康、放心去做自己想要做的好事, 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培養天下人才】 傳承不是放下,而是承擔起培養更多人才 的責任。 68 ‧ 70 ‧ 72 ‧ 74 ‧ 78 ‧ ‧ 82 ‧ ‧ 88 ‧ 90 ‧ ‧ 94 ‧ ‧ 96 ‧ 書訊 《霜雪映初心:杜俊元與楊美瑳》推薦序 是先驅,更是典範 撰文 顏博文 《源本愛利:林本源與李阿利》作者序 愛,不曾離開 撰文 張翎慧 慈善全球 烏克蘭難民醫療補助 我的一小步,全家的一大 步 撰文、攝影 張淑兒 敘利亞難民醫療補助 傾聽沙漠中微弱呼救聲 撰文 林綠卿 慈善臺灣 善惡拔河 在迷與悟之間 撰文 懿旖 攝影 戴敦仁 人物誌 安寧病房芳療師 撰文 洪菁菁 攝影 黃筱哲 寰宇映像 摩洛哥 百年強震 山區萬戶獲援 圖文提供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尼泊爾 西部震災 師生克難復課 撰文 吳南凱 攝影 攸尼斯 慈濟誌 天下事 整理 編輯部 百川歸海 時間奧祕 生命綿延 佛法難聞今正聞 撰文 林安梧

006 ── ( ) ╲ ○ 無盡藏 新 年即將到來,看著 全球慈濟人歸 參 加歲末祝福或 受證,我 滿懷感恩、滿 心歡喜。 平時與海外菩薩 們有形 的距離很遙遠, 但只要 有心,千山萬水 都隔不 斷這分長情,這 分情就 是菩薩情,過 去生、這 一生,還有發願 在未來 生生世世 我們 都有同 一個心念 行菩薩道。 菩薩就是開道的人、 帶路的人,傳承 延續佛 陀的教育,開闢 一條康 莊大道,還要交 棒給後 代,所以我們這 一代不 能斷。每當有年 輕人來 到我面前,發願 要為天 下挑米籮,聽到 這樣的 ﹁我願意﹂,很有力道, 也讓我愈來愈 放心。這 幾年來 警覺到 自己年 紀大了,身體 衰弱了, 要說話都很吃 力,現在 我最期待是人人 幫我出 力、幫我說法, 把慈濟 的法弘揚開來, 讓天下 苦難人都能得到幫助。 如果溯源如 何成就 了慈濟,就是﹁ 竹筒歲 月﹂,在那個時 代真正 是提倡愛心教 育,才能 把慈善普及到了 全球; 最近看 到印度 菩提迦 耶,志工和村民 也取竹 子來做竹筒,分 分毫毫 儲蓄起 捐出, 生活雖 然貧困,但培育了心富, 富有餘就可以幫助人。 並不是要對 方捐多 少錢,是要﹁德 ﹂。閩 南語說﹁德﹂,和﹁竹﹂ 同音,竹子有 節,要的 是那分氣節。募 款是要 募人、募心、募 愛,募 醉暈嫣姿 局部 陳九熹 竹筒歲月 愛心教育 如果溯源如何成就了慈濟,就是「竹筒歲月」, 在那個時代真正是提倡愛心教育, 才把慈善普及到全球; 竹筒歲月是啟發愛心的開始, 期待這一念心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證嚴上人 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 二三年十二月二日至十五 日

007 2024.1 ── ── 慈濟 的是做好事的 心念。大 家的愛心是平 等 ,一 條河、一條溪有 你的那 一滴水,江河 往海流, 無量如海,集合 起來就 是愛的能量,大 家的功 德也是無量。竹 筒歲月 是啟發愛心的 開始,期 待這一念心生 生不息, 代代相傳。 每一天聽到 看到普 天下發生的故 事,有貧 病之苦,孤老無依之苦, 人心無明之苦, 瑣瑣碎 碎的苦。要覺 悟,總是 需要學習,我天 天也在 學習如何解脫 學習如 何把愛再開闊 ;每一天 也發願和期待 有大 因、大緣,長 情大愛, 能夠讓我們修 菩薩行, 廣結善緣。 我們很有 福,能選 擇自己精進的 方向、人 生的宗旨,還有 好的因 緣回歸佛法, 敬佛、重 法、敬僧很重 要 最重 要是身體力行﹁慈、悲、 喜、捨﹂。慈 就是﹁予 樂﹂,要讓人看 到我們 就歡喜、安心、 溫馨; 就像有的人讓 人樂於親 近,他說的話, 我聽得 進去;他做的 好事, 也想響應 這 就是他有 結好眾生緣,才 可以得 到這麼多人肯 定,我們 也要向他學習。 要做到有 正知、正 見、正行為,讓 人人敬 重與喜愛,願 意響應, 並不容易,但要 有堅定 的發心,非做 不可,這 也是我對自己 的期許。 每天我都在講, 時間來 不及、來不及, 就是有 來不及的這個 念頭,我 才會自我勉勵、 自我教 育,好好把握當下精進, 所說的每句話, 要合佛 法、就正見、行正道。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所看到的人間疾苦, 觸動了他的悲 心,覺悟 到世間萬物不 離﹁三理 四相﹂ ﹁物理﹂有 成、住、壞、 空,﹁心理﹂ 有生、住、異、滅,﹁生 理﹂有生、老 病 死。 所有的物質都在無常中, 更何況人的心, 發心不 容易,哪怕是已經發心, 有因緣可以發 心,但要 永恆保存這一 分發心很 難,立願要堅持 下去更 不簡單 因為人 間有許 許多多的煩 惱、無明、 障礙。﹁信為道 源功德 母﹂,如果沒有 堅定信 心,那一分愛心 很快速 就消失掉,功德難成。 慈濟 這五 十多 年 來,以佛法開 闊人心, 以慈濟法淨化 每位慈濟 菩薩,所以我常 說慈濟 真正對人間幫 助很大。 而慈濟最大的 價值,就 是讓大愛會合, 讓全球 慈濟人合心合 作,好像 牽著手 圍繞著 整顆地 球,分分寸寸把 長情大 愛連結起來。 有造福才 有福,就 如起步走,才 會進步, 一步步走,千里 之路也 可以走得到。分秒過去, 再也不會回來, 時間對 我們來說非常 寶貴 要 把握因緣多精 進,能幫 助人的 人就是 有福的 人,要自我集 福。請大 家多用心!

農禪 生活 二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靜思精舍喜迎 新佛子,二位圓頂,二 位清修士受證,親友來到主堂見證;上 人期許:「現在開始,有 你們的力量會合起來,替師父樹立、傳承法脈宗 門,你們既是宗門, 更是法脈,宗門、法脈都要承擔。」 上人說,菩薩在人間,人間也要有基地, 精舍就是讓菩薩發心、 修行的基地,要以天下為家庭,視天下眾生為己親, 人人都有向上的 願力。 今年是第四屆清修士受證,上人以問答確 認大家是否發心立願要 斷惡、修善、誓度一切眾生, 並殷切叮嚀合和互協,擔起如來家業。 「清 修士還有常住,我們都是法脈。師父們有佛教的形 象,清修士是慈濟 開始有的名相,在人群中做事比出家人的身分更方便,也要做出典範, 氣質、談話、涵養要讓人刮目相看,才是真正 價值。」 圓頂暨清修士授證儀式 整理 編輯部 攝影 蕭耀華 菩薩的基地 ‧ ○ ‧ ‧

009 2024.1 慈濟

見證與祝福 「我們用靜思法脈在人間開啟慈濟宗門。 靜思法脈歸屬在靜思精 舍的出家修行者,我們的生活是自力耕生,如同唐代 百丈禪師也是一 日不作、一日不食,過著農禪生活;在靜思道場就是依循佛法而修行, 慈濟宗門則要關心世間事。」 恭讀靜思人文所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 二三年夏之卷, 八月十五日記載著上人一段相關開示:「精舍除了 出家修行者,還有 清修士,清修士有男眾也有女眾 同樣是辭親割愛, 專心在慈濟宗門 內。他們受證宣誓守戒,他們的父母也要來見證,知 道孩子從此就像 出家,為天下眾生而奉獻,清修士仍是居士身,但精神已經出家。」 上人說,慈濟開宗門的目的,就是為佛教 而走入社會利益眾生, 「全球慈濟人,老老少少都是法脈宗門的護法,在社 會上發揮慈濟宗 門的功能,思想精神依靠在靜思法脈。」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人間菩提》、 靜思人文《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

011 2024.1 慈濟

農禪 生活 趁 年輕能做就要多做,需要做的就要去做。」德憬師父將五十歲寄 存在「壽量寶藏」,認為自己今年才「二十二歲」,正值發揮一 己之力的有為時光。 憬師父出家三十六年,步步走來,將每一 項執事都視為生命的一 部分與學習成長的必經過程。 二 一一年,他從做蠟燭的執事轉調到香積飯 包裝;這項工作早 出晚歸,若是遇到海內外大型急難,更是日夜包裝 趕貨救災,但他甘 之如飴。 二 一二年齋堂工程進行期間,某一天他從協 力廠回到精舍用午 齋時,經過洗碗水槽區,看到工程人員、志工使用 的環保碗堆積,心 中只有一個念頭:「要趕快洗。」這一洗,過了十 一個年頭。除了自 己的執事之外,天天三餐後都來幫忙。 上人曾說:「要做一件善事很簡單,但 要恆持,很不容易。」二 二二年憬師父轉換到打掃寮房的工作,每天用齋後依然前來洗碗區, 「可以與人結善緣,內心很法喜 上人不斷慈 示,『來不及 』,我 們要分秒不空過,算秒的,要趕快做、趕快做。」 「 每件執事用心做 撰文 釋德澡 攝影 蕭耀華 三十六年如一日 ‧ ○ ○ ○ ‧ ‧

013 2024.1 慈濟

讓眾生看到我們就歡喜 寧靜氛圍中,憬師父在大殿打開《法華經 》禮拜。從二 五年 十月五日起,他每晚禮拜「法華三部」。《法華經》 二十八品約七萬 字,加上《無量義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字一拜,日日接續, 即將圓滿第十部。 十八年並不短,憬師父堅持不斷。「難得 有機會追隨上人,出家 就應該多精進、懺悔,懈怠不得。 」閱讀《靜思法髓妙蓮華 譬喻品》, 他分享上人開示:「如果我們修行,只想到自家的 事情,沒有想到別 人家的事,還是滿心煩惱,哪有辦法救度眾生呢?」 「上人說,自己所造的業,沒有人可代 為接受,而所造的福,也 沒有人能分得走;造業、造福,都是自己受。」聞法 句句入他的心: 「我們與眾生結好緣,眾生看到我們就歡喜,自然會 伸出雙手與我們 同心、同志願去付出。若福做很多,自然福報就來。 上人曾說:「將金錢、時間與力量全都布施,是真空,是智慧。」 修行人兩袖清風,生活簡單,沒有錢財可布施,但 們可以布施時間 與力量。上人如是說,憬師父如是行,不貪時間、 不惜手腳,具足六 度萬行中的「布施度」。 餐後,憬師父(左)再度出現在洗碗區,「人力少,工作量又多, 就要多幫忙;希望盡自己小小的力量,讓大家能早點休息。」 ○○ ‧

015 2024.1 慈濟

農禪 生活 二 二三年夏天,靜思精舍菜園很不 一樣,新種的一大片秋葵 ,綠 意中浮出淡黃色花朵, 遠 望令人眼睛一亮。這一片秋葵,讓我思 及多年前的一個夏天。 精舍日常所用蔬菜多為自種,那一年的 颱風密集,大大影響了農 作成長與收成,又因颱風過後菜價翻倍,精舍新種蔬果來不及眾「口」 需求,幸而有了秋葵。它的果實富含纖維、礦物質、鈣及多種維生素, 黏滑的特性對胃也很有幫助。原本秋葵在精舍的菜 單中是加色菜,但 在銜接的過渡時期,成為幾乎天天上桌的「青菜主 角」,讓我們度過 了那個夏天。 二 二三年十月海葵颱風直撲花蓮,精舍菜 園深受影響,但這一 片秋葵仍屹立不搖,在風雨過後更是快速成長,讓菜單不致「遜色」。 「從幼苗到長成採收,已經歷了三個颱風。」照顧這 片秋葵園的德勇 師父說:「修行人就要像這樣 不怕外面風風雨雨 的考驗,才能挺立 於天地之間。」 餐桌新主角 撰文 釋德澡 攝影 蕭耀華 秋葵 ‧ ○ ○ ‧ ‧

017 2024.1 慈濟

真空妙有在田中 在大太陽底下採收秋葵的勇師父,非常 感恩地說:「每隔一天就 可摘一大袋,有量就有福,希望大家吃得歡喜;供 養未來佛,自己也 歡喜。」 為何成熟的秋葵採摘之後,連帶它下方 的葉子也要剪掉?「有捨 才有得,這片葉子已經功成身退,若留著會吸收其 他枝葉的養分,導 致成長中的秋葵營養不良。」勇師父說,這就是上 人告訴我們 ,要 將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從種植中得到經驗, 知道什麼該留,什 麼該捨。 稻子從開花到成熟分為四個階段,有句 閩南語俗諺「十日望花, 十日灌漿,十日飽穗,十日熟黃」,非常有畫面且 生動。想到這四句 先人的智慧,也讓我了解田中的玉米,應該也有異 曲同工之妙 令人 生起對大自然的敬意。 「耕耘福田,要知時、知人、知事、知人 間。」二 二三年十月 十四日,上人對美國總會「法譬如水」翻譯團隊開 示:「稻田經過翻 土,土壤還很新鮮,有空氣、有水分,就要即時 下種。當稻子成熟、 收割,田地成空,要再把握 『空』,再去翻土、 種植,翻過來又是『有』 。 真空妙有 妙有真空。」上人深怕大家不了解,詳 加說明,土地上本 來空空如也 從播種到收成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 空,其中蘊藏因緣 ○

019 2024.1 慈濟 果報、成住壞空的法。 上人進一步譬喻與解釋:「若跳過季節 播種,收成一定不好,稻 穗空包會很多,所以要把握時節。」接著話鋒一轉, 語重心長地說: 「法,師父已經有交代;大家接受到師父的法,稻穀 內的米漿會不會 飽,要靠你們自己灌漿,相信大家的內心都很飽滿。」上人充滿期待: 「今生要多結好緣,結好緣,來生才有眾生可度。」 而這法的真諦,也成為德募師父種植玉米的方法,而且心得滿滿。

玉米結穗的關鍵 在精舍菜園中有一畝玉米田,募師父說, 玉米幼株成長約二十多 公分時,就要開始鬆土,讓根部呼吸暢通,順利延 展。鬆土的同時要 拔草,許多小動作絕對不能輕忽,否則會大大影響後續的成長。 「在望花之前,要抓緊時間將根部周圍 以土覆蓋,讓根部的抓地 力更穩健。」募師父說明,舉凡鬆土、 拔草、施肥、蓋土等要及時完成, 「因為望花期間 如果動到了『胎氣』,玉米就無 法粒粒紮實,會有 落米的現象。」 「望花」前的周邊作業,是玉米飽滿結 穗很重要的關鍵。如同稻 殼內的米漿變硬結實後成為稻穀,玉米穗顆粒也要待它自己吸收飽滿。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讓慧 命的氧氣深入每一個 細胞,進而自我「灌漿」,讓慧命資糧飽滿;而不是 法未入心的空包 彈,若有煩惱無明風一來,就被吹得無影無蹤。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老葉新芽不斷 循環,一穗玉米、一株 秋葵,就能長出纍纍的果實。勇師父說:「就如我 們行菩薩道,只要 心田中的善種子萌芽,就能生生世世複製輾轉,一生無量 」 層層葉子包裹著玉米,要如何分辨何時 是最佳採收時機?「當玉 米鬚變成深黃褐色,以及尖端摸起來飽滿紮實, 就是玉米成熟時。」 募師父期待地說。

021 2024.1 慈濟

野生動物生態學家 漢斯 柯 魯克︵ ︶,長時間在 非洲觀測,發現﹁與別 人一樣﹂ 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法則 ,只要在 動物身上塗上油漆,就 等於替牠 簽下死亡證書,因為牠 一定會在 下一波獵食攻擊中喪生。 人類也 是這樣 ,很怕 被討 厭,於是附和別人的意 見 或裝 作不在乎;因此大家會 看到:滿 街都是最近流行的髮型 、相同的 服飾、同款的鞋子⋯⋯ 就是不想 與別人不一樣。 人因為有優點才被 欣賞,如 果是﹁附和﹂而被接納 ,自己等 同於﹁跟班﹂,最後還 是留不住 這些附和來的朋友。 人際關係中最重要 的能力是 ﹁觀察力﹂:了解自己 所長、所 需。如果連自己都找不 到優點, 憑什麼希望別人喜歡你? 現在很多人重視﹁ 顏值﹂, 但人類的長相明明大不 相同,如 何用單一標準定義所謂 的美醜? 如果自己也以貌取人交 朋友,又 如何責怪別人用同樣的 方式對待 自己? 要培養 並擴大 自己的 社交 圈,不要 只繞著幾 位﹁班上 明 星﹂轉 就像運動一樣 ,必須長 期且持續的練習進而成 為技能。 擴大社交圈的方式有許 多,如: 參加運動型社團、志工 團體⋯⋯ 這些朋友多是真誠、有 溫度、不 須討好的﹁真朋友﹂。 喜歡自己,關心別人 證嚴上人有句靜思 語:﹁父 母是孩子的模。﹂所以 爸媽平時 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 要只注重 成績、外貌或攀附權貴 ,否則孩 子會變成 父母的影 子,也去 附 和、討好他人,不知人 際關係貴 在互動 平等與溫暖! 親師生 坦白話 撰文 李秋月(高雄慈濟教師聯誼會志工) 插畫 鍾庭嘉 問:我很怕被討厭,只好附和別人的意見,或者裝作不在乎。即使如此,我的人 緣並沒有變好…… 答: 「真朋友」不須討好 ‧ Hans Kruuk 022 ‧ ‧ ‧

023 2024.1 慈濟 黃美鴻教授在︿深 化關愛教 育 健全孩子人 格﹀一文中 ,提 到一則令人動容的真人 真事:一 位媽媽帶著四年級的孩 子,主動 關懷社區的鄰居,母子 倆在大家 運動完後,分送自己做 的紅豆桂 圓湯和削好的梨子。孩 子先將甜 湯送給自己的曾祖母, 再端給另 一位百歲的婆婆,接下 來給旁邊 行動不便的阿公,之後 再逐一為 其他成員遞上紙巾及水 梨果盤, 服務完畢就站在角落, 眉開眼笑 地看大家。 這個孩子不但學會 了孝敬長 輩、關愛他人,也在無 形中擴展 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真誠相待,人見人愛 現代社交媒體眾多 ,但人的 孤獨感愈來愈深;家長 若能帶著 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學 會關懷他 人、樂於助人,讓孩子 多接觸人 群,關愛社會,孩子的 眼界自然 擴展,人際 關係也會 擴大,不再拘泥於 小 團體的小情小愛。 人生是一場 永無 止境的考 試,考驗 人 們適應環境的能力,而 人際關係的處理 更是操 縱著 每個人每 天 的喜怒 哀 握好樂擴;大若能掌 社 交圈的要領, 真誠對待朋友 ,自 然不用 附和、 討 好別人 ,讓自 己 處於人見 愛的人 際關係中。

024 Vi rchow Virchow ‧ ‧ ‧ 2017 六 年前,一名帥氣的年輕人 檢 查出罹患胃癌第三期,輾 轉 來到臺中慈院進行手術 ,並持續 做了一年化療。 每次這位年輕人回 診 我們 都會擔心有新狀況發生 ,一直到 第五年都沒有發現癌細 胞,代表 沒有復發。我恭喜他: ﹁你幾乎 可以說是痊癒了。﹂ 第六年回診,他帶 了一個小 禮物給我,這是他去義 大利蜜月 旅行時買的紀念品。看 到他透過 我們團隊的治療解除了 病灶,擺 脫病魔,邁向下一個人 生階段, 我也覺得很驕傲。 不過,開心不到十 秒鐘,他 突然說:﹁余醫師 最 近發現我 這裏腫起來。﹂他左邊鎖骨上面, 有一個用肉眼就看得到的 腫塊。 一聽到這樣的主述 ,我心裏 ﹁咯噔﹂一下,才剛恭 喜他重拾 人生,瞬間又逆轉,我 的心情也 跌落谷底。 這個地方,是胸管進頸靜脈的 入口。一八四八年,德國 醫師發現,如果這裏的 淋巴結有 腫大情況,通常是來自 於腹部臟 器有惡性腫瘤的轉移, 後來就命 名為 氏淋巴結。 身體有很多的淋巴 系統,腹 腔跟下肢淋巴會透過﹁ 胸管﹂回 流到左鎖骨這個地方, 再進入血 液循環,也就是說,這 是一個淋 巴的必經通道,癌細胞 很容易轉 移跑過來 。不止胃 癌,整個 腹 腔、生殖器官癌症也有 機會跑這 麼遠,或者是感染問題 ,也會造 成此處腫大。 我立刻安排檢查, 電腦斷層 一看,密密麻麻一串淋 巴腺又大 又硬,而且腹腔也看到 一顆增大 的淋巴結;到這個時候 ,我們還 抱著一絲幻想,覺得已 經超過五 年了,還有可能再復發 嗎?會不 會是其他疾病或是感染 的問題? 直到切片報告出來,證 實它的確 是胃癌轉移。 得知檢查結果,這 對夫妻相 擁而泣。我們立刻在診 間與他們 討論胃癌復發後可以進 行的相關 治療,包括免疫療法, 這是很有 悲喜交集治癌路 第六年回診,他送給我去歐洲蜜月旅行時買的小禮 物,當我們都為癌症治療成功而開心時, 他突然說,最近發現左邊鎖骨上面腫起來,我心裏 「咯噔」一下,心情瞬間跌落谷底…… 生命的禮物 口述 余政展(臺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 整理 呂孟玲、陳怡霖(桃園慈濟志工) 畫作 林順雄(絕塵 局部)

025 2024.1 ── ○ 慈濟 效果的一個搭配。 幸運之神再度降臨 ,才進行 第一個療程 一劑化療加上免疫 治療,他鎖骨上 腫瘤明顯縮小, 對治療的反應特別地好 。滿三個 月的時候 ,再安排 一次電腦 斷 層,已經完全看不到癌細 胞了。 這也代表醫療科技 一直在進 步,現在有更多好的藥 物和方式 來對抗癌症,以前覺得 很棘手的 狀況,如今也有不少快 速痊癒的 案例。 青壯年罹癌,就像 在人生最 高峰時期突然收到警告 信。原本 每天上班工作、下班照 顧家庭的 日常生活,因為身體出 現狀況就 脫離了軌道;接下來還 要面對疾 病治療、飲食習慣調整 、照護者 的角色改變,甚至連事 業也面臨 停擺。 看到這 位病患 在青壯 年罹 癌,面對無常的威脅, 重生後又 再度受打擊,到目前幾 近痊癒, 這一路走來好像在洗三 溫暖 身 為醫師的我也跟著心情 起伏。感 恩有志工們在醫護團隊 背後做最 佳的支柱 ,也給予 病人最大 的 安撫,更祝福每個人健 康平安。 (摘自二 二三年九月四日志工 早會分享)

姊妹情深 相邀同行菩薩道 四十多年前,徐王 嬌看到電 視報導證嚴法師要在花 蓮蓋醫院 救人,她非常感動,但 不知從何 幫起;直到大女兒徐淑 慧偶然間 在書店看到︽靜思語︾ ,有一則 寫著﹁普 天之下沒 有我不愛 的 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沒有我 不原諒的人﹂,她馬上 請購這本 書回家,對媽媽說:﹁ 就是花蓮 這位師父,他說的這些 話真的很 令人感動!﹂她們開始 用郵局劃 撥捐款,王嬌也邀堂妹 王足一起 做好事。 ﹁姊姊說,看自己 能力,捐 多捐少都沒有關係。﹂ 王足說, 大她十一歲的堂姊王嬌 ,通情達 理,沉靜 良善;在 傳統大家 庭 中,叔伯住在同個屋簷 下,不多 話的王嬌,很得疼愛。 上 個世紀在 日本家喻 戶曉的 ﹁金銀婆婆﹂,是當時金 氏 世界紀錄記載的﹁人類 史上最長 壽雙胞胎﹂,分別活到 一 七歲 和一 八歲高齡。根據報導, 金 銀婆婆的長壽祕訣是她 們獨特幽 默的﹁大笑﹂方式,常 常帶給周 圍的人歡笑,具有讓現 場氣氛融 洽的長才。 慈濟臺中后里聯絡 處也有一 對金銀姊妹花,一位是 一九三三 年出生、九十一歲的徐 王嬌︵圖 左︶,一位是一九四四 年出生、 八十歲的陳王足︵圖右 ︶;﹁快 樂做、甘 願做﹂是 這對堂姊 妹 身體硬朗的良方,從年 輕勞碌到 年老,成為志工後也總 是搶工作 做,甚至常常忘了自己 的年紀; 出勤務的 密集度和 不停歇的 腳 步,是后里志工的典範 ,人見人 喜愛。 老得很健康 撰文 張麗雲(臺中慈濟志工) 攝影 黃筱哲 年齡不影響做事,只不過比年輕人慢一點而已。 能做就有福氣,要把握當下趕快做,不然就被別人搶去做。 只要給我們機會 我們就會繼續承擔! 后里的寶 金銀姊妹花 臺中 徐王嬌、陳王足 ○ ○ 026 ‧ ‧ │

027 2024.1 慈濟

028 每週五,郭芳蘭會提早抵達臺 中靜思堂長照站,先協助排桌 椅、用酒精擦拭消毒,中午再 為大家打餐。

029 2024.1 慈濟 王足婚後隨著先生 在后里糖 廠任職,入住的宿舍離 王嬌住家 不到一公里 姊妹倆更 親密了。 王嬌與先生賣菜、賣水 果,王足 說,﹁姊姊很疼我,知 道我孩子 多,生計 吃緊,表 面上要我 去 幫忙,其 實她每天 都算薪水 給 我。﹂ 王嬌急 忙補充 ,﹁她 很勤 快,她幫我們的時候更 多。﹂王 足又說,﹁是姊姊很照 顧我們! 姊姊是我的榜樣。一般 店門口租 給人家,一天也要好幾 千元,我 晚上去她店門口擺攤賣 臭豆腐或 賣甘蔗,姊姊不但幫我 賣,水、 電都用她的,也沒拿我租 金。﹂ 姊妹倆 像小女 生,彼 此讚 歎,相互感恩,看得出 王足很尊 敬這位姊姊,姊姊也真 心疼惜妹 妹。王足有六個女兒 王嬌有三 女一男, 養家重擔 其實不相 上 下,可是 姊妹情深 ,連進入 慈 濟,也相邀護慧命,一 同走菩薩 道。 智慧出招 先生反對變認同 王足年輕時,清晨 四點多就 出門去慈蓮寺拜經,回 家後在六 點前一定將先生上班的 便當打點 好;只不過先生不了解 ,擔心她 受騙,連帶也反對她參加 慈濟。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王足邀 請先生一 同去清水 聆聽上人 開 示,﹁你聽了如果覺得 不錯,慈 濟這條路我就繼續走; 假如認為 不好,從此我就不去慈 濟和慈蓮 寺了!﹂先生執意不肯 同行,王 足繼續懇求:﹁就這麼 一次,一 個晚上賭 我一輩子 ,你也不 要 嗎?﹂ 先生勉為其難上了 遊覽車, 整車只有司機和先生是 男眾;抵 達清水國中,禮堂已坐 滿了人, 他們被安排與一群帶著 孩子的婦 人,坐在後方的長板凳 上。王足 幾乎無心聽上人開示了 整個晚 上只是默默祈求菩薩, 希望有好 因緣,讓先生感動。 九十一歲的王嬌(左圖)獨自 搭公車來回后里聯絡處,沉靜 寡言的她總是默默付出。比她 小十一歲的王足(右圖)清晨 六點就出門,沿路回收資源, 少則用機車載 ,多則推車。 「快樂做、甘願做」是堂姊妹 身體硬朗的祕方。

030 回家後,先生不以 為然說: ﹁全場孩 子跑來跑 去,嘰嘰 喳 喳,什麼也沒聽到!﹂ 王足認為 先生是在 試探她, 於是出招 , ﹁雖然我是女性,說話 可算話, 既然你覺得不怎麼樣, 我不再去 慈蓮寺拜經,也 走慈 濟這條路 了!﹂沒想到先生回答 :﹁你要 去就去啊!我不會擋你了 !﹂ 她要先生證明是真 心支持, 請他回收糖廠的紙箱和 幫忙招募 會員,其實是希望有一 天夫妻能 一同走入慈濟。﹁如果 你願意的 話,我明 早就繼續 去慈蓮寺 拜 經,讓我們子子孫孫都 能平平安 安!﹂先生雖口頭上說 她得寸進 尺,不過 從那次之 後不再阻 擋 她,而且 幫忙招募 會員、做 環 保。 後來, 先生罹 癌,病 了三 年,一九 九五年往 生前,交 代 王足要全 心投入慈 濟;告別 式 前, 湊齊存款為他 捐榮董, ﹁已經幫你圓滿心願了 ,你放心 吧!﹂ 一九九七年,王足 受證慈濟 委員,兩年後堂姊王嬌 也受證, 從此姊妹倆攜手做慈濟 ,形影不 離相扶持 ,更多了 許多共同 話 題。 不說是非 是兒女心中的模 一九九六年,王嬌 的先生清 晨外出批貨,因車禍往 生。突然 失去至親的慟,大女兒 徐淑慧感 同身受, 勸慰媽媽 :﹁你愈 傷 心,爸爸會更不安心, 你一定要 把上人的法放在心裏面 ,讓爸爸 安心地走。把握我們身 體在的每 一天,善加利用; 體 不在的時 候,就沒有辦法再使用了 。﹂ 王嬌聽進女兒的話 ,收起悲 傷,更加勤快投入志工 ,受證後 還承擔醫療志工幹事好 多年。兩 個女兒徐淑慧和徐惠姈 ,自小與 媽媽很有話聊 後來也 成為慈濟 委員;在 兒心目中, 媽媽非常 有智慧,是孜孜不倦的 上人好弟 子,八十幾歲時更勇於 擔任協力 組長。徐淑慧說:﹁媽 媽從不惡 口,也不說人是非,這 是我們子 女永遠望塵莫及的地方。 ﹂ 有次有 位男眾 大聲對 她講 話,王嬌 靜靜聽完 後,毫不 動 怒,反過來小小聲地對 他說話; 從此,這位男眾對王嬌 只有﹁尊 敬﹂和﹁佩服﹂。徐惠 姈也說, ﹁我剛結婚的時候 偶 爾跟媽媽 抱怨與先生的互動,媽 媽常以不 同的思維,正向地勸導我 。﹂ 王嬌小時候受日本 教育,老 師教授漢文,也教英日 文,讓她 後來在勤修佛法、恭聽 上人開示 的路上毫無障礙。新冠 肺炎疫情 前,王嬌每天清晨天未 亮,騎著 摩托車去后里聯絡處, 與靜思精 舍同步﹁薰法香﹂。有 一天,她 摔了一跤,在志工勸慰 下,才打 消清早出門聞法的念頭 ,不過到 聯絡處做環保和香積, 擔任諮詢 志工,一樣沒有減。

031 2024.1 ○ 慈濟 二 二三年,后里聯絡 處近 三千坪的廠房,拓闢為 中區︽無 量義 法髓頌︾經 藏演繹排練 場 地,從二月中旬開始, 志工動員 打掃、修繕、布置、鋪 連鎖磚等 前置作業,廚房總是熱 鬧滾滾, 鍋碗瓢盆齊備,洗菜、 切菜、擺 盤、茶水、點心一樣不 能少,尤 其自四月底,每逢假日 湧入上千 人彩排的便當量,后里 的香積志 工清晨五點多就來準備。 香積窗口紀麗美說 :﹁王嬌 都是第一個到,比我還 早!﹂王 嬌的精進也讓負責排班 諮詢的張 季瑄很感動,九十歲的 高齡,照 常跟著大 家輪值; 新年度排 班 前,張季瑄先尊重王嬌 和王足的 意見,她們毫不考慮地 說:﹁只 要你給我們機會,我們 就繼續承 擔!﹂ 無論是環保、香積、諮詢、福 田、茶水,姊妹倆沒有一樣錯 過,深信要健康就要動。

032 ○○○ ○ 女中豪傑 上山下溪載回收 王嬌平素寡言,但 只要對人 說慈濟,話匣子就打開 了;王足 則是活潑、做事俐落。 二 年大林慈濟醫院啟用前 ,姊妹倆 擔任醫療志工種子,受 訓一個多 月;要去 林慈院前遇 到颱風 王足騎車往王嬌家的甲 后路上, 不時有高低起伏,加上 機車被風 吹得扭來 扭去,突 然機身一 偏 就跌入水坑,人也摔倒 了,嘴唇 擦傷,手麻但無外傷, 她以為沒 事,沒對姊姊說,還是 跟著搭火 車去嘉義。 抱著傷到大林慈濟 醫院,才 去掛急診,經陳金城醫 師診斷, 頸椎已傷到,安排住院 檢查。上 人知道後,親自打電話 來關懷, 還請兩位精舍常住師父 專程從花 蓮趕來探望。﹁我非常 感動、震 撼,第一時間受到上人 的祝福, 才能逃過一劫。﹂王足 發願,只 要能做就要做到最後一 口氣,才 能報答上人、精舍師父 的關心之 情。 王足受證後承擔環 保幹事, 駕駛小貨車上馬拉灣、 下溪底載 回收物,必要時,三噸 半貨車也 難不倒她。做環保是日 常,頸椎 受傷後,要她在家休養 兩、三個 月,哪閒得住?回家養 傷才一個 月,她不顧醫師的交代 ,過年前 夕,看到左鄰右舍把可 回收的資 源全清了出來 拄著柺 杖就去竹 林間,折下竹子當手杖 ,再把堅 硬的柺杖用來拖拉回收 物,硬拖 著回家,被來家裏探望 的志工撞 個正著! ﹁我左眼中風後, 才卸下環 保幹事,沒再開環保車 了!﹂勤 快的她,既然不能開車 ,就換去 環保站拆解區;戴上老花眼鏡後, 巧藝坊只要有針線工作 ,她也必 定到,﹁不受年齡影響 ,只不過 比年輕人車得慢一點而已 。﹂ 她們姊 妹都喜 歡做醫 療志 工,幾乎每個月都到大 林慈濟醫 院服務一週。王足說: ﹁去病房 和病人、家屬互動,讓 大家笑嘻 嘻的,很快樂!﹂王嬌 說:﹁他 們快樂,我們也快樂; 孩子也不 會障礙我,所以愈做愈 歡喜!﹂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院 方為了老 人家健康著想,暫停醫 療志工排 班,姊妹倆才捨下最愛。 球來就接 不因年長而畏縮 二 二三年十月二十五 日, 上人行腳至臺中,后里 組長塗淑 敏介紹姊妹倆:﹁她們 是后里的 寶,我們都尊稱她們為 ﹃金銀姊 妹花﹄!﹂ 當眾人請她們分享 時,王足 靦腆地說:﹁講話我不 會,能做 就很有福氣。還能做, 就要把握 當下趕快做,不然就被 別人搶去 做。最重 要的是上 人身體要 顧 好。﹂她請教上人,是 不是自己 做得還不夠,為什麼孩 子沒有跟 上做慈濟?上人慈悲地 對她說:

033 2024.1 ○ 慈濟 ﹁回家要感恩女兒們支持你來 做,還有師父說你很有福,她們 之後就會跟著你來做。﹂王嬌則 害羞細聲地說:﹁感恩上人創造 慈濟世界,讓我們有工作做!﹂ 環保、香積、諮詢、福田、 茶水,姊妹倆沒有一樣錯過,平 日一刻不得閒;每天四點多即起, 在家與靜思精舍同步做早課、拜 經,之後甩手、雙手交叉拍雙 肩,彎腰、抖身,動作一點兒不 輸年輕人。深信要健康就要動, 王嬌說:﹁感恩有慈濟,要不然像 我們這個年紀,能做什麼呢?﹂ 王足二 一七年接受心臟支 架手術,之後服藥控制。由於住 家離聯絡處近,清早六點就出 門,沿路上若有可回收的資源, 少則用機車載,多的話拉車去推 也要推回來;到了聯絡處就拔拔 草、掃落葉,志工尊稱她為聯絡 處的﹁土地婆﹂。 王嬌每週三必到環保站分類, 總是默默地做,做完就搭公車回 家,也不留下來用午齋。徐淑慧 說,﹁媽媽常說因為有慈濟,她 才能走出去服務他人。感恩上人 創造慈濟,讓我媽媽及阿姨從原 本整日埋首於柴米油鹽的傳統婦 女,走出有價值的人生。﹂ 王足用心清掃聯絡處的落葉, 志工尊稱她為「土地婆」。王 足發願,只要能做就要做到最 後一口氣,才能報答上人、精 舍師父的關心之情。

034 ○ ‧ ‧ ‧ 2023 特別報導 窮困匱乏、老病孤苦、天災戰禍…… 慈濟在全球的慈善足跡, 二 二三年底前,已經走過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 聞聲救苦是本分,進一步防貧止病、改善教育、翻轉弱勢; 更與國際間不同宗教組織合作馳援,互補互助, 讓大愛延伸得更遠、到達得更及時。 共善共好 整理 編輯部 圖片編輯 黃筱哲 插畫 徐淑貞 慈濟大愛行跡

035 2024.1 慈濟

036

037 2024.1 ‧ ○ 慈濟 老化臺灣 慈善有伴 二 二三年元月到十一月,各界向慈濟提報的個案統計超過一萬兩千件, 每月志工居家訪視、長期濟助逾十一萬戶次,居家關懷逾十八萬戶次。 慈濟慈善已有五十八年經驗,隨著臺灣社會高齡化、少子化趨勢與需求,更著重於「預防」概念, 即預防跌倒、失能、減緩老化與社會依賴等,是臺灣長照社福資源網中,不可或缺的民間輔助力量。 臺南東山區一戶門前,鄰里話家常; 偏鄉社區年輕人就業不易,年長者為 主要常住人口。 (攝影/黃筱哲)

038

039 2024.1 ˙ ˙ ˙ ˙ ○ ○ ○ ○ ˙ ○ ○ ○ ○ 慈濟 對象:六十五歲以上獨居長者、兩老相依;身心障礙者 項目:安全扶手、照明調整、改坐式馬桶、止滑措施、浴 缸拆除、無障礙坡道等設施改善,以及居家動線具潛在危 險因子評估與修繕 流程:村里長提報個案↓陪同志工家訪評估↓修繕施工↓ 視需要安排回訪關懷 統計:二 二 年起推動,二 二一年即超過兩千戶受 益;二 二三年元月至十月共二千一百三十九戶修繕完 工、志工動員共八千七百五十一人次 進階:結合慈濟於各縣市的長照關懷據點及環保輔具平 臺,讓長輩在熟悉的社區安老 扶一把 銀髮生活有保障 預估二 二五年,臺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兩 成,進入「超高齡社會」;慈濟二 二 年起於全臺村里建 構起為失能、獨居長者量身訂製的「安穩家園.美善社區」 專案,其中「居家安全改善」項目就是為了防滑止跌,避免 經意外發生。 過事前家訪評估,志工二 二三年二月來到臺南東山區一 戶長者家中安裝扶手;長者在旁觀看,並上前試用成品。 (攝影/黃筱哲)

040

041 2024.1 ˙ ˙ ○ ○ ○ ˙ SROI 輔具申請與 回收服務單 慈濟 流程:輔具回收↓消毒、維修、清潔↓分類庫存↓接受申 請↓檢修清潔↓提供使用者 環保輔具平臺二 一七年三月成立;二 二二年起以一縣 市一平臺提供輔具關懷,二 二三年十一月底統計,六年 來已寄送出七萬零五百九十二件,幫助四萬六千零九十一 個家庭 社會投資報酬率( ):所送出的輔具已為民眾節省逾 新臺幣四億元,經計算數值為八十一點一八,意即每投入 一元成本可產生八十一點一八元的社會 影響力。當中還不包含慈濟志工無償付 出及具備電工、電機專業志工所投入的 服務成本 環保輔具平臺助一臂之力 目前除了外島連江縣,慈濟在全臺各縣市均已設立環保輔具 平臺;志工回收輔具,整理後配送到有需要的家庭,減輕照 離顧者負擔。 島及偏鄉地區人口老化嚴重,隱藏著輔具需求。金門一處 古厝前,志工自貨車卸下各式輔具準備運送(左圖);於新 竹尖石鄉,志工示範電動代步車操作,鼓勵拄著柺杖的女士 日後可藉此擴大生活範圍(右圖)。 (攝影/蕭耀華)

RkJQdWJsaXNoZXIy MTI1Mjc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