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698期

慈濟月刊 慈濟 不只環說境說教育 而已 留學花蓮 ・慈大附中 靜思精舍糧倉 主題報農導禪生活 慈濟SDGs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DS Gs Tzu Chi Monthly 698 2025年1月1日出刊

以虔誠心,緩和天氣地氣, 培養愛心,扭轉眾生業力; 敬天愛地,惜福愛物護 , 念眾生恩,合 造福人間。 造福人間 證嚴上人 靜思晨語 靜 思 人 文 虔 誠 發 行 攝影 蔡中欽 面裡 慈濟月刊 慈濟 不只環說境說教育 而已 留學花蓮 ・慈大附中 靜思精舍糧倉 主題報農導禪生活 慈濟SDGs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 攝影/蕭耀華

1 2025.1 ○ ○ Florence Moloko SDGs 二 二四年歲末 ,節氣跨過 ﹁冬至﹂邁 向﹁小寒﹂ , 從最短白晝進入一年最 冷時節; 上人也再次行腳,主持 第二梯次 歲末祝福與授證典禮。 邁入二 二五年,即將迎接農曆 年關,然 而,上人 不談年關 ,總是強 調 ﹁秒關﹂,提醒眾人警 惕分秒流 逝,因為一切成就都源 於點滴累 聚,萬不可輕忽細微。 這次歲末祝福,有 二十五個 國家地區志工返臺受證 ,並且與 上人溫馨敘話。宏都拉 斯志工轉 機加 航程,一趟路高 達五十七 小時;南非佛羅倫 斯︵ ︶師姊有恐高症,克服障 礙來與上人見面,她為 社區孤兒 供餐十餘年,發願不讓 任何孩子 餓著肚子入睡。 二十三 位來自 土耳其 的志 工,大部分是滿納海國 際學校教 職員;他們在敘利亞內 戰期間避 居鄰國土耳其,飽嘗難 民身分的 苦楚,得緣遇上慈濟; 正因為苦 過,所以也發願服務苦 難眾生。 就在來臺參加海外培訓 委員慈誠 精神研習營隊期間,敘 國阿塞德 總統失去政權,十三年 漫長內戰 倏忽結束;中學校長穆 尼爾說, 敘利亞現 在已經是 個自由的 國 家,他們也不再是難民 ;他感恩 臺灣、全世界為滿納海 國際學校 所募的每一分錢,幫助 敘利亞孩 童在流離期間依舊可以讀 書。 在編輯本期﹁衲履 足跡﹂專 欄,從上人對於教育志 業體主管 同仁的談話中,再次重 溫慈濟的 教育理念 :﹁慈濟 辦學不為 營 利,而是至誠地要成就 人間的希 望。﹂﹁我們對學子 負責任, 教導他們 利益人間 ;要利益 人 間,就要 發揮覺有 情的菩薩 精 神。﹂﹁我們要輔導孩 子的生命 價值觀,發揮愛的能量 ,凝聚善 良的﹃人氣﹄,調和失 衡的天氣 與地氣。﹂ 無論是 戰火無 情或環 境惡 劣,可說皆源於貪欲難 息 為一 己之私爭 奪,或貪 圖享受、 消 耗資源。本期 慈濟 系列報 導,闡釋 ﹁環境教 育﹂的重 要 性,也看到慈濟人在致 力人類永 續的各種創意作為,期 待利益社 會與友善大地的願景不 要流於空 談。 慈濟每一個慈善行 動,也顧 慮著行動背後的意義、 影響及其 永續之道。例如各地靜 思堂,先 後申請並獲行政院環境 部認證為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慈濟各 志業這幾年也陸續獲得 環境教育 獎項,以行動來證明環 境永續人 人有責且人人可行。 珍惜分秒,疼惜環境 副總編輯 編者的話

2 Tzu Chi Monthly ‧ 11259 8 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 【慈濟月刊 歡迎投稿】 投稿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 號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 ︰ 心 靈交流道 我是莫三比克螢火蟲 來到臺灣參加慈濟 海外培訓 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有機會參觀環 保站,看到很多環保志工 跟我做 一樣的事,非常高興;以 前我回 收紙類,別人小看我,但現在我知 道做環保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十二年前,岱霖師 姊走入馬 普托馬夏奇尼,我們都 覺得很奇 怪,為什麼她要來這裏 ?因為這 是一個很危險的社區。 我們聽說 東方人什麼動物都吃, 很害怕,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趕 她走,但是 她沒有放棄,不斷來關 懷;直到 有一回她 的師兄傅 迪諾跟著 來 了,我們才 放心自己 不會被吃 掉。岱霖幫助我醫治我 的腳,還 帶來我們沒 看過的﹁ 電腦﹂, 在裏面看到上人,教我 們愛護環 境,資源回收,化廢為 寶,還有 很多我們沒有學過的觀念 。 兒子往生後,我扶養 六個孫 子,向學校回收廢紙、去木炭行回 收炭渣 加水揉成球、擰水曬乾, 能生火燒飯給孫子吃。兩年多前, 我開始賣木炭球,生意很好,比起 買木炭只要四分 之一的錢,就足 夠一天使用。我把收 入的一半存 竹筒助人;跟志工訪視時,如果案 家需要,我就主動送木炭 球給他 們。社區志工也一起來做木炭球, 賣一顆就存一元莫幣, 村裏一個 月可以存一千多莫幣幫助人。 以前我總是自怨 自艾,覺得 年紀大了,腳又不舒服, 可是當 我專心去想要怎麼幫助 更多人的 時候,我的腳就好了, 而且常常 笑,我現在覺得我好年 輕啊。許 多文具店或學校打電話 給我,說 要送回收紙來,他們不 喊我的名 字,而是叫我﹁螢火蟲 ﹂,因為 我和他們分享上人的法 ,我們每 個人都是螢火蟲,聚在 一起就能 照亮別人。我發願把社 區變得很 乾淨,把每個社區變成螢 火蟲! 莫三比克 艾達 (蔡岱霖翻譯 李秀玲整理) 我的家鄉,緬甸金耳環村 我十五歲時,父親 烏善丁與 慈濟結緣, 後來也成 為慈濟志 工。我所居住的金耳環 村,有幾 百年歷史了,但因為貧 窮,一直 沒有外人來;慈濟人從 馬來西亞 和仰光而來,也改變我 們世世代 代的命運。 慈濟人帶動日存 一把米,鼓 勵用竹筒 歲月的精 神來幫助 鄰 居,大家力量結合起來 濟貧,有 多餘的就用來建設村 莊,後來還 能援助臨近村莊。

3 2025.1 ○ ○ ○ 慈濟帶動基礎建 設,包括援 建水泥路、安裝太陽能 板,使村 莊從泥濘與黑暗中改變 ;志工也 在村裏設立聯絡處和 課輔班,讓 孩子們有 機會學習 英語和靜 思 語。我們的村落太偏遠 ,感恩師 公上人讓慈濟人想辦 法,在仰光 說服優秀的老師來教書。 小時候聽村裏長 輩說,早年 發生過一場火災,但是 因為消防 車進不來,大家只能眼 睜睜地看 著整個村子燒得連一根 柱子都不 剩。路修好後,不只牛 車、三輪 車,消防車、救護車都可以進來, 村人生病也可以去醫 院就醫。現 在家家戶戶都有電,父 母們也重 視教育,送孩子去上學。 以前,我認為做慈 濟是大人 的事,後來父親鼓勵我 參與慈善 訪視,漸漸了解﹁見苦 知福,惜 福再造福 ﹂的意義。 我們家務 農,常受天災打擊,我 很了解農 民的困難;我半工半讀 在仰光完 成大學課業,成為村中 兩位大學 畢業生之一。來臺灣受 證慈濟委 員後,與爸爸 樣是上 人的弟子 了,我發願做好本分事 ,做好慈 濟事,生生世世追隨上人。 緬甸 蘇芯安 我還有雙手和一張嘴 我不能行走,不能 控制大小 便,上下車也要人幫 忙,但這些 無法阻撓我想做 的事情 ──二 二四年十二月,我從馬 來西亞來 到臺灣受證為慈誠隊員。 我原本從事餐飲 業,二 二 年意外受傷癱瘓。那一 跌,跌 了我的人生、跌了我的 事業、我 的行動能力。太太的付 出,激勵 了我不能再消沉下去; 沒有想到 無常再次敲門,心臟病 將太太帶 走,兩週 後,孩子 被確診過 動 症。我覺得天已經塌下來 了。 我做生意時,利 益排第一, 把錢看得比命還重,很 不認同姊 姊在慈濟 當志工。第 一次去吉 隆坡靜思堂,坡道前 ,一位婆婆 要幫我推輪椅上去,我 加上輪椅 是一百多公斤,我問她 怎麼推? 婆婆說她可以的。那分 心意打動 我,讓我覺得慈濟好像是一個家。 一次和花蓮本會 連線分享, 上人跟我 說:﹁你 不要放棄 , 要用你的 生命來感 動別人的 生 命。﹂當時我不明白上 人的話, 後來志工帶著我去訪 視,我和一 位癌症個案說了自己 的故事,他 說:﹁師兄,當我聽到你的分享, 我覺得我的問題不是問題了。﹂ 剎那間,我明白 了!我還有 雙手和一張嘴可以用。 我參加培 訓,去做上人要我做的 事;我上 大學修社工課、心理學 ,去學身 障駕駛,因為我想幫助 人,我需 要學會更多事。今天我 走出來, 希望別人 也走出來 ;沒有人 看 到,我也會自己爬起來 ,因為上 人沒有放棄我!如今我 可以很驕 傲地說,我是慈濟 ! 馬來西亞 黃觀進

4 Tzu Chi Monthly ——— ——— ‧ S D G s ——— ‧ ——— ‧ ‧ ‧ ——— ‧ ‧ ——— ‧ ‧ ——— ‧ ——— ‧ ——— ‧ ——— ‧ 30 32 60 54 28 24 8 6 1 12 44 慈濟多元化推廣環境教育,關渡靜思堂舉辦環保防災教 育展,展現寶特瓶經環保站回收整理,後續製成瓶磚、 瓶片、酯粒、織紗到成為布料的歷程。(攝影/蕭耀華)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8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1967年7月創刊‧2025年1月1日出版 第698期 發行人/釋證嚴 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 合心精進長/姚仁祿 慈濟期刊部主責長/何建明 副總編輯/呂祥芳 編輯/李秀玲、葉又華、蔡嘉琪 採訪召集人/李委煌 撰述/葉子豪、周傳斌 攝影召集人/蕭耀華 攝影副召集人/黃筱哲 攝影/顏霖沼 美術指導/邱宇陞 美術設計/歐陽琬茹 數位主編/楊舜斌 數位編輯/黃若欣 感謝 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製版 繪畫志工/黃逸樵 溫牧、蘇芳霈 校對志工/簡素珠、林美枝、張素卿、陳輝明 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期刊部 Printed in Taiwan 電話:(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讀者索閱電話:(02)28989000轉1165 傳真:(02)28989966 Tzu Chi Monthly 6 9 8 2 0 2 5 0 1 0 1 DS Gs Tzu Chi Monthly 698 2025年1月1日出刊 耶誕節是天主教國家菲律賓非常重要的節日,多年 節前夕走入社區報佳音,為了「安心修繕」募心募 聲唱出歲末年終的感恩,打開手機燈光宛如黑夜中 報以祝福。有學生表示,以往報佳音收到住戶給的 是去幫助弱勢長者與貧困家庭,內心卻更加喜悅。 (攝影/蕭耀華 撰文/江季芳 報佳音、傳好事 01-cover_.indd 1 ○ 1 1 ISSUE 698 編者的話 珍惜分秒,疼惜環境 無盡藏 傳 私大愛,濟世間苦難 證嚴上人 慈濟誌 天下事 整理 編輯部 慈濟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撰文 葉子豪 盤點、轉型、碳排放零成長 口述 劉效成 撰文 葉子豪 親師生 坦白話 志為人師的提起與放下 撰文 李秋月 插畫 鍾庭嘉 生命的禮物 讓愛陪伴到最後 口述 沈煥庭 整理 楊士杰、藍明姮 農禪生活 志學大愛農場 精舍糧倉 感恩天地餵養 撰文 釋德澡 主題報導 留學花蓮 慈大附中 撰文 周傳斌 從學生走向人生 這堂課沒有標準答案 撰文 周傳斌 暖似春陽 我們不只是一所學校 撰文 李玲惠 目錄 慈濟月刊 慈濟 不只環說境說教育 而已 留學花蓮 ・慈大附中 靜思精舍糧倉 主題報農導禪生活 慈濟SDGs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二 二五年

人醫之愛 我願為花蓮多助一分力 牙醫師的接棒與傳承 撰文 張麗雲 慈善臺灣 手足相依 老宅風雨無憂 撰文 吳秀玲 攝影 林根本 人物誌 母親與我 撰文 張麗雲 攝影 顏霖沼 聞思修 見苦知福,分享幸福 撰文 吳志怡 攝影 楊文輝 人品典範 醫療志工領隊 帶著心願再回來 撰文 呂榮浩、張淑宜 書訊 《毫芒微光一念間》 伊人衣情 常在我心 撰文 靜淇 百川歸海 只念恩不說過 撰文 林建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撰文 釋德 【時時念感恩】只要前一秒鐘能平安過去,就值得說感恩。 【人類共同的生機 保護環境不分地域或國家,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要共同延續生機。 ——— ‧ ——— ‧ ‧ ——— ‧ ‧ ——— ‧ ‧ ——— ‧ ——— ‧ ——— ‧ ————— ‧ 66 93 72 76 84 82 88 92 1. 掃描左方QRcode 數位閱讀《慈濟》月刊 2. 《慈濟》月刊免費贈閱 歡迎到各地慈濟會所取閱 3. 如需定期郵寄到府 酌收 1年份郵資NT$165元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專案捐款 安美計畫 長者關懷、教育扶助、翻轉非洲、全球難民關懷、 愛在佛陀故鄉、敘利亞難民學童慈善教育支援計畫等 ▎一般捐款 慈善:臺灣慈善、國際慈善、大愛共善 救拔苦難 醫療: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 教育:慈濟學校財團法人 人文: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贊助人文志業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 名: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請指定用途: 1. 隨喜助印《慈濟》月刊或《檀施文庫》 2. 每月捐助 100 元(一年 1200 元)以上,加 入「慈濟道侶檀施會」,每兩個月可獲贈一 本《檀施文庫》出版品 3. 參加「大愛之友」贊助大愛電視 慈濟基金會誠摯邀您加入慈濟會員 您的捐助,照亮他的未來,定期定額或單筆隨喜,共造福緣 慈濟月刊 取閱方式

6 Tzu Chi Monthly —— ○ 無盡藏 十二月歲末祝 福與慈誠委 員 授證,看到二 十幾個國 家 地區的慈濟人回來 了;有的相距 千萬公里,花了五十 幾個小時、 轉機三個國家才到 臺灣,不惜辛 苦,有緣相會。有些語言不相同, 但是溫馨分享時,看到他 們在臺 上的表情、發出的聲 音,我雖然 聽不懂,但我很歡喜,因 為他們 心中有愛,選擇了一條正 確的道 路,我相信是最快樂 有福 人。 授證時,每位菩薩 走過我面 前,我總是會說:﹁祝 福你,要 精進喔!﹂看到每位慈 濟人,我 都是心念 ﹁感恩﹂ 。天下苦 難 人那麼多, 一個人如 何能幫助 得到?我感恩慈濟 人 你我有 緣,你走近我的身邊, 也貼近我 的心,不分宗教、不分 國籍,我 們共同一個使命,為人 間所需來 付出,一起幫助更多需要 人。 慈青學 長來到 我面前 說: ﹁上人,您的孩子回來 了。﹂聽 到這句話,多麼貼心啊 !我也是 佛陀的孩子,傳承佛陀 的志業, 傳無私的大愛,濟世間 苦難。 二千五百多年 前,佛陀出現 在人間,他貴為太子,一 個國家 的繼承人,但看到城外民間疾苦, 和自己在 皇宮裏的 生活完全 不 同,決定放棄王位,去追求真理。 覺悟以後,也希望 人都 有正確 的理念,了解生命的來源與價值, 知因、知緣、知果、知報,知道如 何開展智慧、如何為來生集福。 佛陀給予人間豐 富的智慧, 我一直在想如何回報佛 恩。星馬 慈濟菩薩知道師父回饋 佛陀故鄉 的心願,這幾年來一波 接一波、 傳無私大愛,濟世間苦難 佛陀的愛遍虛空法界,我的心願也是無窮盡,一個 人做不到,人人會合就有力量; 這一生做不到,我還要有來生;生生世世與大家結 好緣,共同造福! 證嚴上人 主講 編輯部整理 黃逸樵繪圖 二 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至十六日

7 2025.1 ○ ── 一群接一群,踏進尼泊 爾和印度 貧窮的村莊,濟貧、義 診、建大 愛村、舉辦職訓、建設 學校。感 恩這一大群菩薩發大心 會合為 佛陀故鄉造福。 時常想到窮困國家 貧苦人的 生活,實 在很心疼 。乾旱的 地 方,連一枝草都長不出 來,何況 耕種五穀雜糧;人要去 取水,水 質汙濁,沿途也有動物 傷人。辛 巴威的朱金財居士從二 一三年 起,新建和修復共兩千 餘口井; 每週一到週六都要提供 午餐,每 天約有一萬七千人依賴 這一餐。 常想這一、二十年來, 他是如何 堅持下來?跟我們有緣 的、能拿 到米糧的人又有多少呢 ?還有我 們沒有看 到、也給不 到的苦難 人,到底有多少? 每天晚上看國際 間大事,氣 候變遷、天災很多;還 有些國家 陷入危機, 心不平和 ,你爭我 奪,人民不得安寧,苦 在危危不 安。我心裏很悲也很痛 ,為什麼 人與人之間這樣的分歧 ,相爭相 鬥;沒有和平的日子, 就算擁有 萬貫錢財也完全沒有價值 。 大地生機繁榮,五 穀雜糧充 分,供應人類生活沒有 問題;只 要人心有愛,彼此勉勵 ,相互祝 福,開闊包容,沒有隔 閡,世界 就是天堂、就是淨土。 五十多年前,慈濟 草創時期 很艱鉅、很困難,不過 總是想: 是自己的發心,自我勉 勵堅持下 去。漸漸地,心靈的呼 聲,大家 聽到了;看到了有意義 好事 也湧了上來。微小的﹁ 火金姑﹂ 發出微光 ,就像信 號,會合 成 群,在黑夜中一閃一閃 ,成為人 間美事。 每位慈濟人的家 庭背景、事 業職業都不同 各有生 活規則, 但都按照佛陀所說法, 不是隨著 社會生態懵懵懂懂過日 子,而是 有目標、有方向,彼此 相牽、相 帶、相惜,共同度化眾生 。 我自我盤點,來人 間有什麼 價值?我跟大家說:﹁有價值!﹂ 最初那一念 愛與善,大愛的 心打開了,善的方向 抓直了,一 路走過來都沒有 後悔。每一天, 我所說的話大同小 異,就是因為 從開頭方向就定了,沒有偏差。 佛陀的愛,遍虛空 法界;我 的心願也是無窮盡,這 一生做不 到,我還要有來生;但 如果來生 一個人太孤單,哪怕有 再大的心 願也做不了事,我一定 要生生世 世跟大家結大好緣,你 們這一生 做慈濟,肯定你我來生 同樣也是 做慈濟。 一個人的力量做不到什麼事, 也不要擔心自己 的力量不夠,人 人愛的能量會合 起來,沒有事做 不到。幫助人的人是最快樂的,造 福的人生最有福!

8 Tzu Chi Monthly Taiwan ● 2 0 1 5 10 30 53 12 15 20 25 2 6 ● 17 T C S A 2022-2023 NGO 12 11 ● 113 Buying Power 12 6 ● GCSA — 11 20 ● 9 12 6 7 ○ 1 11 15 11 21 12 ‧ 慈善 醫療 教育 人文 提報個案 13,725 件 長期濟助 123,719 戶次 急難補助 15,149 件 居家關懷 187,791 戶次 天下事 慈濟誌 臺灣 慈濟 年在土耳其創建 的滿納海國際學校即將屆滿 周年,陪伴超過 萬人次難民 學童,文憑受到美國教育認證 機構與土耳其政府認證。 生 以《古蘭經》與「靜思語」創 作 幅畫,並在慈濟人文志業 中心舉辦特展 ( 月 日 〜 年 月 日) 第 屆 台灣企業 永續 獎,《慈濟基金會 年永續報告書 》獲企業永續 報告獎最高榮 譽白金獎,也 是 與政府類唯一 白金獎 ( 月 日) 慈濟基金會榮 獲經濟部中小 及新創企業署「 年 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採 購獎勵」採購獎首獎、多元響 應獎雙項肯定 ( 月 日) 慈濟基金會以「慈濟青年伴學 計畫促進社會 共融與國際交 流」,獲 全球企業永續 獎「社會共融類 社會共融領 袖獎」肯定 ( 月 日) 第 屆慈濟論壇以「善經濟: 永續、均富、共善」為主題, 於新店靜思堂舉辦,產官學界 發表專題演講及研討 ( 月 、 日) 二 二四年 ~ 月 臺灣慈善數據 整理 編輯部

9 2025.1 ● 12 3 ● 6 18 12 6 ● 7 11 29 ● 9 12 19 ● 12 12 ● 29 11 30 居住環境改善 492 件 助學 6,411 件 發放應急慰問金 2,848 戶 關懷災害意外 24,804 戶次 動員志工逾 43,609 人次 臺北慈濟醫院張淑惠個管師於 長照服務領域中深耕鄰里、用 心服務長輩,獲頒衛生福利部 「第十屆社區金點獎」的「金 點英雄獎」 ( 月 日) 慈濟基金會長 照推展中心「 關懷全臺獨居長者」活動進入 第 年,啟動全臺 間慈濟居 家長照機構訪視團隊,前往照 顧個案家中慰問,並致贈長照 據點長者編織的「毛帽圍巾套 組」 ( 月 日) 慈濟基金會捐贈 新竹縣偏鄉 原鄉鴻海數位健 康設備,於 新竹靜思堂舉行 說明會,嘉 惠尖石 鄉、五 峰鄉、 關西 鄉、峨嵋鄉、北 埔鄉、寶山 鄉及橫山鄉等 個衛生所 ( 月 日) 臺中大肚區連鎖超市倉儲工地 大火,造成 人罹難。龍井、 清水、沙鹿、梧棲志工動員支 援搜救,考量天氣寒冷,志工 提供警消人員薑茶熱食,並準 備福慧床及毛毯,供上百位救 災人員輪流休息使用;罹難者 遺體陸續接出火場,慈濟人陪 伴在場家屬 ( 月 日) 慈濟慈善、醫療、教育志業與 國立中正大學 簽訂合作備忘 錄,在學術研究、實務應用、 教育資源有更多 的搭配與支 援,為培育優質人才而努力 ( 月 日) 第 屆亞洲電視大獎於印尼雅 加達頒獎,大愛 電視大愛劇 《打怪任務》黃瀞怡獲得最佳 女配角 ( 月 日)

● 11 28 15 10 3 5 0 0 2 0 2 5 1 11 28 12 6 ● 11 6 5 5 0 0 5 4 4 5 0 93 11 20 23 ● 9 64 9 28 10 2 6 9 1 7 3 3 2 5 2 0 3 0 7 1 2 0 3 15 2 3 5 5 10 7 27 11 15 25 Malaysia Philippines Myanmar 10 Tzu Chi Monthly 月 日全國雨澇成災,超過 萬人緊急撤離,是近 年最嚴重 水患;重災區為吉蘭丹州、 登嘉 樓州、吉打州,慈濟前往政 府安 置中心、 收容受災 者的寺廟 關 懷,提供約 戶毛毯、福慧 床、糧食及日用品等物資應 急, 並設置醫療站提供協助; 年 月起進行第二階段發放 ( 月 日 〜 月 日) 呂宋島北部卡 加延省 月連續 被 個颱風襲擊, 超過 萬戶 受災;志工奔波 公里抵達 重災區, 天內完成勘災與 發 放, 戶獲贈大米與生活 物資 並補助 戶房屋全倒家 庭建材費用 ( 月 〜 日) 月初全國 個鄉鎮因摩羯颱風 嚴重受災,慈濟 月 日至 月 日到重災區之 一的首都那比 都勘災,於德貢 鎮分兩階段展 開援助,帶動以 工代賑清掃家 園共 人次;援建及修繕 房屋 戶、修建村莊聯外主要 道路 公尺;發放祝福金 戶、學童文具 位 及糧食、種子、熱食、廚具、學 校電腦設備等;援助 個村莊共 戶 ( 月 〜 日、 月 〜 日) 馬來西亞 菲律賓 緬甸

● 11 6 7 3 Zimbabwe ● COP29 11 11 22 Republic of Azerbaijan ● 12 35 12 21 USA 11 2025.1 乾旱加劇糧荒,政府計畫 捕殺大象分 食;慈濟守 護生命, 月下旬起分成 兩階段,陸續發放 百公 噸玉米粉 共計救援 個 省、約 萬戶受益 辛巴威 慈濟基金會 代表出席 於亞塞拜然 首都巴庫 舉辦的聯合 國氣候變 化綱要公約第二十九次 締約方會議( , 簡稱聯合國 氣候變遷 大會),參 與周邊論 壇,與各組織交流 ( 月 〜 日) 亞塞拜然 慈濟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個 分支機構 ――美國慈濟志 業 月屆滿 周年,期間 除了舉辦志工精進營外, 也發行《 家譜》系 列叢 書;為表揚慈濟對美國社 會的貢獻, 月 日白宮 亞太裔代表張克塵代表美 國總統拜登致贈賀函 美國

環境教育已成當代必修課,慈濟不只說說而已 三部行動環保教育車,二二五年上半年預約已滿,開放「候補」; 多間靜思堂正在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國家認證; 並廣邀學子們加入環保防災勇士 賽,第四屆熱烈展開中!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慈濟 撰文 葉子豪(慈濟月刊撰述)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來到汐 止長安國小,學生手中各項 行動標語是回收材料所製。 (攝影/蕭耀華) —— ○ PK DS Gs ‧

14 Tzu Chi Monthly R ○ ○○ KOKO ○ S D G s X 氣候行動 負責任的 消費及生產 水下生命 陸域生命 什麼東西不要 用?免洗碗 筷 跟一次 性的消 耗用品 。 好,那我問你們,我們 一年用掉 的飲料杯,可以堆出幾棟 ⋯⋯﹂ 慈濟志工曾秀旭還 沒把題目 講完,反應快的同學們 ,就迫不 及待地把 答案講出 來。在帶 動 ﹁環保五 ﹂時,曾秀旭先讓好 動的小朋友們發洩精力 幾秒鐘, 接著請大家舉起雙手跟 著念出: ﹁不用、少用、重複用 、修理再 利用⋯⋯﹂ 這是慈 濟行動 環保教 育車 ﹁淨零未來館﹂,來到 新北市汐 止區長安國小巡展的熱 鬧景象。 儘管空間條件不比室內 展區,但 重點一樣 不少,舉 凡﹁淨零 四 大轉型:生活、產業、 能源、社 會﹂以及自然碳匯、人 工碳匯的 介紹等,都能一目了然 。教育車 由舊貨櫃改裝,志工們 只要經過 三小時的講習,就能按 照簡明的 看板圖文、短片,對中 小學階段 的孩子解說環保、淨零、 永續。 長安國小長年與汐 止慈濟志 工互動,得知有此﹁神 器﹂後, 就早早提出申請,並提 供鄰近校 門口的空地安放。在為 期一週的 展期中,不僅各年級師 生分批參 觀,進行環境教育,就 連進入學 校的家長、廠商、鄰里 鄉親,也 可一起來聆聽體驗。 自一九八 年代,到二 五年員山 仔分洪道 完工啟用 的 二十多 間,長安國小每 逢強颱 必淹水;許多上了年紀 的汐止慈 濟人及北 部慈濟志 工,都曾 進 入長安國小校園,一鏟鏟 清淤復 原。 記取災 害高峰 期的歷 史教 訓,校方至今都還把行 政處室及 電腦教室設置在三樓以 上,以防 校務因洪災而癱瘓,並 特別重視 環保、防災教育。﹁我 們的運動 會、園遊會都會來一千 多人,如 果能透過活動做結合, 會有更大 的影響效應。﹂校長包 志強如是 期盼。 身體力行 永續人類未來 除了﹁淨零未 來館﹂,慈濟 還有﹁ 的淨零綠生活館﹂, 以及二 二四年十一月剛啟 用的 ﹁ 涵蓋 範圍 【慈濟行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報導

15 2025.1 ○ ○ ﹁循環經濟館﹂。目前這三部行動 環保教育車,預約的行程 已排到 二 二五年中以後,還有許多 機 關、學校在 候補﹂。 為什麼環境教育在 臺灣,會 有如此龐大的需求呢? 這或許可 以從二 一一年說起,政府六月 正式頒布︽環境教育法 ︾,成為 關渡靜思堂環保防災教育展, 參訪同學吸收循環經濟等永續 知識,留下童趣身影。 (攝影/蕭耀華)

16 Tzu Chi Monthly 小辭典|環境教育 ● 2011年政府實施《環境教育法》,而聯合國2016年始推動17項永續發展目標。因此現行環 境教育雖仍以「環境」為名,但內容已包含永續發展 ● 環境教育在108新課綱中分為五大主題――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 治、永續資源和能源利用 ● 依環境教育法規定,公務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 計超過50%之財團法人,其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參加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課程

17 2025.1 ○ ESG ○ NEED ○ R ○ 全球少數實施環境教育 專法的先 行國度。 根據環教法規定, 高中以下 學校的學生及教職員, 每年都要 接受至少 四小時的 環境教育 課 程;加上一 八新課綱,將環境 教育的核心素養納入中 小學教育 內容,以 及社會對 永續發展 與 的要求日益提升,教 育界與 社會人士對環境教育, 或稱永續 發展教育的需求 也就 更加急切 了。 為了幫助教師提升 環境、永 續、防災方面的教 學 能,慈濟 基金會與嘉義縣政府合 作,於二 二四年十一月,會同嘉 義縣教 育處,對 縣內的中 小學教師 舉 辦﹁嘉義縣 融入校訂課程 撰寫工作坊推動計畫﹂ 。這是慈 濟自一九九 年推動環保志業及 環境教育以來,首次與 政府單位 合作,對現職教師進行 三場次的 ﹁工作坊﹂訓練課程。 負責授課的講師, 是榮獲國 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優 等獎的慈 濟基金會專員陳哲霖。 他自電信 業退休後才接觸環保, 取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 與環境教 育研究所碩士學位;儘 管年紀相 當於現職老師的叔伯, 但他的環 境教育教學始終堅持﹁ 簡單、有 趣、有用﹂,還傳授許 多口訣與 遊戲,幫老師們寓教於 樂,讓孩 子們容易學習。 ﹁人類的永續,是 校長到學 生都要清 楚的事情 。慈濟有 慈 善、有環保,如果環保 、環境教 育沒有做在前面,後面 就有救不 完的災。專家警告,氣 候變遷繼 續惡化,人類的文明將 終結。即 使你教再好的學生,工 作再好、 賺再多錢,有幾棟豪宅 ,都可能 像夏威夷大火一樣,一 夕之間變 成零。﹂ 陳哲霖 以慈濟 人從事 國際 賑災時,親眼見證的驚世 災情為 例,語重心長地建請參與 研習的 老師、主任,不要再分 環保、永 續的教學該由哪一個處 室負責, 每位師長 都要承擔 起教育的 責 任,而且身體力行帶 動學生,把 所學的知識實踐在生活中 。 老師做到 學生跟著做到 在環教達人帶動下 ,各校師 長暫時放 下了繁忙 的校務、 教 務,動手做、玩遊戲。 與時俱進 的環境教育知識,加上 簡單有趣 又實用的遊戲教材,讓 慈濟開設 的工作坊課程 成為嘉 義縣教育 人員的熱門培訓課。 就內容而言,慈濟 的環境教 育課程可謂溫故知新, 因為很多 重點如十七項永續發展 目標、環 保五 、氣候變遷等,早已列 入 二 二四年,行動環保教育車 參加嘉義市科學一六八教育博 覽會,導覽志工與參訪師生透 過互動、解說,收穫滿滿。 (攝影/蕭智嘉)

18 Tzu Chi Monthly 學校課程內容,講過、 教過了。 但是把自己歸零,學習 新教材教 法後,老師們就能在教 育現場發 揮得更好。 ﹁今天 的研習 讓我收 穫很 多。像那個﹃氣候時鐘﹄,是我以 前不知道的;我們如果 帶孩子去 看,他會有感覺的,因為 它是連 秒都在動的。﹂嘉義縣竹崎鄉桃源 國小教導主任呂淑女, 分享以身 作則帶動的經驗。畢 業旅行時, 師生來到羅東夜市,呂 淑 自備 保溫罐,同學們也帶上慣 用的容 器,把想吃的佳餚裝起來 帶回旅 館享用 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因為我這樣做, 所以要求 孩子們的時候,他們就 很自然跟 著做。﹂呂淑女表示, 行動是要 讓學生打從心裏覺察 真的願意 慈濟為嘉義縣中小學教師開辦 工作坊課程,在陳哲霖(中) 帶領下,學員用口訣搭配遊戲 將永續知識化繁為簡,並可在 教學中應用。(攝影/黃筱哲)

19 2025.1 SDG4 ○ ○ SDG12 ATV ○ Run 才能做到。﹁當你覺得 減塑、愛 護地球很重要,對這個 環境有感 覺,各種方法自然就會出 來。﹂ 國家認證 靜思堂小學堂 從聯合 國十七 項永續 發展 目標的內 容來看, 環境教育 是 ﹁優質教育﹂ 中不可或缺 的一環, 其細項目 標就明確 宣 示:在二 三 年以前,應確保 所有學習者,獲得促進 永續發展 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目前臺灣環境教育 的內容, 較為偏重保育環境生態 、應對氣 候變遷, 但能發揮 多大的影 響 力,則有賴受教者上完 課後,在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方面的實踐程度。 為了讓更多學子與 社會人士 了解環境問題、永續發 展 慈濟 除了讓較具規模 環保 站具備展 示教學、 實作體驗 功能,成 為 ﹁環保 育站﹂外,也 以高標準 優化各地靜思堂的設備 條件、展 覽水準,爭取成為符合 國家標準 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目前 高雄靜思堂及臺中靜思 堂已通過 認證,北部的關渡、雙 和等靜思 堂,則正在準備申請中。 以高雄靜思堂為例 ,內部有 三個教育館區,其中﹁ 低碳生活 館﹂及﹁氣候變遷館﹂ ,幾乎是 每個環境教育場所都會 展示的主 題;較為 特別的是 ﹁慈悲科 技 館﹂,展 出的福慧 隔屏、福 慧 床、急難救助淨 水艇、 全地 形工作車等 都是慈濟 ﹁現役﹂ 的賑災救助用具。 ﹁慈濟 的亮點 就是慈 悲科 技,輔導單位曾說,如 果不申請 這項的話,可能提早半 年就通過 了,可是我們把它堅持 下來。﹂ 主責認證作業的慈濟基 金會專員 陳哲霖回憶道。 臺中靜思堂一樣是 三個展館 的配置, 其中﹁友 善大地館 ﹂ 內,展出九二一地震的 歷史紀錄 及相關科學知識,搭配 ﹁開創永 續生命之路﹂的課程 可以讓國 中小學生學到應對地震 災害的常 識;見識﹁綠建築﹂的 理念如何 落實在災後建置的大愛 屋、希望 工程學校,達到通風、 綠化、回 收再利用的效益。 關渡展場 高規格高人氣 在慈濟現有已認證 及﹁準﹂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中, 位於關渡 靜思堂的﹁環保防災教 育展﹂, 無疑是人氣最旺的展區 。自二 二四年十月開展以來, 每週有各 級學校師生進行校外教 學。在聽 完簡報開始進場﹁玩﹂ 之前,主 持人特別提醒同學們, 把外套脫 下來放在椅子上,﹁因 為待會兒 一定會流汗。﹂ ﹁環保防災教育展 ﹂展區總 計有十個 關卡,除 了靜態的 看 板,還 虛擬實境、跳 舞機、防 災 等互動設施。在 ﹁地球發

20 Tzu Chi Monthly ○ ○ ○ ○ CBAM ○ SDGs 燒了﹂這 一關,同 學們要猜 猜 看,誰才是溫室氣體排 放的﹁大 魔王﹂,究竟 牛羊豬 雞鴨組成 的畜牧業?還是運輸業 的飛機汽 車輪船? 謎底揭 曉,畜 牧業以 百分 十八的溫室氣體排放占 比,﹁險 勝﹂運輸業的百分之十 四;看到 這裏,孩子就知道,多 吃素食少 吃肉,多搭乘大眾運輸 工具,就 可以一次打倒兩個魔王 ,成為守 護地球的小英雄。 遊戲闖關結束,最 大的收穫 不是有形的獎品,而是 無形的新 知與省思。明德國小五 年級的思 嘉就表示:﹁原來肉食 會讓地球 暖化,因為畜牧業的動 物會產生 溫室氣體 我有了新的發 現。﹂ 而同班的尹睿,則是對不斷讀 秒倒數的﹁氣候時鐘﹂印象深刻: ﹁它讓我發覺原來﹃世 界末日﹄ 離我們已經非常近了!我 以為那 是好幾百年以後才會發生的。﹂ 氣候時鐘顯示,距離 地球升 溫攝氏一點五度年限, 僅剩不到 五年,如果情況不 見改善,未來 會變成什麼樣?尹睿一 開始也覺 得非常可怕,但他 說:﹁會有辦 法克服的,應該幫助世 界做資源 回收、少吃肉 不要讓冰 川繼續 融化。﹂ 綠色人才 接軌國際趨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的 影響不是 一朝一夕 可以看得 出 來,環境 教育、永 續教育也 一 樣;但把時間尺度拉長 ,隨著世 代交替、 觀念變遷 ,也許不 用 二、三十年,就能看到轉 變。 根據環境部統計, 公元兩千 年時,臺灣的資源回收 率僅有百 分之九點七八,但二 一一年時 就達百分 之五十以 上且持續 至 今,可見教育宣導搭配 政策鼓勵 的成效。若國人能在環 保永續方 面再次凝聚共識付諸共 行,不無 可能再創新猷。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 過一百四 十個國家地區,宣示於 二 五 年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歐盟更 將於二 二六年開始,正式實施 碳邊境調整機制 ︵ ︶,也 就是所謂的﹁碳關稅﹂ 。種種變 遷皆顯示,不論是政府 、企業或 個人,都不能對淨零、 永續一無 所知,或視而 見了。 慈濟大學永續發展 辦公室主 任江允智補充,金管 會規定,二 二五年底,臺灣所有股票 上市 公司都要發布永續報告 書;而且 報告書裏一定要做溫室 氣體盤查 的揭露,還有 影響力的說 明,﹁所以大部分的上市 公司會 成立永續辦公室,中小企 業即使 沒有設置,也會派員接受 相關訓 練;間接來說 會有相應 的工作 機會。﹂ 江允智表示,慈大 已將永續 發展的通 識,加入 校訂必修 課 ﹁慈濟人文﹂的教學內 容,﹁永 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 ﹂也開設

21 2025.1 VR 臺中靜思堂展館中,學生用七 巧板桌遊拼出「緊急避難包」 (上圖);關渡環保防災教育 展(下圖)以 讓人跟著海 龜優游;環境 教育可透過課 程、戶外教學、參訪等方式進 行。(上/吳麗華提供 下/蕭耀 華攝影)

八學分的微學程供大三 、大四學 生選修。學術課程之外 ,慈大也 開設了溫室氣體盤查、 永續報告 書撰寫的 培訓班。 ﹁二 二五 年,我們 會在慈濟 關渡園區 開 班;各企 業若有溫 室氣體盤 查 等需求, 就可以派 人來上這 個 課。﹂江允智預告道。 慈濟基金會環保推 展組組長 張涵鈞也說明,為了讓 更多學子 了解環境問題、深化環 境教育, 慈濟二 二四年展 開﹁環保 防 災勇士養 成專案| 校園深耕 計 畫﹂。除了持續推動淨 零永續環 教講師培訓,鼓勵各校 帶師生到 慈濟環保教育站實作體 驗;並提 供環教資源,支持學校 舉辦無塑 膠、推廣蔬食的﹁環保 校慶園遊 會﹂。﹁也歡迎各校在 舉辦畢業 旅行、校外教學時,到 慈濟的環 境教育場所參訪,並在 行程中落 實利用大眾交通工具、 減少一次 性用品的﹃綠色旅遊概念 ﹄。﹂ 從以鼓掌的雙手做 環保,到 ○ ○ 「淨零未來館」、「KOKO 的淨零綠生活館」、「循 環經濟館」三輛第二代行 動環保教育車巡迴全臺 累積場次 130場 志工投入 32,747人次 導覽志工培訓 5,608人次 巡展互動 200,936人次 高雄 臺中 關渡 第四屆官網 高雄靜思堂 環教設施場所:氣候變 遷館、低碳生活館、慈 悲科技館 臺中靜思堂 環教設施場所:友善大 地館、綠生活館、永續 未來館 關渡靜思堂 環保防災教育展:防災 fol low me, 環保Let 's go ! 參賽資格 ‧縣市盃(校園限定): 國小6年級學生 ‧國際盃:不限年齡 1至3屆統計 海內外31萬人次參賽 最新賽事 第4屆進行中,2024年 1 2月中旬統計全臺約 1,550校參與、海外2 國參與 慈濟環保教育平臺 行動環保 教育車巡展 來環 一保 場畢業旅行 22 Tzu Chi Monthly

什麼是淨零? 撰文 葉子豪(慈濟月刊撰述) 淨零﹂已是當代熱門話題,但 一知半解的仍大有人在。 ﹁全球 一年排 放約五 百億 噸溫室氣 體,怎麼 可能變成 零 呢?﹂陳哲霖精要地說 明,所謂 淨零排放不是完全不排 放溫室氣 體,而是要努力使排放 量﹁極小 化﹂,降到森林、海洋 、土壤等 ﹁自然碳匯﹂,加上碳 捕捉、碳 儲存設施等﹁人工碳匯 ﹂可以完 全吸收的程度。 知道何謂﹁淨零﹂ ,就不難 理解為什麼茹素不吃肉 、搭乘大 眾運輸工具、隨手關燈 省電等個 人的行動,積少成多, 就能為地 球與人類的永續做出貢獻 。 而應對 自然資 源耗竭 的問 題,則須一改從原料、 製作、使 用、丟棄、污染,一路 不回頭的 ﹁線性經濟﹂模式,走 上減少消 耗、降低污染、化廢為 寶的﹁循 環經濟﹂新路。 陳哲霖舉某科技大 廠為例, 該公司以製造電燈泡聞 名於世, 但後來開發出新的商業 模式,他 們和荷蘭史基浦國際機 場簽約, 承包整座機場的照明服 務,包含 了燈具的更換及維修。 當獲利來 源從販賣商品轉為提供 服務,為 了節省維護成本,經營 者把物品 做得更好更耐用,原物 料及能源 的耗用,也就隨之降低了 。 ﹁淨零 是為了 解決全 球暖 化,循環經濟對應地球 資源匱乏 的問題,有淨零有循環 ,地球跟 人類才有可能永續。永 續發展不 只談環境,經濟的發展 、社會的 進步都涵蓋在裏面 我 們要知道 它核心的 精神:多 樣性、包 容 性,最重要是不遺漏任 何人。﹂ 陳哲霖道出了慈濟環境 教育的要 點與次序。 站上國際舞臺、學術殿 堂,慈濟 人說環保、論永續,總 是知行合 一,說我所做 做我所 說,希望 人們輕鬆學會必要的知 識,接著 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地做 ,方能發 揮改變的力量。﹁我們 用創意 來做環境教育,用行動 來發揮影 響力。﹂環教達人陳哲 霖與眾人 共勉道。 ﹁ ‧ 23 2025.1

24 Tzu Chi Monthly SDGs ESG ○ ○ ○ ○ ○ ‧ ‧ S D G s 氣候行動 負責任的 消費及生產 (攝影/蕭耀華) 盤點、轉型、碳排放零成長 淨零排放、 跟 是全 球都在進行的議題跟趨勢, 慈濟在二 二二年就決定,要達 成二 五 淨零排放的目標;而 且所有資料都要經過國 際認證, 確認數據合乎國際標準。 第一步就是做溫室 氣體排放 量的盤查,到現在已經 進入第四 年了。這就像是量體重 ,先知道 自己的體重多少才能計 畫減重。 第一年,慈濟先從花蓮 靜思堂開 始,二 二四及二 二五年, 就會擴及 十三個靜思 堂。因為 這二十幾個大型會所, 大概已占 慈濟基金會所有溫室氣 體排放量 的百分之九 , 以我 們把它們 列為盤查的﹁邊界﹂; 盤點完成 後,總排放量就估算得出 來。 溫室氣體盤查的項 目,近期 改為類別一到六,以類 別二﹁外 購電力﹂為例 慈濟基 金會的溫 室氣體排放中,有六成 源自外購 電力,也就是向電力公 司購買的 電;其他 的四成來 自同仁的 交 通、志工的活動、柴油 發電機、 鍋爐等,連滅火器也會 產生溫室 氣體。於 是我們按 照所占比 例 比大小, 先從電力 方面去做 減 量,這就是一般所謂的 ﹁節能減 碳﹂。 慈濟的淨零排放路 徑,是依 循國家﹁能源轉型、營 運轉型、 生活轉型、社會轉型﹂ 四大策略 四年前開始,慈濟啟動自主盤查,計算各會所能源 、 營運等面向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依循國家環境政策推動四大轉型 跟進國際趨勢。 口述 劉效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 撰文 葉子豪(慈濟月刊撰述) 涵蓋 範圍

25 2025.1 ○ ● 46處光電案場建置完成 ●再生綠電738萬度/年 ● 總容量6,524峰瓩 ● 減少碳排3,647噸/年 天賜日光 轉綠電 2024年12月統計 制定的。其中﹁能源轉 型﹂的重 點,就是盡量不要使用 石油、天 然氣、煤炭等會排放溫 室氣體的 化石燃料,最好是用乾 淨的、低 碳的再生能源,例如由 太陽能、 風力、水 力、地熱 產生的﹁ 綠 電﹂。 所以慈 濟在各 地會所 的屋 頂、空地 建置太陽 能發電的 案 場,二 二四年底 統計,已 有 四十六座太陽能案場﹁ 掛表﹂啟 用。其中 有三十四個 是慈濟與 太陽能光電業者合建, 慈濟提供 空間,業者出資建置, 完工啟用 後,我們不收租金,而 是要求業 者將發出 綠電的百 分之十五 到 二十轉給慈濟使用,並 提供﹁綠 電憑證﹂。 慈濟現在已有三十 四個會所 可以分享到綠電,減少 了向 力 公司購買 ﹁灰電﹂ 所產生的 排 碳。而另外十二個比較 小型的太 陽能案場,就採用﹁自 發自建﹂ 模式,由慈濟出資建蓋 ,發出來 (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花蓮慈濟園區同心圓餐廳)

26 Tzu Chi Monthly ○ ISO50001 BSI ISO50001 PaGamO PK E S G S D G s ── S D G s 的綠電歸慈濟自用。好 比臺北市 萬華靜思堂的屋頂、新 竹靜思堂 的停車場,都有 建的中小 型太陽能案場。 依科學數據做減排決策 除了能源結構的轉 型,慈濟 也在﹁營運轉型﹂方面 ,力求清 淨在源頭。好比使用能 源管理系 統,收集各類設備用電 的情況, 然後彙整到系統儀表板 中,就能 知道電為什麼用那麼多 ?用在哪 裏?能不能減量? 第一個採用能源管 理系統的 地點,是位在臺北市東 區會所地 下樓的﹁ 植境﹂複 合式活動 空 間;到二 二四年底為止,全臺 已有十個大型會所,導 入能源管 理系統。 以植境、桃園靜思 堂及新店 靜思堂為例,在盤點分 析後,發 現空調設備用電量占比 最高,達 到百分之 六十,再 來是照明 用 電,事務機器用電排第 三。有了 這些科學資訊,我們就 可以做減 排的決策 ,例如汰 換掉比較 老 舊、效率差的空調設備 ,將馬達 換成最高效率等級的新品 。 慈濟基金會也導入 的能源管理標準。以往 ,節能是 醫院評鑑的重要項目, 所以各所 慈院早已導入,但慈善 團體還沒 有被要求;我們自發自 主地做, 先從北部的靜思堂做起 ,目前新 店、桃園 靜思堂, 已取得英 國 認證機構的 認證, 之後就會推廣到花蓮、 臺中、高 雄等地靜思堂施行。 而在﹁生活轉型﹂ 方面,則 包含改用﹁低碳載具﹂ 。目前花 蓮本會已將幾部公務車 汰換成電 動車,並建置充電樁; 也鼓勵同 仁、志工多多共乘,以 線上會議 減少交通往返的碳排放。 最後﹁社會轉型﹂ 的部分, 慈濟大力推動環保永續 的社會倡 議,好比高雄靜思堂、 臺中靜思 堂,都取得環境教育設 施場所的 國家認證,其他靜思堂 也在努力 中。志工們也配合行動 環保教育 車、 環保防災勇 士 賽,進 小學校園宣導 環保、永 續及防災知識 我們認為節能減碳 、環保永 續,不只是總務部門的 責任,也 不只是永續辦公室的工 作,而是 每個組織 、每個人 都要有的 意 識。證嚴上人的方向也 是如此, 一直都秉持宗教家的精 神,推動 環保、蔬食茹素、戒慎 虔誠。我 們要把上人、慈濟的核 心理念, 和現代的 和 結合起 來,用全球性的語彙表 達出來, 讓大家知道慈濟都一直 在做,而 且是順應著世界的潮流 ,一步一 步往前走。 延伸閱讀 慈濟 系列報導

27 2025.1

Tzu Chi Monthly ‧ ‧ 7 - 11 撰文 李秋月(高雄慈濟教師聯誼會志工) 插畫 鍾庭嘉 志為人師的提起與放下 問 常說「春風化雨」,也有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但教職也是一種職業,該設定界線嗎?什麼時候該提起或放下? 記得當 老師時 常自稱 ﹁ ﹂,早上七點到晚上十 一點都 可以打電話給我,讓學 生和家長 在這段時間範圍內,打 電話溝通 或傾訴孩子在家裏或學 校發生的 行為;只有一次例外, 畢業兩年 的學生阿枝︵化名︶發 生嚴重車 禍,知道事情的其他孩 子急得不 知如何是好?半夜兩點 趕快通知 ﹁如母﹂的我。那個夜 晚,我和 學生都在焦慮、不安、 無眠中度 過。 證嚴上人說:﹁老 師心菩薩 心,愛之 深教之切 。﹂確實 ,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 職業,也 是一分志業。 提升自律及自愛 為了照顧每一位學 生不同的 需求,我自願犧牲午休 時間,將 不想睡午覺、卻會吵到 其他同學 的學生,帶到老師辦公 室練習數 學題目、背英文單字; 或是為了 讓學生﹁見苦知福﹂, 利用假日 帶他們去當志工⋯⋯這 種種行為 的背後,都是發自內心 愛孩子的 心。 為了培養青春期孩 子自律與 良好的人 際關係, 我會跟學 生 ﹁共同﹂訂定班規,一 方面尊重 孩子來自不同的環境, 其次建構 守法的觀念。提升自律 ,孩子才 能有好的習慣、好的品 格,也才 能自尊自愛。 班規訂定之後,我 會寫一封 答 親師生 坦白話

29 2025.1 信給學生和家長,一方 面告知家 長,我們的班規,希望 家長能了 解並配合;其次是提醒 學生,班 規是他們自訂的,在規 範的範圍 內是自由 的,不用 擔心動輒 得 咎;但是只要超過規範 之外,就 要按校規處理。 老師媽媽的責任 在學校 ,我就 是學生 的媽 媽,等學生畢業,我便 放下這分 責任。經過時間的洗鍊 ,緣深的 孩子自然會回來;這種 緣分比較 深的善緣 是禮物, 不強求。 其 他緣淺 孩子也會走出 自己的人 生:各自經歷酸、甜、 苦、辣、 折騰,各自安好。 擔任三年班級導師 ,是上天 安排的一段緣分,這一 段路我陪 著學生一起走過。職責 所在,我 提起當老師該負的責任 ;該放下 得靠時間和情境 到來 ,最後一 定會放下! 有愛也要有制度 任何成功的企業最 重要的是 ﹁人﹂,念管理學的都知道, 每個人都需 要被尊重, 所以上人說:﹁以戒 為 制度,以愛為管理。﹂ 念心理學 的人也都 知道,﹁沒有 內在的控制, 外在的控制 不會產生。﹂ 所以 在教室裏,老師是建立 、執行規 矩的人,當孩子年紀愈 小,這分 權力影響就愈長久。對 孩子多用 一點心,但一定要堅持 原則,這 是我當老師的底線。 現代社會少子化, 孩子需要 正確的教導,此時教學 品質更顯 重要,所以為了公民的 素質,當 老師的一 定要有適 當的管教 底 線;家長 也請給老 師尊重與 尊 嚴,因為老師在學生畢 業之後, 就會放下孩子,而家長 是生養孩 子的人, 孩子是家 長一輩子 的 ﹁甜蜜負擔﹂。

30 Tzu Chi Monthly ‧ ‧ 在加護病房工作近十五個年頭,在病人的生死一線間來回穿梭; 儘管卯足全力、奮鬥不懈,也不免會遇到無法挽回 的時刻…… 這一次,我沒能替病人做到的事, 心蓮病房團隊做到了,讓愛陪伴到最後。 口述 沈煥庭(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整理 楊士杰、藍明姮(慈濟志工) 讓愛陪伴到最後 不想,再迷戀成 為一個問題 解決的專家, 只想,當一 個生命的陪伴者。不想 ,再沉迷 於扮演一個拯救生命的 英雄 只 想,與你平起平坐、望 著你、聽 你說故事。不想,要再 去改變別 人的生命,只想,走入 生命的更 底層,深深的聆聽。﹂ 偶然讀到 這篇﹁祈禱文﹂,深深 地觸動了 我。 在加護病房工作將 近十五個 年頭,我和醫護團隊經 常在病人 的生死一線間來回穿梭 ;儘管我 們卯足全力、奮鬥不懈 ,但也不 免會遇到無法挽回的時刻 。 四十八歲的陳先生 ,五年前 遭遇一場嚴重車禍,造 成創傷性 腦損傷, 緊急手術 做了氣切 造 口,裝上 呼吸器以 維持身體 運 作,也從此長期臥床, 基本上已 經認不得人。一次因緣 ,他從養 護機構來到臺中慈院住 院治療, 那次出院之後,太太不 捨他孤身 一人在機構裏,毅然決 定把他接 回家照顧。說真的 照 護者的壓 力非常大,太太每天幫 他翻身、 拍背、抽痰、換藥,甚 至還學會 一些居家呼吸器的基本 操作跟處 理。 最近三年多來,陳 先生出入 醫院前前後後十五次, 其中十三 次都是我負責。有人會 說:會不 會是因為家人照顧不好 ,所以才 頻繁地進出醫院?其實 並不是。 舉個例子 來說,陳 先生原本 尾 椎、薦椎的褥瘡有拳頭 般大,在 太太用心照顧下,縮小 約五十塊 錢硬幣大小,絕對是照 顧得非常 好的證明。 但是這場車禍徹底 改變了陳 先生的身體狀況,所以 有愈來愈 多的器官陸續衰竭。無 法言語的 他,究竟承受了什麼樣 的苦難? 他在腦出 血後,依 靠呼吸器 維 生,又面臨左眼慢性膿 瘍;胃部 排空功能不正常,必須 使用鼻胃 「 生命的 禮物

RkJQdWJsaXNoZXIy MTI1MjcwMA==